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宋王朝赵光义皇帝之后是谁的儿子接的皇住
之后是宋太宗的儿子接替皇位。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2、大宋时期有哪几位皇帝和重臣?
宋皇室960年—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宋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 976年 建隆960年—963年、干德963年—968年、开宝968年—976年 宋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光义 976年—997年 太平兴国 976年—984年、 雍熙 984年—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宋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997年— 1022年 咸平 998年— 1003年 、 景德 1004年 — 1007年 、 大中祥符 1008年 — 1016年 、 天禧 1017年 — 1021年 、 干兴 1022年 宋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1022年—1063年 天圣 1023年 — 1032年 、 明道 1032年—1033年、 景祐 1034年—1038年、 宝元 1038年—1040年、 康定 1040年—1041年、 庆历 1041年—1048年、 皇祐 1049年—1054年、 至和 1054年—1056年、 嘉祐 1056年—1063年 宋英宗 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曙 1063年—1067年 治平 1064年—1067年 宋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顼 1067年—1085年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宋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煦 1085年— 1100年 元祐1086年— 1094年 、 绍圣 1094年— 1098年 、 元符 1098年—1100年 宋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1125年 建中靖国 1101年 、 崇宁 1102年 — 1106年 、 大观 1107年 — 1110年 、 政和 1111年 —1118年、 重和 1118年—1119年、 宣和 1119年—1125年 宋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 1125年—1127年 靖康 1126年—1127年 宋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 建炎 1127年—1130年、 绍兴 1131年—1162年 宋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昚 1162年—1189年 隆兴 1163年 —1164年、干道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宋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1189年— 1194年 绍熙 1190年—1194年 宋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 庆元 1195年 —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开禧 1205年— 1207年 、 嘉定 1208年—1224年 宋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宝庆 1225年—1227年、 绍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祐 1241年—1252年、 宝祐 1253年—1258年、 开庆 1259年、 景定 1260年 —1264年 宋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禥 1264年—1274年 咸淳 1265年—1274年 宋恭帝 孝恭懿圣皇帝 赵显 1274年— 1276年 德祐 1275年—1276年 宋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 景炎 1276年—1278年 宋末帝 卫王 赵昺 1278年—1279年 祥兴 1278年—1279年
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
D
4、求《大宋皇商》txt骗子绕道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1KHj9I 密码: 5bwk
亲爱知的楼主你好!你要的书道籍已经上传至网盘,闲暇之余请查回收,希望答您能满意!
5、大宋之皇帝系统txt下载给我一下,求
链接:zdhttps://pan.网络.com/s/1Xm-ikDTuReXWmvOAZX-j0w 密码专:属meq2
6、大宋传奇之赵匡胤里的皇帝真的只有一个女人吗
历史的记载他只有皇后,妃嫔以下全没抄有历史记载。至于他是占了其他女人便宜不给人名位还是根本没有其他女人,就不好说了。但他的七个孩子4儿3女全是皇后所生。史料记载,赵匡胤后宫太监宫女一共有278人,照此看,女人应该不多zd
7、大宋皇室后代现居何方
福建漳浦县湖西镇的宋代王族聚居地赵家堡和闽南银塘村是一重要部分, “湖西一座厝,银塘一部书”,一座厝指的是位于福建漳浦县湖西镇的宋代王族聚居地赵家堡,如今它已闻名遐迩。“银塘一部书”却鲜为人知。其实,早在明代,就有诗歌吟咏《银塘赵氏族谱》:“一派流香南宋后,千年聚族北溪涯;守旨分散虽三脉,谱牒修来是一家。”
披着三月暖暖的阳光,沿着绿意盎然、风光如画的九龙江北溪,我们来到距离福建漳州市区二十多公里处的华安丰山镇银塘村,探访居住在这里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
“我们是宋太祖的重孙赵希庠这一脉传承下来的,赵希庠的儿子赵与仿被我们尊为银塘开基主。而漳浦赵家堡是宋太祖的弟弟赵光美那一脉传承下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是‘皇派’,他们是‘王派’。”望着悬挂 在崇本堂内十八位宋朝国君的“御像”,赵辛超,银塘赵氏的第三十二代传人乐呵呵地说。银塘村就是这样来的,北宋末年,元人入侵,山河摇坠,宋太祖赵匡胤的八世孙赵师诰于宋宁宗年间(一一九五至一二二四)奉命携入闽迁漳,诰长子希庠又于宋理宗宝庆年间(一二二六年),带其子赵与仿择北银塘屯居,因赵希庠的生死年份不详,后人便立赵与仿为银塘开基始祖。当时为什么要居这里呢?原来,至南宋,赵氏统治者已认识到元人入侵势不可阻 家国势贫弱,维以抗击。为了保护赵氏生息力量,就选择了银塘这块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村背后又是崇山峻岭的险要地带聚族而居。
从那以后,银塘赵和漳清湖西赵一样,开始了隐姓埋名的草民生涯, 直到明代,长史大夫赵德懋告老还乡后才修建了崇本堂,又经过明、清时期四百多年的修葺和经营,村中逐渐遗留下许多颇具宋、明风格的古建筑和史迹。漫步银塘村,看着那古城门、古城堡,我们难以相信这是在闽南山区,恍惚间已置自繁华的宋代都城,令人不由顿生思古之情。
放眼银塘村,只见碧清澈的九龙江绕村而去,渡口的几株古榕苍劲挺拔,一片片香蕉林叶如茵,好一个山青水秀的桃源世界!据史载,银塘全村分四个角落,筑有条石砌成的上方形古 楼堡,名为“千秋楼”、“追远楼”、“日新楼”、“安庆楼”面积各有八、九千平方米。古堡居中一条石街道,街道两侧各筑有前、中、后三落的古老民居,鳞次栉比,俨然象个压缩了的街市。虽经数百年的风雨浸漫,这些房子依然庇护着赵氏皇族的后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或荷锄担犁,或朗朗诵读,或出外打工做生意,生命就这样坚韧地代代相传了。
宽敞气派的崇本堂如今已成了村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场所。这是赵德懋的得意之作。学者认为,崇本堂的构筑,在闽地少有,大有泉州开元寺的风貌。崇本堂面积达七百五十平方米,两头小,中间大,其形如鼓。宗庙为二进式,分上厅下厅,不开耳门,中设天井,天井的散水坡凸高三十五厘米,面积约五平方米,由七条石板铺设而成。令人不解的是中间一条石板,两头架空,踩上发出“吭空”之声。原来,“崇本堂”的承水沟有四个小洞通向散水坡,如遇暴雨,积水漫过散水坡,水就从“吭空石”的缝隙渠时暗沟,由后口流出,确是别出心裁。而“吭空石”还具有“耳朵”的作用,因崇本堂不设耳门,就以“吭空石”取代耳朵,这样子孙后代才不致耳聋。“崇本堂”之所以的如此独特的设计,源于赵德懋的“鼋”理念,整座建筑就“万寿之王”大海龟的造型。
赵辛超恭恭敬敬地从一个樟木箱子里拿出厚厚的七本族谱,这便是学者们所说的“银塘一部书”了。这部书又称“皇家玉牒”,据银塘赵潮初先生称:“族内存有沿宋以来世袭编纂的七部《赵氏族谱》,内容蕴含深厚,图文并茂”。“既有宋太祖御制玉牒叙,又有十八帝御容和传略,还有君臣一气图记、并留有许多名宦学者的亲笔史迹……”我们打开一看,画像遗容果然惟妙惟肖。族谱中还有银塘始祖坟图,“据谱载……现已找到墓址,均为宋朝墓葬遗迹……”难怪许多学者阅读了《赵氏族谱》后,引起极大兴趣,认为可补正史的不足,具有考古历史价值。赵潮初先生又说,银塘开基祖赵与仿曾择僻静山林专注整理族谱,当时他手中应有宋室许多珍贵资料,所修族谱可靠性大,价值高。赵氏后人一向对族谱十分重视和尊敬,才屡屡避过风雨水灾,得以保留至今。 与赵家堡的封闭落后相比,银塘村的人们显得开朗、自信。赵家堡自建国后只出过两中专生,银塘村却是人才荟萃,全族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就有一百多人,他们当中有教授、工程师、高级讲师和党政领导。他们没有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无力自拔,而是把高贵的皇家血统珍藏在心,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实。 谢谢观看,
8、大宋皇宫在哪?
1、宋朝分南北,北宋都城汴梁,就是今天的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
2、汴梁简介
汴梁,简汴,又称东京、汴京,是北宋的首都,是开封在元明两宋时代的称呼。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古代称东京),地处中华民族历史发源地、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是中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在称为开封市。
开封建国前是河南省省会。1951年,经政务院(今国务院)批准,1954年10月,河南省省会由开封市迁往郑州,并带去三四万各行业人员。开封是中国七大古都之—,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3、临安简介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东邻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市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界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级别为“行在”。临安县为其属县,“杭州”时称“临安”有三说:一是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三是寓有“君临即安”之意。临安市(县)名从西晋太康元年一直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