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游戲攻略 > 太陽輻射游戲攻略

太陽輻射游戲攻略

發布時間:2020-03-27 22:37:44

1、一般情況下太陽輻射強度是多少

太陽輻射強度和太陽常數:太陽輻射強度就是太陽在垂直照射情況下在單位時間(一分鍾、一天、一個月或者一年)內,一平方厘米的面積上所得到的輻射能量.如果在特定的情況下測量太陽輻射強度,就叫做太陽常數.也就是說,必須是在日地平均距離的條件下,在地球大氣上界,垂直於太陽光線的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在1分鍾內所接受的太陽輻射能量,就稱為太陽常數.它是用來表達太陽輻射能量的一個物理量.
這里需要解釋幾個概念:
日地平均距離:15000萬公里
在大氣上界:就是說不考慮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影響,即在沒有大氣的情況下.太陽常數的數值,由於觀測年代不同,以及觀測方法和推算方法的不同,在不同的書籍和資料中,其數值常不一致,變動幅度在1.90-2.90卡厘米/2.分之間.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年決定採用1.98卡/厘米2.分.近年來,在宇航事業取得新資料的情況下,經過大量觀測和分析,測得新的太陽常數為1.95卡/厘米2.分.據研究,太陽常數也有周期性的變化,這可能與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有關.因此,在長期氣象預報過程中,常把太陽常數和太陽黑子的周期變化聯系起來,分析氣候長期變化的趨勢,為國民經濟計劃服務.
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太陽常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垂直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強度,但太陽常數到達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之間,存在著下面的數學關系式:I=I0.sinh式中,h為太陽高度角,I0為太陽常數,I為投射到大氣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上式表明:大氣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隨太陽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強.當太陽高度角為90°時,太陽輻射強度就等於太陽常數.因此,太陽常數就是到達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的最大值.

2、該圖為太陽輻射量隨緯度分布示意圖。有效總輻射量是考慮了受大氣削弱之後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完成問題。


小題1:A
小題2:C

3、太陽輻射影響什麼?

太陽輻射過高那麼地球就會升溫,因此地球的動植物就無法生存.
當太陽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時,發出的強烈射電會擾亂地球上空的電離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
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太陽活動劇烈對地球不是好消息.如果太陽很安靜的進行自身的活動,那地球就欣欣向榮,萬物生長靠太陽么.

4、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能的幾條主要去路 請選用以上數據計算:(1)地球對太陽能的利用率約為 ..

(1)23.3%
(2)1.26×10 18
(3)  每生成1 mol葡萄糖所需吸收的能量

5、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什麼三種方式

1、吸收作用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平流層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

2、反射作用

大氣中的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主要對可見光具有反射作用,會將一部分太陽輻射反射到宇宙中去,這種反射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

3、散射作用

空氣分子和微塵把太陽輻射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從而削弱了太陽輻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

(5)太陽輻射游戲攻略擴展資料:

經過大氣削弱之後到達地面的太陽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之和稱為太陽總輻射。就全球平均而言,太陽總輻射只佔到達大氣上界太陽輻射的45%。總輻射量隨緯度升高而減小,隨高度升高而增大。一天內中午前後最大,夜間為0;一年內夏大冬小。

太陽輻射能在可見光線(0.4~0.76μm)、紅外線(>0.76μm)和紫外線(<0.4μm)分別佔50%、43%和7%,即集中於短波波段,故將太陽輻射稱為短波輻射。


6、太陽輻射中輻射能力最強的是什麼光

太陽能光譜能量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其中紫外區佔3%、可見光占(42%)和紅外區占(55%)。
其中
1、波長在200-370nm(納米)譜帶為紫外線譜帶,它的穿透性強,可以到達人體皮膚的深處並引起皮膚黑色素沉著、物品老化褪色等。
2、波長在380-780nm為可見光譜帶,它對人體沒有直接傷害。
3、波長在850-4000nm為紅外線譜帶,它的熱量高。

7、太陽輻射和大地輻射

當把太陽(表面溫度約為5900K)輻射和地球(地表溫度為290K)輻射近似看成是黑體輻射時,光譜輻射通量的密度的分布曲線如圖2-5所示。由圖可見,太陽輻射最大值在可見光譜段,其峰值波長為0.47μm,而地球輻射則位於熱紅外區。

太陽輻射在大氣上界處的垂直入射輻射通量密度稱為太陽常數值,平均太陽常數值是1400W/m2,而通過大氣到達地面的有效輻射通量密度為913W/m2,只佔太陽直接輻射於大氣上界的64.5%。圖2-6給出了大氣上界輻照度,海平面上太陽輻照度的分布曲線。該圖給出的是平均日地距離上的太陽輻照度分布曲線。太陽常數值是有年周期變化的,近日點時,太陽常數值達到1438W/m2;遠日點時,太陽常數值達到1345W/m2。由此可見,由日地距離引起的太陽輻射通量密度的年內變化,可達7%。

地面或海面在接受太陽輻照度時,還因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而變化,太陽高度角大時,穿過的大氣層薄;太陽高度角小時,穿過的大氣層厚。事實上,太陽輻射在地面上的輻照度還因緯度與高度不同而變化。這需要進行專門的太陽輻射測量。

圖2-5 太陽和地球表面溫度近似為5900K和290K絕對黑體時光譜輻射通量密度曲線

圖2-6 大氣上界(實線)和海平面(點線)的太陽輻照度分布曲線

太陽輻射能量絕大部分分布在0.2μm到3.0μm的范圍內,因此遙感技術常用的波段為0.32-1.1μm,其輻射通量密度占總輻射通量密度的85%以上。但是隨著對地物光譜的深入研究,發現1.55μm及2.10μm附近,各類岩石有較明顯的區別,因此占總輻射通量密度8%的1.4-2.5μm波段巳成為極其重要的遙感波段。

地球輻射的能量來源主要為太陽的短波輻射和地球內部的熱能,而與地球輻射直接相關聯的則是地表的熱平衡。這種熱平衡一方面因太陽輻射引起地表增溫,熱能從地表向地殼一定深度傳導;另一方面,地球內部的熱能也要通過地殼傳遞到地表上來,兩者在地表下一定深度處達到熱量平衡。在平衡線以上主要受太陽輻射影響,地溫隨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發生日變化與年變化;在平衡線以下的部位主要受地球內部熱能分布的影響。因此,地球的長波輻射主要是由太陽短波輻射轉化而來。

平衡線在地球上各處的深度是不同的。局部地區,地內熱對流使地表溫度急增,形成地熱異常區,與周圍地表的熱輻射有很大差異,主要受地球內部熱能的變化所控制。利用地熱異常區在熱紅外的波譜特徵,可用熱紅外遙感來研究地熱。

海水的溫度變化比大地復雜得多,因為海洋中有大、中、小不同尺度的渦流,還有海流、洋流等對流作用,因此海面的輻射研究更有其特殊的意義。

大地的溫度是有變化的,溫度變化時,其輻射的分布曲線各不相同。由圖2-5可知大地輻射的能量分布在從近紅外到微波段這一很寬的范圍內(其峰值波長為9.7μm),但大部分能量集中在8-14μm之間。

遙感常用波段范圍為8-14μm,這波段的輻射能量佔大地總輻射能量的50%;而3-5μm,僅占總輻射量的1.0%以下;由於波長14-30微米波段的輻射量占總輻射量的30%,所以近幾年來對這個波段在正加緊研究用於遙感的可能性。1mm以上的微波波段,雖然所佔能量很有限,但探測器的接收靈敏度高,因此被動式微波遙感也是廣泛使用的一種遙感方式。

8、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主有:緯度高低;天氣狀況;海拔高低;日照時間長短。

1、緯度高低:緯度越低,太陽輻射越強。

2、天氣狀況:我國東部地區陰天多,太陽輻射少;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降水少,多晴天,太陽輻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

4、日照時間長短: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

(8)太陽輻射游戲攻略擴展資料: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因素。

2、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能源。

太陽輻射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 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

2、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 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3、作為工業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4、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9、太陽輻射與太陽活動對地球有哪幾方面的影響?

1、太陽輻射與太陽活動對地球有三方面的影響:

(1)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2)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

(3)對地球磁場的影響。

10、哪些生活事例可以說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給地球帶來光和熱,是地球大氣運動重要的動力。太陽輻射不均產生了地球的五帶。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地球生物的重要能量來源。

與太陽輻射游戲攻略相關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