1、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攻略第二关怎么过
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现在已经上架了,很多玩家都非常喜欢这种坑爹的游戏。听到很多玩家不知道,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二关怎么过?不得不说第二关还是有点坑爹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二关怎么过。
1.画中写着“只准小便”,那也就是说“无地放屎”啦!所以成语的答案就是“无的放矢”
2.无的放矢成语解释:原指射箭没有任何目标。比喻言论或行动没有目的。出自于清·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2、《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20关怎么通关之魂斗罗
1.开局一路向右移动,善用攻击键杀死敌人。一路走到底。
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20关怎么过
2.打倒所有敌人后,天上会飞过超级武器,一定要抓住机会跳起吃到它!这样就能获得超级武器啦!
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20关攻略
3.超级武器吃到后千万不要用,一路向左走到底,就会看见大虫子,这个时候使用超级武器干掉它吧!
3、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攻略 第二关看图猜成语通关攻略
自讨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释义]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语出]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近义] 自寻烦恼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句] 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
4、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2关 看图猜成语通关攻略
字斟句酌
zì zhēn jù zhuó
【解释】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正音】酌;不能读作“sháo”。
【辨形】斟;不能写作“勘”;酌;不能写作“琢”。
【近义词】咬文嚼字、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反义词】离题万里
【辨析】~与“咬文嚼字”有别:~侧重于形容推敲;“咬文嚼字”;侧重于形容挑剔。
【例句】这篇文章写得~;语言相当优美。
5、史上最坑爹的游戏2第3关踢足球怎么过关游戏攻略?
点击足球,然后迅速按住球门,把球门往右拖动,等足球消失后再松手;
球门回归原位,过关!
6、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二关是什么答案
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二关要求看图猜成语,提示为“只准小便”。那么这一关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
画中写着“只准小便”,那也就是说“无地放屎”啦!所以成语的答案就是“无的放矢”
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第二关攻略
7、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看图猜成语攻略
一马平川yī mǎ píng chuān
[释义]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语出] 宋·苏轼《东坡诗·卷二十三·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正音] 川;不能读作“cuānɡ”。
[辨形] 川;不能写作“穿”。
[近义] 一望无际 无边无际 漫无目的
[反义] 羊肠小道 崎岖不平 坑坑洼洼
[用法] 用作褒义。用来形容地势平坦、广阔。一般作定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8、《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1攻略 第1关数学题怎么过
《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1攻略 第1关数学题是: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钱?
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
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所以是赚3块;
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经测试,企业认为: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回答-2元者,面试成功!!!
比较强的回答:
合计利润应该为两元
我认为合计利润应该为两元。(出局就出局,明明白白,不趟那个企业的浑水,搞得那么复杂。)
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点:
1、利润的计算方式是销售额减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差额;
2、利润是以货币为终结。
所以,上面买鸡的两次行为应该独立计算。两次买卖行为是两次完整的利润生产过程,每一次都产生了毛利一元。
把鸡卖掉再买回来算利润损失,这违反了上面说的两条基本原则。鸡就像工业材料、土地、水电一样,不能作为利润的终结计算方式。用钱去买东西,必须履行卖的过程,回收货币完成一次货币循环,才能计算利润。鸡原来9元卖掉了,已经完成了货币循环了。第二次10元把鸡买回来,原来的1元利润没有损失,更不能说9-10=-1,亏了1元,只是又开始了一个利润生产过程,与第一次的8元、9元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假如我后来发现这只鸡是太空稀有物种,又用1000元把鸡买回来,1500元卖掉,第二次赚了500元。这么赚钱的事情,按照上面的算法岂不是亏大了(11元卖掉,1000元买回,亏了989元)?
所以,有些企业账面利润很多,实际上都压在应收款上,不堪重负,倒闭了。
财务有一种说法叫“现金为王”。没有钱周转,把材料、货品、土地这些流通性比货币差很多的东西当作货币去运作,是很危险的。
又一个比较强的回答:
第一次交易:-8(成本)
第二次交易:-8+9=1(含成本的利润)---此时有9元的成本
第三次交易:-8+9-10=-9(9元的成本,再加1元的成本买进,此时的成本为10元)
第四次交易:-8+9-10+11=2(但是前面的成本是10元,卖出为11元,只赚了1元)
成本核算:
成本8元在第二次交易时已赚回,还得利润1元.
第三交易时的成本为10元,用第二次交易时所得的9元(注意第一次的成本也在内,且还要加1元)再加1元买入.
第四次交易为卖出11元,也就是说在成本8元基础上面利润为3元,但在成本为10元的基础上利润为1元.
还有更强的!!
投资收益率= 净收益 / 投资总额
= ( 11 - 8 ) / 8 = 37.5%
第一次交易:
投资收益率 = ( 9 - 8 ) / 8 = 12.5% = I1
净现值= (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 * [( 1 + 折现率 ) ^ -1 ]
= ( 9 - 8 ) *[( 1 + 37.5% ) ^ -1 ] = 1 * 0.7273 = 0.7273 = NpV1 < 0
赔钱的买卖
第二次交易:
投资收益率 = ( 11 - 10 ) / 10 = 10% = I2
净现值 = ( 11 - 10 ) * 0.7273 = 0.7273 = NpV2 < 0
这家伙在同一个地方栽了两次跟头
内部收益率= I1 + [ NpV1 / ( |NpV2| + |NpV1| ) ] * ( I2 - I1 )
= 12.5% + [ 0.7273 / ( 0.7273 + 0.7273 ) ] * ( 10% - 12.5% )
= 11.25% = IRR < 37.5%
经济效果不可接受
净收益= 9 + 11 - [ 8 * ( 1 + 37.5% ) + 10 * ( 1 + 37.5% ) ]
= 20 - 24.75 = -4.75
他赚了 -4.75 元钱
对GDp的贡献: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大家都别搞ERp了,回家贩鸡去吧,说不准明年中国的GDp就排名世界第一了。
曾经有两位经济学界的学者同行,路遇一坨狗屎,
甲对乙说:“你把这坨狗屎吃掉,我就给你5000万。”
乙想想,吃坨狗屎赚5000万,值!于是捏着鼻子把狗屎吃掉了。
甲给了乙5000万,越想想郁闷——5000万块钱就这么没了,不行,我得想办法弄回来。没多久又遇一坨狗屎,于是甲说:“我把这坨狗屎吃掉,你给我5000万。”
乙吃了狗屎,胃里正不舒服,心想,我吃了狗屎,也要你尝尝吃狗屎的滋味。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甲吃掉了狗屎,乙将5000万还给了甲。
两人边走边想,越想越不对劲:我们两个今天是哪门子神经发癫,一人吃了一坨狗屎 ... ... 始终想不通,于是找到经济学界泰斗“吴经验”。
吴老听完两人的叙述,说道:“恭喜二位,你们又为祖国的GDp增长贡献了1个亿”。
已上来自网上摘抄:http://www.yjbys.com/bbs/35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