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谁有《颜氏女》txt完结版,谢谢
《颜氏女》(全本)作者:细竹 啥米~穿越成颜回后人?
喵呀~要做名门淑女?
诗书礼仪,琴棋书画。
某人道:不用不用,做我媳妇儿就成了。
颜氏小姑娘:“看我自创颜氏家训在手,妻为夫纲才是王道。”建议你下下来看一下,若合意,望采纳~~
2、颜氏家训 颇晓书疏的晓什么意思
【原文】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①,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②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③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注释】 ①书疏:奏疏、...9023
3、颜氏千禄字书是汉字标准吗?
《干禄字书》是唐代一本字样学字书,由颜元孙撰写,并一卷。刘中富统计此书共整理汉字804组,凡1656字。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一共有六项: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当中,书写的要求第一为正确,二才为遒丽。由此可见,唐代特别重视官吏士人的文字书写规范。由是,颜元孙撰《干禄字书》的其中一个原因为使科举文字得以统一,尤其突出「正字」这重要概念,所有考生必须依从其例以应考科举。
《干禄字书》序云:「所谓正者,并有凭据,可以施著述文章、对策、碑碣、,将为允当。」下有注解为「进士考试,理宜必遵正体,明经对策,贵合经注本,又碑书多作八分,别询旧则」。从此可见,唐代进士考试必依《干禄字书》的「正字」。所谓「既考文辞,兼详翰墨,升沈是繁,安可忽诸。」而此等「正字」则为全书对於唐代书写文字的标准。在此,我们亦须留意,《干禄字书》的「正字」当以楷书写成的。
《干禄字书》总据《切韵》四声次第编列文字,然由於个别小韵和字的归类不同於《切韵》,韵部数目也比《切韵》少,故此《干禄字书》可提供有关唐朝科举考试韵部规格的资料。
4、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答案: 希望采纳谢谢
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周官》、 《左氏春秋》 。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
正在加载《颜氏家训》
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
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传世着作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等。《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贤明,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在年逾60的一生中,“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死在南北统一之后的隋开皇年间,所以经验、阅历都较丰富,非南朝或北朝局处一隅的高门士族所可比拟。该书虽流露一些迂腐观点,但也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的许多记载,有很高史料价值。《书证》、《音辞》两篇,反映了颜之推的学术成就。注释该书的,有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 。该书有邓嗣禹的英文译本。
5、科颜氏高保湿面霜125ml 底部有没有说明书?
建议您到官网去咨询下,或者到信誉比较好的、大型的网上商城去选购,质量会有保证,目前保湿面霜比较畅销的,雅顿水感24小时持久保湿霜。可预防水分流失。它们能锁住和保存肌肤表层深处的水分,在水分流失到表皮之前达到预防的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6、科颜氏瓶底的说明书撕开有没有字母?
科颜氏没有说明书的吧。只有中文标签。
就是入口之后贴上去的东西。
7、颜氏四书堂号在哪个城市?
颜氏四书,堂号又名灯号
是一种家族符号标识
通常见于家族建筑物匾额、
家谱名称乃至日常生活用品之上
8、在美国买的科颜氏有没有说明书
没有,说明都在瓶子的外包装上
9、颜氏家训 勉学
梁朝彭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从小死了父亲,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灯烛,就买来荻草,它的茎折成尺把长,点燃后照明夜读。梁元帝在任会稽太守时,精心选拔官吏,刘绮以其才华当上了太子府中的国常侍兼记室,很受尊重,最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义阳的朱詹,祖居江陵,后来到了建业。他十分勤学家中贫穷无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弃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着狗睡觉。狗十分饥饿,就跑到外面去偷东西吃,朱詹大声呼唤也不见它回家,哀声惊动四邻里。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元帝所尊重。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是一个勤学的典型。东莞人藏逢世,二十岁时,想读班固的《汉书》,但苦于借来的书不能长久阅读,就向姐夫刘缓要来名片、书札的边幅纸头,亲手抄得一本。军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志气,后来他终于以研究《汉书》闻名。
10、颜氏家训 名实篇
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撰。七卷,共二十篇。之推(531~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589)以后完成。
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闲明,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他年逾六十的一生中,“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又死在南北统一之后的隋开皇年间,所以经验、阅历都较丰富,非南朝或北朝局促一隅的高门士族所可比拟。该书虽流露一些迂腐观点,但也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记载的许多情况,有很高史料价值。诸如对南北士族风尚的异同、治学为文之方法,乃至语言杂艺都进行比较,求其得失。谈到梁代子弟之脆弱、邺下读书人教子之方法,以及江南侨姓之未有力田等等,都是密切有关南北朝史事的。《书证》、《音辞》两篇,反映了颜之推的学术成就。注释该书的,有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该书有邓嗣禹的英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