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W中各種簡稱含義
金是G或J
銀是S或Y
一般沒人單獨說銅的
OT OverTank(貌似)就是你超過了MT(主坦克)的仇恨使怪物的目標轉為你
NAXX是納克薩瑪斯
ZG是祖爾格拉布
ADM是奧達曼
MLD是馬拉頓
FX是安琪拉廢墟
ZL是祖爾法拉克
DK是斯坦索姆的死亡騎士區
TAQ是安琪拉神廟
TL是通靈學院
STSM是斯坦所姆
MC是熔火之心
GD是剃刀高地
ZZ一般是剃刀沼澤
YY是影牙城堡
AH是哀號洞穴
職業篇:
ZS 戰士
FS 法師
MS 牧師
SS 術士
LR 獵人
SM 薩滿祭祀
QS或74 聖騎士
DZ 盜賊
AC - Armor Class,盔甲級別或防禦。
Add - 一隻額外的怪物加入到現有的戰斗中。
AOE - Area Effect Damage,區域作用魔法。指的是一個可以傷害一個區域中的一群怪物的魔法,就像魔獸爭霸三中的暴
風雪魔法。
AE - Area Effect Damage,區域作用傷害
AFK - Away from Keyboard,離開鍵盤。這意味著玩家離開了他的電腦。
Aggro - 這個詞意味著怪物已經瘋狂並且你已經將它們「激活」到開始攻擊你的程度。它們現在開始會試圖接近並攻擊你
。「魚人被我Aggro了」或「如果你繼續接近,魚人將被Aggro」。
Aggro Radius - 怪物周圍的區域,進入它意味著怪物會「蘇醒」並攻擊你。
Agi - Agility,敏捷
Bind - 決定你死後的重生地點。「Bind一下」就是設置縛靈點的意思。
Buff - 施放與怪物或玩家身上的有益魔法。牧師的心靈之火[Inner Fire]或撒滿的嗜血術[Bloodlust]都是典型的Buff。
Carebear - 喜歡幫助其他玩家攻擊怪物,而非在pvp中攻擊其他玩家的玩家
Caster - 非「坦克」型角色,如法師。
Cheese - 利用游戲的不平衡之處牟利。
Critters - 面對攻擊不會反擊的怪物,如小鹿和小兔子。
DD - Direct Damage,直接傷害。用來形容一個魔法所造成的傷害是一擊生效而非持續產生傷害作用。
DMG - Damage,傷害。
DOT - Damage over time,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對目標造成傷害。
DPS - Damage per second,每秒傷害。
De-Buff - 對一個單位施放一個具有負面效果的魔法使之戰鬥力降低。一個典型的「De-buff」就是減速。
FH - Full Health,生命值全滿。
FM - Full Mana,法力全滿。
GM - Game Master,游戲管理員。一些被暴雪娛樂僱傭以幫助、協助玩家的人。
GS - Goldshire,閃金鎮(地名)。
HP - Hit points/Health,傷害點數或生命值
Incoming (INC) - 意味著即將出現一次攻擊。
Instancing - 在《魔獸世界》中有一類地下城,當你和你所在的隊伍進入它的時候,你們會被載入到一個屬於你們的這個
地城的副本,只有你和你的隊伍能夠出現在這里,其他進入這一區域的隊伍會自動進入他們自己的副本。
INT - Intelligence,智力。
KOS - Killed on Sight,仇人見面。如果一名獸人走向一名人類守位,那麼這名守位會在看的見它的情況下試圖殺死他(激怒)。
KS - Kill Steal, 偷殺,試圖殺死另一個人正在對付的怪物。
LFG - Looking for a group,尋找隊伍以加入。
LOL - Lots of Laugh/Laughing Out Loud,大笑。這個縮寫意味著某些事的確十分好笑。但不幸的是,雖然這個詞十分常用,但從很久以前開始它便容易引發一些不理智的行為(譯者:畢竟有些人很容易被嘲笑激怒)。作為變通,你可以使用「呵呵呵呵」或「哈哈哈哈」來代替它,這兩個詞相對來說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更容易被接受。ROFL(笑到打滾)也是一個應該盡量避免使用的詞.不要用於與不熟悉的人之間的交談)
LOM - Low on Mana,法力不足。
LOS - Line of Sight,視線。
LOOT - 從被殺死的怪物或包箱里拿取財物。
LVL - Level,等級。
MMO -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大型多人在線。
MMOG -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大型多人在線游戲。
MMORPG -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大型多玩家在線角色扮演游戲。
MOB - 怪物。
Newbie - 菜鳥,有時用來形容新玩家的一個術語,但也用於指代那些技術不太好的玩家。7a686964616f31333239303764
Newb - 新人的簡稱,見上。
N00b - 一種用來稱呼新人的不禮貌的說法。請不要使用。
NPC - 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的角色。這種角色通常被伺服器控制。也就是一名「電腦」角色。
OOM - Out of Mana,法力耗盡。人們通常用這句話提醒其他隊員他已經沒有法力不能再施放法術了,特別是治療魔法。
PC - Player controlled character,玩家控制的角色。
Pet - 被玩家控制的非玩家生物,如一隻狼或一隻地獄犬等等。
PK - Player Kill,玩家在未經另一個玩家同意的情況下攻擊並試圖殺死他。
Puller - 負責吸引怪物的玩家。
Pulling - 隊伍中的一名玩家負責吸引一隻或幾只怪物,並將他們帶到隊伍所在地,以便隊伍中的其他玩家可以攻擊這些
怪物。這種方法可以避免一次被大群的怪物攻擊。
PVP - Player vs. Player,玩家對玩家。也就是一名玩家攻擊另一名玩家。
Raid - 由一群玩家在某一地區進行的大規模作戰被稱為Raid。
Release - 點擊「釋放靈魂」按鈕並在縛靈石再生。
Re-Spawn - 一隻被殺死的怪物重新出生(被創建)。
Spawns - 在游戲世界中,怪物被創建時所位於的地點或出現的過程。
SPI - Spirit,靈魂。
STA - Stamina,耐力。
Stack - 堆放在同一個格子中的同類物品的數量。
STR - Strength,力量。
Tank - 能夠承受很多傷害的近戰角色,如一名戰士。
Train - 把一群怪物引向另一名玩家。這種行為通常不受歡迎。
WF - Westfall,威斯特法(地名)。
WTB - Wanting to buy,想要購買
2、魔獸世界裡的英文縮寫是什麼意思
1、AC-armor class
英[ɑːmə klɑːs] 美[ˈɑrmər klæs]
網路 防禦等級;
[例句]Also affects your armor class and the ability to dodge enemy attacks.
也影響你的盔甲等級和避開敵人攻擊的概率。
2、AE-area effect
英[ˈeəriə ɪˈfekt] 美[ˈeriə ɪˈfekt]
網路 面積效應; 群攻技能; 群體魔法效果;
[例句]The Mage will have three types of spells to use while in combat: area effect, direct target and shockwave effect.
在戰斗中,施法者有三種咒語可以使用:群體攻擊、接目標攻擊和沖擊波攻擊。
3、AFK-away from keyboard
英[əˈweɪ frəm ˈkiːbɔːd]
美[əˈweɪ frəm ˈkiːbɔːrd]
網路 暫離; 苯環; 暫時離開; 暫時離開鍵盤; 離開鍵盤;
[例句]But, for most stories, you simply must drag yourself away from your keyboard.
但是,就大部分新聞報道而言,你必須離開鍵盤去完成。
4、DD-direct damage
英[dəˈrekt ˈdæmɪdʒ] 美[dəˈrekt ˈdæmɪdʒ]
[詞典] 直接損失;直接損害;
[例句]There had been no direct damage in the fore part of the ship.
船的前部沒有受到直接破壞。
5、AR-Aggro Radius
英[ˈæɡrəʊ ˈreɪdiəs] 美[ˈæɡroʊ ˈreɪdiəs]
n. (游戲用語) 怪物周圍的區域,進入它意味著怪物會「蘇醒」並攻擊你;
3、魔獸世界高手進
CQ,地獄火城牆,59+(這個59+的意思指這個FB適合59級以及59級以上的的玩家去打)
WL,奴隸圍欄,60+
XX,鮮血熔爐,61+
ZZ,幽暗沼澤,62+
FL,法力陵墓,64+
地穴,奧金尼地穴,65+
STK,塞泰克大廳,67+
9SR,舊希爾斯布萊德丘陵,68+
迷宮,70+
監獄,禁魔監獄
18X,也叫18M,18摸,黑暗之門,70
PT,魔導師平台,70
破碎,破碎大廳,70
NY,能源艦,70
ZQ,蒸汽地窟,70
以上是TBC的5人FB,有PT和YX2種模式。下面是TBC的團隊FB(都是只適合70級的)
KLZ,卡拉贊,10人
ZAM,祖阿曼,10人
GLR,格魯爾的巢穴,25人,這個FB的最終BOSS也叫格魯爾(GLR)
FB,風暴要塞,25人(有幾個縮寫是一樣的,這個FB就是的,有很多意思,具體情況,具體看)
毒蛇,毒蛇神殿,25人,最終BOSS叫瓦斯其(瓦MM)
海山,海加爾聖山,25人,最終BOSS叫阿克蒙德(AK)
BT,黑暗神殿,25人,最終BOSS叫伊利丹·怒風 (DD,蛋哥)
SW,太陽井高地,25人,最終BOSS叫基爾加丹(雞蛋)
上面的就是TBC的團隊FB,只有普通難度。以下的是TBC之前的5人FB,
TL,通靈學院 58+,5人副本
厄運。厄運之槌 58+,5人副本
黑石塔 58+,5人副本
STSM,斯坦索姆 58+,5人副本
SY,黑石深淵 55+,5人副本
SM,沉沒的神廟 49+,5人副本
ZR,祖爾法拉克 46+,5人副本
MLD,瑪拉頓 43+,5人副本
ADM,奧達曼 39+,5人副本
XS,血色修道院 34+,5人副本
TDGD,剃刀高地 33+,人副本
TDZZ,剃刀沼澤 25+,5人副本
NMRG,諾莫瑞根 24+,5人副本
監獄,暴風城監獄 24+,5人副本
SY,黑暗深淵 20+,5人副本
YY,影牙城堡 18+,5人副本
SW,死亡礦井 15+,5人副本
AH,哀嚎洞穴 15+,5人副本
NY,怒焰裂谷 10+,5人副本
以上的就是TBC之前的5人FB,難度只有普通1中,以下的就是TBC之前的60人團隊FB
AQL,安其拉 60,40人團隊副本
BWL,黑翼之巢 60,40人團隊副本
MC,熔火之心 60,40人團隊副本
黑龍MM,奧妮克希亞的巢穴 60,40人團隊副本
FX,安其拉廢墟 60,25人團隊副本
ZUG,祖爾格拉布 60,20人團隊副本
4、WOW中的字母簡寫都是什麼意思?
1.WOW:World of Warcraft,魔獸世界
游戲以該公司出品的即時戰略游戲《魔獸爭霸》的劇情為歷史背景,依託魔獸爭霸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魔獸世界有著完整的歷史背景時間來線。
2.JJC:競技場
是魔獸世界從2.0版本以後 即The Buring Crusde 後 產生的一個專為PVP玩家設定的PVP場所。源競技場PvP系統的主要設計意圖是為玩家提供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玩家不需要百在競技場中投入大量的時間,更多的是憑借戰隊的默契與實力來取勝。
3.DK:死亡騎士
死亡騎士是著名網路游戲《魔獸世界》中的職業之一,曾經是正義的人民,度也曾勇敢而無畏地對抗黑暗,但他們與之對抗的邪惡並非輕易就能驅逐。
4.DLY:德魯伊
魔獸世界中的職業,德魯伊能駕馭強大的自然力量來維護平衡並保護生問命,他們可以釋放大自然的原能量去對抗敵人,從很遠的距離將神的憤怒降臨到他們身上。
5.JJG:
魔獸世界裡面的一個地名「荊棘谷」的簡稱,屬於中立地帶,答荊棘谷是個充滿30~40級怪的地圖,因任務繁雜經驗多,很適合升級,玩家都會選擇來這里做任務,所以打架也十分嚴重,部落與聯盟經常在此火拚。
5、wow所有縮寫
你好 這個問題我幫你把。。
地域名稱 等級 屬性 分類
怒焰裂谷 NY 13 - 18 副本 5人副本
死亡礦井 SW 15 - 20 副本 5人副本
哀嚎洞穴 AH 15 - 21 副本 5人副本
影牙城堡 YY 22 - 30 副本 5人副本
監獄 24 - 32 副本 5人副本
黑暗深淵 HA 24 - 32 副本 5人副本
諾莫瑞根 矮子FB 29 - 38 副本 5人副本
剃刀沼澤 TDZZ 29 - 38 副本 5人副本
血色修道院 XS(一般是殺狗男女) 34 - 45 副本 5人副本
奧達曼 ODM 35 - 47 副本 5人副本
剃刀高地 TD(GD) 37 - 46 副本 5人副本
祖爾法拉克 ZR 44 - 54 副本 5人副本
沉沒的神廟 SM 45 - 55 副本 5人副本
瑪拉頓 MLD 46 - 55 副本 5人副本
黑石深淵 SY(深淵) 52 - 60 副本 5人副本
厄運之槌 厄運(DM) 55 - 60 副本 5人副本
黑石塔上(下) 黑上(黑下) 55 - 60 副本 5人副本
通靈學院 TL 57 - 60 副本 5人副本
斯坦索姆(後門) STSM(DK) 58 - 60 副本 5人副本
地獄火城牆 CQ(城牆) 60 - 62 副本 5人副本
鮮血熔爐 RL(XX) 61 - 63 副本 5人副本
奴隸圍欄 WL(蔚藍) 62 - 64 副本 5人副本
幽暗沼澤 ZZ 63 - 65 副本 5人副本
法力陵墓 FL 64 - 66 副本 5人副本
奧金尼地穴 DX 65 - 67 副本 5人副本
敦霍爾德 貌似是 9SR 66 - 68 副本 5人副本
塞泰克大廳 STK 67 - 69 副本 5人副本
生態船 生態 70 副本 5人副本
禁魔監獄 監獄 70 副本 5人副本
暗影迷宮 迷宮 70 副本 5人副本
蒸汽地窟 蒸汽 70 副本 5人副本
破碎大廳 PS(AA隊) 70 副本 5人副本
黑暗之門 70 副本 5人副本
能源艦 能源 70 副本 5人副本
祖爾格拉布 ZUG(ZG) 60 副本 團隊副本
納克薩瑪斯 NAXX 60 副本 團隊副本
安其拉廢墟 FX 60 副本 團隊副本
安其拉神廟 TAQ 60 副本 團隊副本
熔火之心 MC 60 副本 團隊副本
黑翼之巢 BWL(NEF) 60 副本 團隊副本
奧妮克希亞的巢穴 黑龍(OMM) 60 副本 團隊副本
格魯爾的巢穴 GLR 65 - 70 副本 團隊副本
海加爾山 70 副本 團隊副本
毒蛇神殿 毒蛇 70 副本 團隊副本
卡拉贊 KLZ 70 副本 團隊副本
瑪瑟里頓的巢穴 70 副本 團隊副本
風暴要塞 70 副本 團隊副本
黑暗神殿 70 副本 團隊副本
祖阿曼 ZAM 70 爭奪中區域 團隊副本
這上面是FB的
ADD-一個額外的怪參加到戰斗中,一般是指隊友在FB里跑圖時不小心引到怪了。
AOE-簡單的講就是群體攻擊。例如FS的魔爆,爆風雪,冰錐術(我們叫吹風)SS的火雨 MS的神聖新星,小D的打雷下雨還有LR的奧術亂射.
DPS-指傷害輸出
DKP-公會的統分系統,用於拿裝備時用的分.
FB-副本,指在游戲的地圖里沒有顯示的地方,一般里的怪的掉落的東西比外面地圖的要好.
MT-主坦克
MH-主坦克組的主治療者
OT-在戰斗中最不應該有的,任何職業都應該注意的(除了MT,FT),一般是指在戰斗搶了仇恨,情況好的可以穩住,情況不好的就會團滅.
RAID-指大型團隊FB,超過了10個人的FB.
SOLO-指不在組隊情況下進行的個人戰斗,說簡明點就是單刷.
FD-指殺死了一個從沒殺死過的首領級BOSS.
TBC -(英)The ******* Crusade 資料片 。
T1 - (英)指由熔火之核掉落的各職業套裝。
T2 - 1(英)指主要由黑翼之巢掉落的各職業套裝。2(英)黑石塔上層(副本)。3(中)有的伺服器指 提爾之手 。
T2.5 -(中) 指安其拉神廟中通過聲望及材料獲取的各職業套裝。
T3 -(英)指由納克薩瑪斯掉落的各職業套裝。
UI - (英)插件。
UT -(英)指語音軟體Utalk 可以使用語音來指揮團隊。
XLSS - (拼)希利蘇斯 地名,位於卡利母多最西南角。
Y - (拼)銀幣。
風箏 - 一種戰術,通過保持一定距離並使用遠程攻擊消滅敵人。主要為獵人使用。
狗男女 - 血色修道院教堂區的BOSS。
黑手 - 1 一般指從BOSS身上開出不好的裝備的人。 2 一個獸人的氏族,族長是雷德·黑手
環保裝 - 綠色裝備。
火星 - 外域
地球-艾澤拉斯世界
開荒 - 開墾未耕種的土地。 魔獸中開荒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去挑戰未挑戰過的BOSS,開荒的過程是很困難的如果沒有一個熟悉的人,那麼開荒就意味著你們將被滅N次。通過血的經驗讓參加RAID的人知道怎麼殺一個從未殺過的大怪。
老克 - 克爾蘇加德。納克薩瑪斯的最終BOSS。
收割 - 一個伺服器里專門組織戰斗的戰場隊伍。也稱國家隊。
五小強 - 魔獸爭霸2中的五位關閉黑暗之門的英雄,在暴風城英雄谷有他們的塑像。
爪子 - 德魯伊的技能。 群體BUF
110 -(中)指巡邏的怪物。
2T - (中)副坦克。
58 - (中)無疤者,安其拉廢墟的最終BOSS。
*破 -(中)指戰士的技能 破甲。如4破代表破甲疊加4次。
AOE -(英) Area Effect Damage,區域作用魔法。指的是一個可以傷害一個區域中的一群怪物的魔法,例如法師的暴風雪和奧術爆炸。
AP - (英)Attack Power,攻擊力。
Buff - (英)施放與怪物或玩家身上的有益魔法。例如:牧師的心靈之火[Inner Fire],撒滿的嗜血術[Bloodlust]。
BUG - (英)臭蟲,在魔獸世界中指電腦系統出錯。
Boss - (英)大怪。即怪物的首領。在魔獸世界中玩家所說的boss是指某種怪物的首領,首領級怪物一般為精英怪,打下它的難度要比普通小怪高很多。
DK - (英)deadknight 死亡騎士,魔獸世界中特指斯坦索母的最終BOSS-瑞文戴爾男爵。
DKP - (英)Dragon Kill Point 屠龍積分,一種副本裝備分配製度。每殺死一個BOSS,都會給每位隊員相應的分數,隊員通過積攢的分數來領取BOSS掉落的裝備。
DOT -(英) Damage over time,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對目標造成傷害。
DPH - (英)單次傷害。
DPS - 1(英) Damage per second,每秒傷害。2(中)指隊伍中負責傷害輸出的職業。
De-Buff - (英)對一個單位施放一個具有負面效果的魔法使之戰鬥力降低。一個典型的「De-buff」就是減速。
FD - (英)Frist down,第一次推倒,消滅。
G團 -(中)一種副本分配製度。當一件裝備掉落後,有需求的隊員通過金幣競拍。當活動結束後,團長把所得的所有金幣平均分配。
HOT - (英)Health over time ,持續治療效果。如德魯依的回春術。
JY - (拼)精英怪物,即頭像圍有一圈金龍的怪物。
MT - (英)Main Tank主坦克,就是隊伍中的一般裝備最好的,專門負責吸引BOSS仇恨的人物NAXX - (英)Naxxramas納克薩瑪斯(副本)
OOM - (英)Out of Mana,法力耗盡。人們通常用這句話提醒其他隊員他已經沒有法力不能再施放法術了,特別是治療魔法。
OT -(英) Over taunted,仇恨失控。提示:OT是大家在副本里非常不想看見的現象,萬一你OT了,很有可能導致團滅。
OTMAN - (中)引起仇恨失控的人,有的伺服器也稱奧特曼。
PK -(英) Player Kill,玩家在未經另一個玩家同意的情況下攻擊並試圖殺死他。
PvE - (英)Player vs. Environment, 玩家與電腦控制的對手之間的戰斗。
PVP -(英) Player vs. Player,玩家對玩家。也就是一名玩家攻擊另一名玩家。
Raid -(英)由一群玩家在某一地區進行的大規模作戰被稱為Raid。
RL - (英)團長。
Roll -(英)擲骰子。在組隊時如果打出了一件綠色以上的裝備,游戲默認會出現提示你是否要擲骰子的對話框。如果你點了擲骰子,意味著你要和隊友爭奪這件裝備。這時你將會得到一個隨機獲得的點數,點數大者將能獲得裝備。如果點數相同,那麼後擲骰子的人將能優先獲得該裝備。
好拉 應該全了哦 祝你玩的開心!
6、求 lol男刀出裝 最合理連招 有經驗的大神給點意見!
你玩的好就長劍3紅出門 一般就水晶瓶出門
先出提亞馬特 然後幽夢 黑切 順風出輕語 在出九頭蛇 逆風直接出肉 最後出九頭蛇。男刀基本連招 EAQRW 我是主玩男刀的 還有什麼不懂可以加我詳聊
7、佛萊門戈是什麼?
西班牙一種音樂和舞蹈
佛拉門戈音樂歷史與發展
【一】 背景簡介 西班牙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的伊比利半島上。此島介於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西班牙北邊以庇里牛斯山和法國為鄰,南端隔著十六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對。
早在十萬年前,現今的西班牙就有人居住。大約五千年前,一批被稱為「伊比利人」的民族占據了西班牙許多地方,隨後一批批的征服者、移民者、商人紛紛進入西班牙,彼此融合,形成了現今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信奉羅馬天主教,使用語言為卡斯提爾西班牙語。 伽太基人從公元前五世紀到三世紀統治西班牙,摩爾人則在八世紀征服大部份西班牙,長達數百年之久。古時,賽爾特人與希臘人也曾移民西班牙,羅馬並曾在此建立一省。西班牙在十一世紀起驅逐境內的摩爾人,1492年獲得最後的勝利,同一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班牙成為世界強權,所建的帝國涵蓋南美洲西部與北美洲南部大部份地區,另外還有零星的領地散步於非洲、亞洲與歐洲。
十六世紀後,西班牙面臨連串的內戰、外患與經濟打擊,帝國屬地接二連三喪失。1930年代,西班牙陷入血腥內戰,最後由獨裁強人佛朗哥上台,實施長達四十五年的法西斯專政。直到佛朗哥死後,西班牙才回歸君主立憲,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
【二】 音樂辭典:
佛拉門哥音樂:
(一) 歷史沿革
一般人相信佛朗明哥是在十五世紀時,起源於安大露西亞地區的吉普賽貧民窟(gitanerias),到了十六世紀,它融合了安大露西亞山區的阿拉伯與猶太人音樂。當時,猶太人、穆斯林、吉普賽異教徒,都為了躲避信奉天主教的國王迫害,而逃進了山區。因此有人說佛朗明哥一字是兩個阿拉伯字的融合,Felag與Menga,前者指逃亡者,後者指農夫。也就是說佛朗明哥音樂是逃亡農夫的音樂。也有人說,佛朗明哥一詞是指十六世紀時追隨查理五世的人。
不管如何,佛朗明哥音樂與吉普賽人緊密關連。到現在佛朗明哥藝術的中心仍是傳統吉普賽人居住的地方,譬如Cadiz, Alcala, Utrera, Jerez, Sevilla等等。
十九世紀初,佛朗明哥已成為安大露西亞地區小酒館、客棧用來娛樂客人、商旅、妓女的表演。一開始的表演者是貧窮的吉普賽人與陪友(payos,吉普賽人對非吉普賽人的稱呼),屬於業余性質。慢慢,一些出色的表演者變成職業歌者。那時的佛朗明哥歌者(cantaores)搭配吉他與舞者,開始在私人宴會、市集上表演。
1850年左右,佛朗明哥表演進入cafe,許多傑出藝人都在賽維雅、馬德里、安大露西亞時髦的cafe演出。這時西班牙的殖民艦隊水手返國,又將古巴、波多梨各、阿根廷等地的音樂注入佛朗明哥中。此類的佛朗明哥被稱為two-way songs,包括milongas、colombianas、guajiras。
1870-1900年間,佛朗明哥表演越來越受歡迎。但是1910年起,cafe flamenco日走下坡,取 而代之的是所謂的opera flamenco,這是主辦者的逃稅手法,取名opera flamenco,它就變 成文化演出項目,可以免稅。因應opera flamenco的名目,佛朗明哥表演漸漸由小型的cafe移往大戲院,舞台空間的改變、觀眾的量變影響質變,佛朗明哥的表演純度因而逐漸減弱。
有鑒於佛朗明哥的劣質化,古典作曲家Manuel de Falla尋求藝人與知識分子的支持,在1922年舉辦了Granada a Contest of Cante Flamenco(佛朗明哥歌者大賽)。但是佛朗明哥的復興運動卻遲至1950年代,才在無數藝術家、作家、知識分子的連手推動下展開,有人著書,有人寫專論探討佛朗明哥的根源,唱片公司也灌錄了許多偉大歌者的作品,陸陸續續,西班牙各地又開始了許多專門表演佛朗明哥的酒館、俱樂部(penas flamenco),致力推動古典佛朗明哥。
現在佛朗明哥已是舉世聞名的表演藝術與歌曲形態,年輕一代的歌者也投入其中,尋求佛朗明哥與其它音樂融合的可能性。
(二)佛朗明哥的曲式
在佛朗明哥的藝術里,曲式稱之為palos。佛朗明哥究竟有多少種palos?多數文獻考證指出,佛朗明哥的曲式約在六十種左右,多數起源自安大露西亞的Cadiz、Seville、Malaga、Granada等省分,也有的來自鄰近的Extremadura、Murica。在情緒表現上,佛朗明哥可粗分為三大類,一個是cante jondo(深沈之歌),一個是intermedio(一般之歌),另一種是cante chico(輕松之歌),節奏較為輕快,表達歡樂的情緒。
這六十幾種曲式依其旋律的接近,被歸類為幾大家族(family),最重要的四大家族為soleares, siguiriyas, tangos, fandangos,由這四大家族又發展出三十幾種曲調。每個不同palos代表特定的情緒,必須搭配表達這種情緒的歌詞,譬如fandango表達日常生活,soleares表達肅穆庄嚴的事物,siguiriyas表達哀傷情緒等。
1.soleares
soleares這個字是復數,單數為solea。solea一字來自soledad的變形,意思是指孤獨。有人稱solea曲式是佛朗明哥音樂的基石,它表達悲劇的情緒,描寫黑暗的事物。在所有cante jondo(deep song)曲式中,soleares是最原型、最純粹的一種。我們常看到佛朗明哥的曲目都用復數的soleares,意思是指一個曲子用到一個以上的coplas。通常coplas是指對句詩,八音節的四行詩,押韻押在第二與第四句。
soleares曲式和多數佛朗明哥曲式一樣,每小節十二拍,采3/4,但會切分成6/8。吉他伴奏速度非常快,因此在聽覺上,感覺像是6/4與3/2拍。在佛朗明哥的術語里,節奏的模式稱之為compas。通常主唱者在演唱soleares時,在進入一個新的coplas(詩節)時,可以自由使用一些裝飾音,作為對這段coplas的介紹,類似導奏的性質,這在佛朗明哥術語里稱之為salia或melisma。在轉換coplas時,吉他手可自由發揮solo(獨奏),作為兩個coplas的間奏。搭配soleares演唱的舞蹈也有嚴格規定。先是一段歌者的熱身,在這段里,舞者踏出compas,歌者再唱出完整的6/8,3/4拍compas,之後夾雜舞者的llamada(吶喊)、舞步的solo表演,最後以速度較快的bulerias曲式結束。
2.tango
佛朗明哥里的tangos和阿根廷的探戈音樂無關。它是佛朗明哥古老調式中最輕快的一種。在tango這個大類別之下,包括tangos、tientos、tanquillo三種變化。據考證,tangos起源於卡地茲海岸地區,tangos一字源自當地的一種古老舞蹈,它的曲風輕快,令人想起篷車時代的馬蹄聲。
根據學者Antonio Espana的分析,tangos調式的特色是它使用兩種節奏(compas)模式,compas的結構比起其它調式算是比較簡單,容易入耳,也容易帶起歡樂氣氛。演唱特色在部份音符會延續好幾拍,並有melisma的表現。由於tangos簡單易懂,甚至引起觀眾唱和,它常做為獨唱會的壓軸曲,讓氣氛綳到最高潮。
tiento調式和tangos一樣都是2/4, 4/4拍的compas,但是相對於tangos的歡樂氣氛,tiento雖然也被歸類為cante chico(輕松之歌),但是它的速度較慢,演唱風格較庄嚴,逐漸變成深沈的音樂。特別強調弱拍的抑揚頓挫表現。
據研究,tiento是tangos家族的年輕成員,大約成形於二十世紀初,發源地點是卡地茲,當地人試著將tangos的速度放慢,加上復雜的裝飾音變化,使得情緒緊綳飽滿,但是通常結尾有時會加速轉為tangos。在吉他表現上,它雖被歸類為tangos家族,刷弦(rasgueado)的方式卻比較接近tanguillo。
tanguillo是tangos家族中最為輕松歡樂的歌舞,同樣發源於卡地茲。它深受大眾歡迎,因為在卡地茲的嘉年華活動里,murgas經常演唱tanguillo調式,所謂的murgas是演唱諷刺歌曲的業余歌舞團。
3.fandango
據考證,fandangos起源於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之時(大約是公元711年),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民間歌舞。一般相信,它起源於安大露西亞北部亞拉岡(Argon)的一種Jota雙人舞。幾乎安大露西亞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的fandangos。基本上它分為兩大形式,一種是fandango grande(great fandango,大),一種是fandanguillos(little fandango,小)。我們一般常聽到的曲調較為活潑的是小fandango。
fandanguillo 分為好幾種,包括fandango de Huelva,fandango de Lucena, Fandango de Almeria。另外有一種verdiales,發源於malaga地區,又叫做fandango de malaga。
一般來說,fandango grande是不搭配舞蹈演出的,但是fandanguillo仍保持它早年的歌舞形式,採用3/4或6/8的compas,維持嚴格的節奏規矩。
根據Antonio Espana的研究,fandango grande大約成形於佛朗明哥的黃金年代,也就是1920年代,有些演唱者以fandangos試驗,放棄固定的節奏模式(compas),隨意即興自由發揮節奏,加強裝飾音melisma的表現。雖然吉他伴奏部份仍採用fandangos的3/4拍,但是演唱部份完全放棄固定節奏,使得音樂結構乍聽非常細弱,唯有演唱高手才能自由控制,讓fandango grande表現出完美的力度。它的表現因而趨向深沈,fandango本身在情緒表達上屬於cante chico,但是fandango grande卻是cante jondo。
4.Siguiriyas
siguiriyas是吉普賽語,它的來源已不考。有人認為它是吉普賽人誤將seguidilla念成siguiriyas。seguidilla是卡斯提爾的古民歌舞蹈,兩者之間毫無關系。但是根據Paco Sevilla所寫Flamenco:The Early Years中指出,最早的佛朗明哥樂譜出現在1779年的一出義大利歌劇中,裡面用的調式就是siguiriyas。
siguiriyas是佛朗明哥調式中最深沈悲哀的一種(cante jondo),它的歌詞多半探討死亡、存在的孤獨、絕望的愛情、沮喪、絕望與孤獨。有一度,siguiriyas又稱為playeras,這個字意思指「職業哭墓者」,可見此種調式的悲情。siguiriyas對佛朗明哥歌者而言是最大的挑戰,對聽者而言也一樣,曾有佛朗明哥學者說,初次聽siguiriyas調式現場演唱者,最好是不要離歌者太近,因為耳朵會受不了。
在佛朗明哥四大調式中,soleares與siguiriyas都是cante jondo,soleares被稱為cante jondo之母,siguiriyas則誕生於佛朗明哥的黃金年代。它的compas屬3/4,6/8拍,節奏規則嚴格,compas始於3/4拍那個小節的第二拍,結束於第二個3/4拍小節的第一拍。6/8拍的,compas始於第三拍。但是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Blas Vega 便認為siguiriyas的compas其實是7/8拍,拆成2+2+3,或者連續兩個四分音符加三個八分音符。不管怎麼樣,suguiriyas在演唱時幾近自由拍,與吉他伴奏的compas形成對抗。一般來說,siguiriyas演唱很少搭配舞蹈,因為難度太高,很少有舞者能表演出配合歌者的深度與力度。至於吉他伴奏方面,公認Nino Ricardo是最好的詮者。
5.Bulerias
這個字是bulla(noise)與buria(to mock)的結合,意指嘲諷模仿噪音,充分表達出這個調式的特色。沒有人知道bulerias源自何處,但多數學者相信這個調式源自alegrias in Jerez的快速版,充滿樂趣與活力,對舞者與吉他演奏者而言,bulerias是最終的挑戰。它是佛朗明哥曲調中,節奏難度最高的一種,但也是佛朗明哥的精髓,不管一個樂手、歌手會多少種曲調,不會表演bulerias,就稱不上是個佛朗明哥樂手。雖然也是十二拍一循環的結構,卻有較大的節奏彈性,充滿即興與旋律的變化。因為它的熱鬧氣氛,常被當作演唱會的壓軸曲。
(三)佛朗明哥的演唱藝術
1. Duende
在佛朗明哥的術語里,男歌者叫做cantaor,女歌者叫做cantaora,男舞者是bailaor,女舞者為bailaora。佛朗明哥的各式曲調稱之為palos,節奏模式叫做compas,一般來說,佛朗明哥和藍調音樂一樣,是十二拍一循環,歌者隨時可以改變即興,譬如從3/4切分為6/8,再以裝飾音繼續切分,做各式即興表現。因此,佛朗明哥的規則表面上看起來嚴謹,卻有非常大的即興空間,佛朗明哥吉他大師Juan Martin 便曾說,佛朗明哥是西班牙社會的小縮影,表面上固守尊崇傳統,骨子裡是無政府狀態。
佛朗明哥藝術里有一個名詞,叫做duende,意思是指演唱者的觸感與靈魂,它主宰了演唱者與聽眾之間的溝通,即便是在表達快樂的情緒,演唱者也能傳達深沈的情緒,令人動容。西班牙詩人Garcia Loca說,duende只能發現於「放逐的最深處,靈魂里最後一個鮮血四濺的房間」。它的力量來自於它超越了時間,duende的表現時刻本身就是不朽的。根據當代最重要的佛朗明哥唱片公司老闆Mario Pacheco 的看法,duende是歌者的靈魂,世上天賜與的天賦,有的歌者有duende,有的就是沒有,那不是訓練與技巧可以彌補的。演唱會時,歌者與聽眾等待的就是duende的一刻,當那刻出現時,歌者不再是自己,而變成它所演唱的曲子。
2. Jaleo
在佛朗明哥表演里有一個特殊名詞叫jaleo,它是一種曲調,也代表表演到最激昂時,歌者、吉他手與舞者的鼓掌聲(palmas)、彈指聲(palillos),以及觀眾的吶喊鼓雜訊交錯、互動,也就是最激昂、狂熱的境界。聽眾聽到迷醉處,不是高聲吶喊!ole,就是高喊「打字機萬歲」或「水」,前者是指舞者快速的腳步像打字機一樣,後者是因為安大露西亞是個缺水的地方,「水」就變成最神聖的贊美詞。
(四)佛朗明哥的舞蹈
1.來源與發展
佛佛朗明歌的舞者,男的叫做bailaor,女的叫bailaora。朗明歌舞蹈起源於1750年左右,在十九世紀時從街頭與私人聚會,進入職業表演場所。在那裡,舞者可以相互競爭、激盪,研發新的舞步,傳奇舞者El Raspao、El Estampio就是在此時開創了當代佛朗明哥舞蹈眩人的步伐與動作,大約也是在那個時候,所謂的hata de cola(有花邊、前面開衩的長裙)才變成女舞者的正式服裝。1910年,佛朗明歌進入劇場,發展出所謂的Flamenco opera,結合舞蹈、歌曲、吉他獨奏與喜劇。1915年,作曲家Manuel de Falla撰寫了第一出佛朗明歌芭蕾舞劇。La Argentina則在1920年代成立第一支舞團,帶隊出國表演,讓佛朗明哥舞蹈變成獨立的藝術。1930年代到1950年代間,最著名的佛朗明歌舞是Carmen Amaya,巡迴全球演出,讓佛朗明歌變成舉世知名的藝術。
2.舞蹈術語
不同的佛朗明哥palos都有不同的舞蹈流程(routine),規則非常嚴格。在我們探索一首完整舞蹈作品的表現前,必須先了解一些佛朗明哥舞的術語。
(1)llamada(yum-ah-da):意思代表呼喚,但並非語言上的呼喚,而是由舞者踏出一連串步伐,提醒吉他手她打算結束這個段落或整曲舞碼。 (2)paseo:意指踏步。舞者在舞台上踏步繞走,擺出威武華麗的姿態,做為兩個段落的串連,踏步不能錯拍。 (3)desplante:段落里的舞步快速爆發,通常以llamada啟動,是全曲的高潮。 (4)silencio:意指安靜。在段落間,吉他手停止伴奏,此刻舞者的舞步速度逐漸增快,帶向高潮。這種表現特別常出現於algerias(ull-agree-us)。
(5)taconeo:腳步的變化,佛朗明哥舞者的腳步變化,可以從腳尖到腳掌到腳後跟,通常完整的舞蹈曲里會有一段特別表現腳步的solo。
(6)zapatedo:有兩個意思,通常是指腳尖、腳掌、腳後跟的solo表現,創造出復雜的節奏。另一個意思是特指zapatedo這種舞蹈形式,它的足部表現特別復雜,往往急停後又開始,不斷加速。旋律必須完全搭配步伐,需要吉他手與舞者的完美配合。
(7)jaleos(hell-aye-os):意指歡呼。每個舞團都搭配有專門負責jaleos的人,男的叫jaleador,女的叫jaleadora。他們通常也負責以palmas(拍掌)、pitos(彈指)控制節奏的表現。
(8)ida:意指離開。舞者以舞步提示伴奏樂手她要從一個曲式轉換成另一個曲式。
(五)佛朗明哥的吉他藝術
1. 佛朗明哥吉他沿革
在佛朗明哥的發展里,一直到十九世紀的後五十年(也就是所謂佛朗明哥黃金年代),佛朗明哥演出都尚未有專屬的吉他,當時常用的不是昂貴的finas,就是便宜素材作成的六弦琴。直到1900年代,才誕生了佛朗明哥吉他。
佛朗明哥吉他誕生前的古典吉他不是用楓木便是用花梨木(rose wood)製成,非常厚重,吉他面板有繁復的裝飾,弦拴為金屬制,非常重。改良過的佛朗明哥吉他改采較輕的絲柏木(cypress wood),弦拴為木製,指板(neck)為西洋杉,較輕的材質減輕樂手的負擔,也讓佛朗明哥吉他呈現較為明亮、跡近打擊樂器的聲音。
近代,許多吉他獨奏家為了配合演奏廳的音響,採用一種介乎古典吉他與佛朗明哥吉他的吉他,稱之為flamenco negra,negra一字來自它採用黑色花梨木(dark rosewood)。較為沉重的木質,加上特殊的製造,讓flamenco negra可以發出較為深沈,共鳴與清晰度都較好的聲音,特別用於演奏廳的表演。
在1960年代以前,佛朗明哥吉他的演奏姿勢都是用吉他放在上手臂與大腿間,到了1960年代 以後,多數樂手採用Paco de Lucia的方法,將吉他的位置降到大腿上,讓腿部承受吉他的重量,手臂較為自由,因此樂手又可以使用較為重一點的吉他。
2. 佛朗明哥吉他手的派系族譜
許多佛朗明哥音樂史研究者認為佛朗明哥吉他獨奏家的風潮始於二十世紀,其實早在1860年代,Julian Arcas便經常做獨奏演出。根據Paco Sevilla所寫的Flamenc The Early Years,在所謂的cafe flamenco時代,吉他慢慢變成演出重點之一,樂手慢慢發出於獨奏部分,強化伴奏的旋律,不僅與其它吉他手競爭,也和歌者、舞者爭艷。慢慢的,每家cafe或俱樂部都有自己的吉他獨奏者,有的樂手還會表演特技,譬如將吉他放到背後、拿到頭上甚至戴上手套演奏,各出奇招,以吸引觀眾。
(1)Very Flamenco派:Paco el Barbero -- Nino de Ricardo -- Paco de Lucia (Manolo Sanlucar)
當代的佛朗明哥吉他藝術要溯源至吉他大師El Maestro Patino,他在年輕時代也常做獨奏演出,但是他的最大貢獻是教出了兩個學生Paco el Barbero與Paco de Lucena,這兩位學生的學生對當代佛朗明哥吉他風格的創建,有絕對性影響。
Paco el Barbero教出了Javier Molina(1868-1956),Molina則教出了El Nino Ricardo(1904-1972)。El Nino Ricardo不僅是偉大的演奏家、創新者,他的風格直接影響了Serranito、Manolo Sanlucar、Paco de Lucia。這一派的演奏風格粗獷強硬、情緒澎湃深沈,被稱之為very flamenco。
到了1970年代,Nino de Ricardo這派強硬風格的吉他演奏,在Paco de Lucia、Manolo Sanlucar的創新下,有了更新的面貌。Paco de Lucia可以說只手改變了佛朗明哥的演奏風潮,他不僅秉承Nino de Ricardo的粗獷強烈情緒表達,更融合了Ramon Montoya這個「古典」派的音樂概念與細膩技巧。他率先將吉他位置放低到大腿上,給了樂手更多表現空間。他以驚人的picado(快速斷音)、新的而且速度奇快的al-za-pua與rasquaedo(刷弦)手法(。除此之外,他還不斷將其它音樂形式的元素加入到佛朗明哥中(譬如拉丁美洲音樂、爵士樂的的音階與和弦概念)等。
(2)古典派:Paco de Lucena--Ramon Montoya(Manolo de Huelva )--Sabicas El Maestro Patino的另一個學生是Paco de Lucena,由他以降到Ramon Montoya、Sabicas,樹立的所謂的古典派。
Paco de Lucena學習古典吉他出身,跟著古典吉他大師學習音階彈奏、琶音等技巧,他對佛朗明哥吉他最大的貢獻在創建了所謂的three finger tremolo,這是吉他技法的一種,在彈出一個低音後,接著連續彈出三個高音,聽起來像是兩把吉他的合奏。
Paco de Lucina在十九世紀的下葉,以多場獨奏演出震驚世人,不幸在二十世紀初英年早逝。他對後來的一大貢獻在教出學生Ramon Montoya(1880-1949)。Ramon Montoya被西班牙人譽稱為Don Montoy(sir),以尊崇他的技藝高超。他以飛快的彈奏速度、音階彈奏時的詩意音樂感、和弦指法的巧妙震驚世人,更創造了four finger tremolo指法。1937年,他灌錄了史上第一張佛朗明哥吉他獨奏專輯,成為後世樂手敬仰超越的模範。Ramon Montoya不幸在1949年過世。
與Ramon Montoya同時代還有一位奇才叫做Manolo de Huelva,他發明了所謂的alzapua技法,用拇指上下撥彈一根或一組弦,同時揉合單音的止弦。據稱,Manolo de Huelva演奏技藝驚人,但是他排拒灌錄唱片,因此死後並未留下任何錄音作品。
真正繼承Ramon Montoya古典路線的是Agustin Castillon(1910-1991),大家都叫他的綽號Sabicas,這個綽號源自他很喜歡一種綠白色的扁豆,西班牙文叫habas,因此被叫做habicas,不知怎麼的,後來綽號變成Sabicas。
(六)新佛朗明哥
【新佛朗明哥(六)】
根據新佛朗明哥(new flamenco)運動最有名的製作人Ricardo Pachon所言,所謂的古典佛朗明哥到了1950年代末期,已經趨於全盤成熟,之後便是新佛朗明哥的天下。所謂的新佛朗明哥是指以古典佛朗明哥為本,融合其它類型音樂者,包括藍調、爵士、bossa nova、salsa與搖滾。
第一個掀起新佛朗明哥運動的樂手是Paco de Lucia,他改變了許多傳統的吉他演奏技法。接著歌者兼Manuel Monlina在1969年與賽維雅地區的搖滾樂團Smash合作,融合了藍調與佛朗明哥的bulerias曲式。Smash在1970年解散,但是Manuel Monlina在1975年與歌手Lole Montoya合作,推出了Nuevo Dia專輯,終於引起注意。他們採用詩人Juan Manuel寫作的詞,打破了佛朗明哥固守許久的傳統,終於誕生了新詞,在這之前,每一代的佛朗明哥樂手都是演唱代代相傳的古詞。Nuevo Dia專輯銷售超過百萬張,Lole Y Monlina也成為新佛朗明哥運動的第一個功臣。
已故的吉普賽歌手Camaeron de la Isla被譽為是過去二十五年來最偉大的佛朗明哥歌手,也被認為是最古典的樂手。但是他在1979年勇敢跨出一步,推出La Leyenda del Teimpo專輯,大膽啟用Federico Garcia Lorca寫作的新詞,搭配Raimundo Amador、Tomatito的雙吉他,以及Alameda與Dolores搖滾樂團。這張劃時代的實驗作品當時被死忠派的歌迷批評得一文不值,在當時的唱片交換市場里,它根本不算上真正的Camaron de la Isla唱片。十年之後,大家終於公認它是Camaron的經典作品,它打破了佛朗明哥僵化的表現,新一代的新佛朗明哥紛紛以它為圭臬,踏著它的步伐前進探索。在這張專輯之後,Camaron de la Isla陸續實驗了許多新素材,包括結合古典佛朗明哥與salsa音樂,最後又回歸傳統佛朗明哥。
8、魔獸的一些術語
大法師:AM archmage
血魔法師:BMG bloodmage
山丘之王:MK 略
聖騎士:PAL paladin
死亡騎士:DK death knight
地穴領主:CL crypt lord
恐懼魔王:DL dread lord
巫妖:LICH
先知:FS farseer
牛頭人酋長:TC taurus chieftain
暗影獵手:SH shadow hunter
劍聖:BM blademaster
惡魔獵手:DH demon hunter
守望者:WD warden
月之女祭祀:POM Priestess of the Moon
叢林守護者:KOG Keeper of the Grove
馴獸師:BM beast master
娜迦女海巫:NAGA sea witch
熊貓:PD.熊貓的pandaren brewmaster,PD根據第一個單詞而來
深淵魔王:PL pitlord
地精修補匠:GT Goblin Tinker
地精煉金術士:GA Goblin Alchemist
黑暗游俠:DR dark ranger
再就是象弓箭手(AC,Archer)等等.還有B是建造的快捷鍵,如BA,祭壇。
還有MF是野怪練級。TR,快攻。人族HUM,暗夜NE,獸族ORC,不死UD。對於建築物和兵種的簡稱就不一一列舉了
9、英雄聯盟現在什麼英雄可以6單挑小龍。。單挑大龍的有幾個?-.-
6級單挑小龍?有末日。有吾提爾野獸之靈。趙信。大概出完。蛋刀或者燈籠基本都能單挑小龍。差不多吧
10、德瑪西亞皇子到底怎麼用啊,出啥裝,怎麼可以秒人,我不會用啊
一看就是純新手么,你玩英雄要先知道英雄的定位,這個游戲除了刺客能秒人,其他的都不行。皇子是上單或者打野位置,是負責沖擊對方陣型限制後排輸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