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人民日報對王者榮耀的批判
當歷史中的英雄被搬到游戲里,不同時代背景中的英雄人物紛紛涌現於同一世界,的確會對書本上的知識,以及未曾學好歷史的朋友或小學生的思維與認知產生一定的沖擊。
而適當的游戲有益於身心健康,那麼,本帥認為游戲應該這樣改!
一,附加時代戰場地圖。
同一時代的英雄放在同一戰場內。比如神話傳說戰場,代表人物孫悟空,哪吒,後羿,達摩;三國殺之勇者深淵,代表人物呂布,貂蟬,諸葛亮;五朝世紀大亂斗(唐宋元明清),代表人物狄仁傑,可開發新英雄,同時將各朝代皇帝作為暴君。想想一個狄仁傑,手執摺扇手刃武則天,哇哦~~西方神祗戰場,代表人物雅典娜,宙斯等,可開發新英雄。
二,將各英雄著名事件作為技能釋放。
狄仁傑的 「元芳,你怎麼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將此話作為狄仁傑最大殺招,招數一出,可獲得全場視野。
「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諸葛村夫舌戰王司徒,生生氣死對方的動圖,保存在多少人手機的表情包里!將此話作為諸葛亮最大技能釋放,將給對方造成80%傷害且眩暈五秒,基本處於高處不勝寒的無敵狀態。
孫悟空七十二變,但考慮到手機內存及游戲開發難度問題,可將對方變成石頭或小兵,再使出大鬧天宮,一舉殲滅敵方!
相信讀過希臘神話故事的同學都知道,宙斯同學搶人老婆,以及拉著美男打野戰的故事。當然,對此類事件我們還是不做過多討論。宙斯同學將免疫所有野怪的傷害達80%,所以,還是專注打野怪,給隊伍漲點兒經驗吧!
三,開設英雄歷史重大事件作為副本地圖闖關
例如我們的呂布,力大無窮,所向披靡,但是通關boss最好設為貂蟬,小心美人計一出,血條就立馬見底哦,哈哈。
想必此舉的確有益於各方同學一邊游戲,一邊了解或復習我們的歷史,同時了解一些西方的神話傳說吧,
2、如何評價人民日報王者榮耀
首先我贊成批評。
因為王者榮耀套用歷史人物的名字卻將歷史篡改得面目全非,加入了完全不符合生活實際的元素。最為一個愛歷史的人,像公瑾孔明這些都是我男神,被游戲里一些膚淺又花哨的故事生生毀了。
但是客觀來講,王者榮耀構建一個虛擬世界,給玩家想像的空間倒也不能說有什麼大錯。只要當成故事看就行了。
3、王者榮耀王者日報:花木蘭和鎧哪個更厲害
木蘭偏刺客,凱偏戰士,前中期,木蘭好打,爆發高,中後期的話,凱比較好打,凱通常都玩肉裝戰士
戰士是比較克制刺客的,一套秒不了,就等著挨打,不過還得看操作
4、除了王者榮耀,《人民日報》這些年還批過誰?批誰最狠
很多人都只記得5V5競技模式,忽略了在王者榮耀中有傳統的PVE副本玩法,也就是游戲中的挑戰模式,玩家三星通關,會獲得金幣以及符文。其實偶爾開黑累了,組隊打打冒險模式也是可以的,在《王者榮耀》中,年齡、性別、職業、身份、地域的差異都被打破
5、王者榮耀公共頻道可以持續發消息嗎?
不行,每次發有間隔,次數越多間隔越長,一般都是20s
6、人民日報到底為什麼要批評王者榮耀
首先人民日報的文章很多都是專業寫手寫的!人民日報社只是給點稿費!所以這個有可能存在利益關系在那裡!當然,從游戲角度來說,確實是誤人子弟的游戲,很消耗時間的游戲,浪費青春,不學無術的都有!
7、人民日報批王者榮耀,王者榮耀之後的路該怎麼走
雖然guo家這邊說《王者榮耀》毒害學生一代,這個借口找的有點牽強了。但是《王者榮耀》這款游戲肯定是要被整治的。雖然現在沒有相關的法律,但是國家既然想整頓,那麼相信不久就會出台相關的法律了。雖然騰訊公司做的一切都是符合國家規定的,但是國家完全沒有想到《王者榮耀》會做的這么成功。作為一個游戲是成功的,但是對於國家的傷害確實無形的。
在此我建議騰訊公司應該想一想,既然《王者榮耀》能夠火到這種地步,能不能把一些教育相關的內容,或者是開發人們想像力以及創造力的東西加到裡面呢?這樣游戲既能夠火起來,guo家也會支持你搞下去的。
8、人民日報怒懟王者榮耀是怎麼回事
游戲劇情什麼的和歷史不符啊 容易誤導小學生什麼的 那個和英雄聯盟游戲差不多的 容易讓人上癮
9、人民日報VS中青網 《王者榮耀》歪曲歷史會誤導小學生嗎
昨日,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網突然舊事重提,對《王者榮耀》的歷史觀再次進行評價。而雙方觀點大相徑庭,直接引起了微博上討論熱潮。兩大媒體對於《王者榮耀》人設以及故事構架取材我國歷史和神話等傳統文化後又加以戲說改編的行為,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人民日報認為,這是在篡改傳統文化。尤其在如今《王者榮耀》用戶量大且用戶中低齡者多的市場環境下,許多青少年接收信息很可能最先從游戲開始,從而出現先入為主的概念,形成了對歷史人物的角色定位,會對歷史有誤讀。這樣隨意的架空歷史或神話人物,只會誤導青少年。
而中國青年網(中青網)隨後發表評論文章稱,《王者榮耀》通過游戲的趣味性,反而會讓青少年產生想要細致了解這些人物真實面目的興趣,從而促進相關傳統文化的流行。
兩大媒體的相悖觀點也引得各方玩家爭吵不休,而對於《王者榮耀》時候會扭曲文化誤導孩子這個問題,也是到現在還沒爭論出結果。不過借著這次爭論,網路上倒是提出了不少觀點,有一些甚至「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觀點一:過度加工素材會扭曲文化
《王者榮耀》中劉備用火槍,黃忠是炮兵,劉禪開機甲,荊軻大波妹……再加上各個朝代名人穿越到一起「關公戰秦瓊」,與歷史相悖的地方顯然已經比比皆是了。這樣的過分加工只會產生誤導效果。
觀點二:誰會拿游戲故事當真
縱觀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誰敢說自己看過的典籍中的內容就是真實的?這就比如更多人知道和推崇的是《三國演義》,而對於《三國志》估計很少有人了解。然而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許多橋段是杜撰的,但並不影響我們把它算作「四大名著」。那麼游戲裡面的東西誰又會當真呢?
觀點三:游戲也可以尊重文化
游戲中使用歷史或神話素材,並非不可。合理的使用甚至會起到寓教於樂的效果。舉例育碧的《刺客信條》系列,裡面的各種元素都非常超現實,但對於出現在游戲里的各種歷史事件和建築名勝,卻都有著完全貼合文獻的描述(這樣的歷史功底很像金庸先生的小說)。這種方式正是我們國內那些總喜歡「天馬行空編故事」的游戲廠商所欠缺的。
觀點四:小學生不要玩游戲
其實《王者榮耀》會出現這個情況的根本因素在於國內並沒有游戲分級制度。對於信息完全沒有判別能力的小孩子來說,這樣加工歷史背景的游戲顯然不是他們的年紀應該接觸的。而對於成人來說,他們早已經知道這個游戲的人物設定都是杜撰,也就不會出現誤導的情況了。最好的辦法還是限制特定年齡的人不能玩哪些游戲。
寫在最後
我們都是看著四大名著長大的,但誰也不會相信《真三國無雙》中飛天遁地槍挑千人的那些武將就是我們老祖宗當年真實的樣子。小孩子或許不懂區分,但隨著年齡增長,學習相關知識後,自然也就明白這些英雄在歷史上其實不是這個樣子。一款有趣的游戲,至少能夠激發他們對於相關知識的興趣。
而對於國內游戲廠商,有時候太過天馬行空也不是好事,雖然這樣子做不過是為了「IP混臉熟」和「降低成本」,但尊重文化或許會讓游戲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層次。
當然了,如果拋開編輯角度,從一個玩家的出發,我還是十分贊同第四個觀點的:「小孩子玩什麼游戲!都快去學習,別坑我排位上分! 」
10、接連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的批評,「手游一哥」王者榮耀到底是不是電子鴉片?
王者榮耀可以說是非常火爆的一款手游,在當代年輕人里非常的受歡迎。而且目前不僅是我們知道它,就連老一輩的父母都了解到了這款游戲,但是他們並不是喜歡上了這款游戲,而是面對人民日報,新華社的批評,對於孩子沉迷王者的做法產生了深深的擔憂。我們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都表明,現在的王者,已然成了一種電子鴉片,毒害著現在孩子的心靈。

首先就是現在的未成年對於這款游戲的痴迷程度了,有的孩子玩壞了眼睛,有的孩子因為游戲耽誤了自己的學業,他們就像上癮了一樣瘋狂的追求這款游戲。雖然說這些並不能夠怪王者榮耀,但是只能說新款游戲也在深深地毒害著現在的未成年。

還有就是王者榮耀裡面各種英雄的名字,有很多英雄都是根據歷史人物設定的,但是他們的背景故事卻跟歷史背景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樣的情況沒有讀過歷史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被誤導,還在認知期的他們很容易就會產生這種固定的思維,以後想要去矯正就很困難了。

既然已經被人民日報,新華社雙雙點名,我覺得王者榮耀就應該好好的改變一下自己,不買讓人們把它稱之為電子鴉片。當然它也在慢慢改變,出來了很多的未成年保護政策,一天規定你的游戲時間,我相信在以後的改革開發中它還會注意到自己的問題,把自己能夠做成一個讓大眾所理解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