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王者榮耀 > 人民日報王者榮耀原文

人民日報王者榮耀原文

發布時間:2020-04-01 20:04:54

1、接連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的批評,「手游一哥」王者榮耀到底是不是電子鴉片?

王者榮耀可以說是非常火爆的一款手游,在當代年輕人里非常的受歡迎。而且目前不僅是我們知道它,就連老一輩的父母都了解到了這款游戲,但是他們並不是喜歡上了這款游戲,而是面對人民日報,新華社的批評,對於孩子沉迷王者的做法產生了深深的擔憂。我們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都表明,現在的王者,已然成了一種電子鴉片,毒害著現在孩子的心靈

首先就是現在的未成年對於這款游戲的痴迷程度了,有的孩子玩壞了眼睛,有的孩子因為游戲耽誤了自己的學業,他們就像上癮了一樣瘋狂的追求這款游戲。雖然說這些並不能夠怪王者榮耀,但是只能說新款游戲也在深深地毒害著現在的未成年。



還有就是王者榮耀裡面各種英雄的名字,有很多英雄都是根據歷史人物設定的,但是他們的背景故事卻跟歷史背景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樣的情況沒有讀過歷史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被誤導,還在認知期的他們很容易就會產生這種固定的思維,以後想要去矯正就很困難了。

既然已經被人民日報,新華社雙雙點名,我覺得王者榮耀就應該好好的改變一下自己,不買讓人們把它稱之為電子鴉片。當然它也在慢慢改變,出來了很多的未成年保護政策,一天規定你的游戲時間,我相信在以後的改革開發中它還會注意到自己的問題,把自己能夠做成一個讓大眾所理解的游戲。

2、如何評價人民日報稱王者榮耀英雄與歷史,傳說不符

我對歷史很有興趣,我也玩王者榮耀。關於評價,我來說下
1、王者榮耀是一款游戲,我強調僅僅是一款游戲而已,它的目的具有娛樂性、盈利性,與歷史、傳說等肯定不會完全相符,這點毋庸置疑。但人民日報揪住這點大發評論,個人覺得這就是煩者寥寥的老學究了,游戲不是課本也不是專業著作,完全沒有必要用來衡量歷史。
2、王者榮耀雖然是游戲,但是標注了「與歷史不符,想知道更多資料請查看人物介紹」的說明,並且,配備了任務真實的歷史故事,我覺得這點做得很好。游戲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我們中國傳統歷史故事神話,尤其是現在精神文明和傳統的缺失狀態下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比如:蘇烈等人物,由於小說演義的曲解,我們很少了解他的真實情況,這個游戲給我們提供了途徑,讓我們知道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海油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而課本、專業著作以及人民日報的專業術語、乏味空洞的陳述事實在普及歷史知識上具有很大的枯燥性,讓人昏昏欲睡。
3、王者榮耀人物技能的設定也是根據英雄的主要事跡命名的,可以讓我們簡單明了地記住英雄生平;而人民日報的文章我真的不敢苟同,一個普通的百姓了解文化的途徑就是帶有生活氣息的,如果個個都是咬文嚼字、死鑽牛角尖的老學究,我們的生活就會和書本一樣聊無趣味。
4、說些個人見解:一是人民日報能夠發出這種聲音,雖然不排除個別老學究炒作的可能,至少還是說明人民日報對百姓生活是關心的。二是人民日報的讀者群體多為從政人員、學者、專業型人才,這樣的文章能發表上去也就不奇怪了,因為這樣的文章適合他們。而我們適合某某都市報罷了,我們關心的是哪裡發生地震哪裡房子降價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王者榮耀比領導講話更有意思。呵呵。

3、人民日報有批評王者榮耀的kpi嗎

人民日報評了兩次,第一次除了聲聲血字字淚地描述了一下因玩王者榮耀而產生的惡果以外,沒有什麼意義。第二次,提到了「社交遊戲」算是沾了邊。
但是你真的以為,人民日報只是在批評王者榮耀嘛?
首先有兩個要討論一下的問題。
第一,游戲有沒有罪?很多人會說游戲是無罪的,甚至把那句著名的話告訴我,槍無善惡,只看掌握的人是善是惡。那麼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論,賭博百分之一千萬屬於一種游戲,所以賭博也沒有罪,那麼國家禁止賭博是錯的。這樣對嗎?
你要考慮到任何事物其存在的本質,槍不是天然事物,其天生就是被人發明的,其存在的意義,服務的對象天生就是人,然後非要割裂開人,而討論槍不過就是一些鐵原子,這不是詭辯?
同樣游戲也不能割裂開人去討論,否則毫無意義。
第二,你自己沒有自製力怎麼能怪游戲呢?首先王者榮耀日活8000萬,其中3600萬是青少年,幾乎佔了一半,青少年本來就在三觀和習慣形成的過程中,缺乏自製力判斷力並不難理解,否則法律不會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其次,這個論點幾乎等同於,一隻剛出生不久的水牛在遷徙過程中被獅子追上咬死了,然後其他成年水牛說,你跑不過獅子就該死。excuse me?
如果一個人,現在還用進化論的方法論討論現代社會問題。這個人是反智反人性的,我不是說進化論作為對自然現象的解釋不對。而是人的所有社會制度,道德體系,哲學,還有醫學,都是在和進化論做抗爭的,是在和自然選擇做抗爭的!這是人類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和之所以偉大的地方。持進化論來看待社會問題的人,我負責任的說這種人有滅世和恐怖分子的傾向,希望政府密切監視這種人(捂臉)
何況,連大部分野獸都知道保護幼崽。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你認同了,開始討論王者榮耀為什麼這么火,王者榮耀到底有什麼罪?
這倆問題差不多是一樣的。
簡單總結原因,是社會風氣與社交綁架。
看到這個結論,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有人覺得這不是主要原因,有的人覺得自己也想到了。
首先社會風氣和社交綁架能不能足以造成一個2億注冊8千萬日活的游戲?
當然能。連裹小腳這種摧殘人,摧殘人性的東西都可以從南宋風行到清朝將近千年,何況一款「無傷大雅」的游戲,你說社會風氣沒有這種力量?
更何況,進入互聯網時代,人類變得更加趨同。我忘記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這個觀點。本來互聯網的出現,讓人本能地以為,世界會更加多元化,人類的選擇會更加豐富。但也許是由於選擇過於豐富,信息過於爆炸,人類以個體為單位去判斷去選擇耗費的成本太高昂,所以這個社會反而前所未有的容易出現爆款,盲從。
裹小腳,從五代開始出現,到南宋才開始風行。然而有了互聯網的王者榮耀卻不需要那上百年的時間,15年底登陸的王者榮耀,16年就可以大熱,17年就可以風行中國。
沒有了禮教這種半強制性的規矩,社會風氣和社交還能不能綁架人?
當然能。往大了說,社交產生了現代社會,往小了說,社交決定了交配權。
在我們都是原始人的時候,大概就知道了社交的好處。第一,讓生產活動更有效率地進行。第二,使社會組織更和諧穩定。第三,獲得交配的機會和權力。社交對人類來說本來就很重要,在互聯網社會似乎更加重要。
羅胖有一期說到,游戲是年輕人的社交貨幣。然而王者榮耀似乎是年輕人的社交糧食。當你周圍的所有人都在玩王者榮耀的時候,你如果不玩,你就沒辦法在這個小社會生活。
成年人還好,我們自有生活上的壓力,財富上的追求,價值觀里對美和愉悅的定義。況且我們的生活圈子那麼大,從小學同學到大學,研究生,博士同學,從地痞流氓到金融大佬,總有不打王者榮耀的,或者總不會有那麼多人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游戲中。
但是孩子的世界不一樣,孩子的圈子本來就非常固定和狹窄。我上學的時候,除了姑娘我們只聊籃球和war3,我明明能感覺到有些人不喜歡打籃球,身體素質也不好,只是為了融入我們男生這個大圈子,體育課也不得不跟我們一起玩籃球。如果說我們那個時候,將我們拉出籃球和war3的還有姑娘,可惜現在沒有了,因為連姑娘也在玩王者榮耀。
我想問,一個游戲有沒有這么好玩,好玩到足以形成一種風氣,形成一種社交綁架?
沒有,連賭博這種直達人性弱點的游戲都做不到,何況王者榮耀。
之所以能形成風氣,是因為騰訊鋪天蓋地的攻勢。微信上發現——游戲,那一欄揮之不去的小紅點,一直提醒你王者榮耀的存在。qq就更別說了。騰訊還收了《全職高手》這個ip做成了動漫,你說不是因為小說中游戲的名字叫榮耀我是不信的。還有騰訊視頻收了那麼多ip,在你看綜藝節目之前鋪天蓋地的廣告,當你看nba的時候,半場休息會有個評選,投票nba的球星都像王者榮耀里的哪個角色?這些推廣尬嘛。很尬。好用嗎?好用。
王者榮耀好玩么?
或許好玩或許沒那麼好玩,這無關緊要。
因為這一切真正的源頭是騰訊。

4、人民日報痛批《王者榮耀》:小學生還能學好歷史嗎

對於這種看法,如果覺得有道理,就贊同;如果不同意的話,就提出反駁意見。

5、被人民日報懟了以後 王者榮耀會改嗎

其實任何情況下被懟了只有一種辦法,就是懟回去,你不懟回去他以後還會懟你,不管玩游戲還是現實都一樣,正所謂: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6、人民日報點名了王者榮耀,這腦殘游戲會不會下

每個人的興趣都不一樣,我玩了一段時間感覺很不錯,操作起來是沒什麼難度的,游戲裡面英雄角色很多,可選擇性多的,所以玩起來有多種玩法,不同的英雄技能效果不同,不同的技能使用的方式也不同,這就增強了游戲的技術性。

7、人民日報小學生玩王者榮耀還能學好歷史嗎

其實實名注冊是防止,還有就是為了能使未成年接受監督少玩游戲,畢竟是祖國的棟梁。雖然有梗是說一旦自己總是遇到坑人的隊友就說是小學生又放假了,其實小學生也有牛的,成年人也有很low的。所以呢,放寬心態啦,有些事情自己做好了就好了唄,管他狗咬狗呢。王者榮耀畫面好看,因為是騰訊的游戲所以玩家眾多,這年頭誰手裡沒個號或者微信號呢。很多人都愛玩的游戲,一旦走上王者之路那真的是很爽的一件事。操作簡單,值得推薦。

8、人民日報VS中青網 《王者榮耀》歪曲歷史會誤導小學生嗎

昨日,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網突然舊事重提,對《王者榮耀》的歷史觀再次進行評價。而雙方觀點大相徑庭,直接引起了微博上討論熱潮。兩大媒體對於《王者榮耀》人設以及故事構架取材我國歷史和神話等傳統文化後又加以戲說改編的行為,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人民日報認為,這是在篡改傳統文化。尤其在如今《王者榮耀》用戶量大且用戶中低齡者多的市場環境下,許多青少年接收信息很可能最先從游戲開始,從而出現先入為主的概念,形成了對歷史人物的角色定位,會對歷史有誤讀。這樣隨意的架空歷史或神話人物,只會誤導青少年。

而中國青年網(中青網)隨後發表評論文章稱,《王者榮耀》通過游戲的趣味性,反而會讓青少年產生想要細致了解這些人物真實面目的興趣,從而促進相關傳統文化的流行。

兩大媒體的相悖觀點也引得各方玩家爭吵不休,而對於《王者榮耀》時候會扭曲文化誤導孩子這個問題,也是到現在還沒爭論出結果。不過借著這次爭論,網路上倒是提出了不少觀點,有一些甚至「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觀點一:過度加工素材會扭曲文化

《王者榮耀》中劉備用火槍,黃忠是炮兵,劉禪開機甲,荊軻大波妹……再加上各個朝代名人穿越到一起「關公戰秦瓊」,與歷史相悖的地方顯然已經比比皆是了。這樣的過分加工只會產生誤導效果。

觀點二:誰會拿游戲故事當真

縱觀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誰敢說自己看過的典籍中的內容就是真實的?這就比如更多人知道和推崇的是《三國演義》,而對於《三國志》估計很少有人了解。然而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許多橋段是杜撰的,但並不影響我們把它算作「四大名著」。那麼游戲裡面的東西誰又會當真呢?

觀點三:游戲也可以尊重文化

游戲中使用歷史或神話素材,並非不可。合理的使用甚至會起到寓教於樂的效果。舉例育碧的《刺客信條》系列,裡面的各種元素都非常超現實,但對於出現在游戲里的各種歷史事件和建築名勝,卻都有著完全貼合文獻的描述(這樣的歷史功底很像金庸先生的小說)。這種方式正是我們國內那些總喜歡「天馬行空編故事」的游戲廠商所欠缺的。

觀點四:小學生不要玩游戲

其實《王者榮耀》會出現這個情況的根本因素在於國內並沒有游戲分級制度。對於信息完全沒有判別能力的小孩子來說,這樣加工歷史背景的游戲顯然不是他們的年紀應該接觸的。而對於成人來說,他們早已經知道這個游戲的人物設定都是杜撰,也就不會出現誤導的情況了。最好的辦法還是限制特定年齡的人不能玩哪些游戲。

寫在最後

我們都是看著四大名著長大的,但誰也不會相信《真三國無雙》中飛天遁地槍挑千人的那些武將就是我們老祖宗當年真實的樣子。小孩子或許不懂區分,但隨著年齡增長,學習相關知識後,自然也就明白這些英雄在歷史上其實不是這個樣子。一款有趣的游戲,至少能夠激發他們對於相關知識的興趣。

而對於國內游戲廠商,有時候太過天馬行空也不是好事,雖然這樣子做不過是為了「IP混臉熟」和「降低成本」,但尊重文化或許會讓游戲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層次。

當然了,如果拋開編輯角度,從一個玩家的出發,我還是十分贊同第四個觀點的:「小孩子玩什麼游戲!都快去學習,別坑我排位上分! 」

與人民日報王者榮耀原文相關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