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游戲攻略 > 游戲群星攻略

游戲群星攻略

發布時間:2020-03-28 19:43:56

1、群星stellaris唯心主義開局怎麼玩?

進入游戲第一件事是用科研船探索周邊的所有星系,先從出身地開始,可以選中科研船在大地圖某星繫上點右鍵選擇探索整個星系自動執行,支持多星系多步探索,探索結束後可用資源將顯示在地圖上。

第二件事是用工程船開始在探索出的資源上新建各種采礦設施,建議優先礦物(紅鑽)然後電力,最後科研。

紫色的影響力點數和礦物足夠以後,可以在非帝國范圍且已被完全探索的星系新建前哨基地,建好後該星區及周圍一定星區並入帝國版圖,只有帝國版圖內的星系才可用工程船建造資源點。

船塢別閑著,資源足夠的時候護衛艦不要停,想要成為強大帝國,初期20艘護衛艦是必須的

非戰斗艦船默認遇敵時會自動跑回臨近星系並中斷任務,不怕死的可以設置不逃跑。用護衛艦迅速清理周邊黑惡勢力。

2、群星怎麼增加聲望攻略解析 如何增加聲望方法詳解

這款游戲最近剛發布便獲得了玩家們的一致好評,但在游戲過程中玩家們卻遇到了許多的疑問,諸如如何增加聲望的方法便是最近反映最多的問題,所以小編在此就為大家帶來了群星怎麼增加聲望攻略詳解,對此有疑惑的玩家就一同來了解下吧。
增加聲望方法:
1.把行星的首都建築升到最高(要科技)
2.設宿敵
3.完成選舉任務
4.部分社會科技可以每月加一點
這便是增加聲望的詳細方式,是不是很簡單呢,學會的玩家就親自試試看吧。

3、《群星stellaris》打不過電腦怎麼辦

一個經營類游戲你打不過電腦別人也很無奈啊...
多找點攻略吧,經營類游戲多玩玩就會了,要打贏戰爭還是要看你經濟實力的,至於經濟怎麼發展,這個情況太多了,只能靠自己摸索
不過我可以安利下我喜歡的模式
唯物集體崇外,霸權專制帝國,特性續命,聰慧,定居
初期(前幾十年)精鋪,科研點越多越好,科技優先民生,能結盟的就結盟 否則果斷宣宿敵,積攢影響力開政策,艦隊完全不造,遇到野怪就繞過不管,大概花五十年建設三四個星球即可
中期(四五十年到一百年)爆鋪,星球能占就占,多簽點移民條約,新殖民地開政策建遊客中心,這個時候一般已經有邊疆委員會之類的降道德分歧的科技了,外星移民一般很容易洗成自己的主流思想的,科技的話,軍用科技為主流
後期(一百年以後)這時候你必要科技應該基本滿了,星球少則七八個,多則十幾個,電腦的話應該結了不少聯盟了,你直接爆一波艦隊,30K就夠了(十個空間站同時開工造戰列,一年半就出來了),礦一下子不夠的話,就用電找人換礦,30K已經能和一百年時候的電腦的中型聯盟差不多了,宣一個你附近的聯盟(比如B是你鄰居,就對聯盟成員A宣戰,但是要求成員B割地或者附庸),不要分兵,直接大艦隊碾對面小艦隊(如果對面各國艦隊合流的話,不要和他們大艦隊決戰),一個個空間站依次拆(不要拆你提要求那個B,拆無關國家A,C之類的,這樣方便下次打),分數夠了就談判,割來的星球丟給總督管(所以盡量割建好的星球),談判那個停戰協定是跟A簽的,所以一停戰就跟C宣戰,這一次可以對A提要求,然後重復上述過程(總之盯著一個聯盟打,把它打殘了),割來的星球上有造反傾向派系出現的話,就先在星球上放滿突擊隊,然後停掉星球上農場造成飢荒逼他們反,叛軍一刷出來就被突擊隊殺光了,重復幾次就慢慢地好了(怕造反的話也可以全部奴役)
一般來說150年之前應該就能滅掉一兩家聯盟,你自己體量擴張至少一倍,途中解放出一批小國,看情況拉成自己保護國、附庸國,情況允許的話可以建一個兩到三個國家的聯盟(人別多,也別建聯邦),此時你的領土加小弟的領土應有五分之一銀河以上,一百五十年左右的話,整個銀河應該已經被幾個大聯盟大聯邦和墮落爸爸瓜了,之後就是等三大災難然後渾水摸魚了
打贏電腦不難,難的是游戲勝利(即占據百分之四十星球或滅掉所有國家,聯邦勝利的話,非聯機情況不考慮),大後期要游戲勝利真心麻煩,除非你有那個耐心慢慢磨...一般來說也就前兩百年玩得有意思,兩百年之後就很無聊了...

4、《群星》鐵人檔玩法解析攻略 鐵人檔怎麼玩

種族屬性方面
糧食15%,可有可無,因為本游戲目前主流都不是種田流,而人口又很容易滿,不像文明5那樣需要一直找機會長人口。所以不推薦
能量15%,不錯的屬性,更多的能量意味著更多的國力,游戲里無論是礦場還是實驗室抑或軍隊,都是需要能量來維持運轉的,有心的玩家可以開發對應戰術。
礦物15%,略弱於能量加成,游戲前半程有些作用,但是後繼無力。一般到了中後期礦物就永遠用不完了,這里的作用更大的是前期擴展地盤時的收益,與第一波護衛艦爆兵入侵鄰國的時間差收益。
三系科研10%,單系科研15%,不錯的屬性,然而對游戲的輸贏沒有直觀影響,單純的科技無法直接轉變為國力,需要其他屬性配合。目前看來工程學與社會學在游戲進程內的額外開支比較多,包括逆向分析、隨機任務、改造升變。
適居性10%20%-10%,這個屬性會影響最大快樂度,而快樂度會影響殖民星的地塊產出,屬於見仁見智的一個屬性。一般不選擇降低適居性這個弱點屬性。
繁殖時間-10%,繁殖時間縮短,毫無意義,詳見糧食加成的評判。
繁殖時間 15%,雖然加速繁殖意義不大,但是減緩15%又顯得有些過份了,我個人來說是不會選擇這個弱點。
領導者能力 1,作用不大,前期用不到,後期有科研撐。
領導者經驗 25%,作用略高於上面那個,但是說實話,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自帶的技能而非人物等級。
領導者經驗-25%,備選弱點
強壯,軍隊傷害、礦物,雙加成。其實是很好的屬性,但是一般來說大家都會選擇「虛弱」作為弱點,降低軍隊傷害僅僅是降低陸戰隊的傷害而已,對擴張、艦隊並無影響,在沖突之下一般會放棄強壯,選擇虛弱,以便選擇其他更優的屬性點。
游牧,移民時間-50%,重新安置價格-33%。屬性很不錯,後期殖民的時候有些作用,但是開重新安置政策會降低全國幸福度,自己取捨。
定居,與游牧相反的屬性,適合懶人。全部星區電腦託管,誰還管你移民需要多久。。。
幸福度5%/-5%,一般兩者都不選,5%幸福不值,-5%幸福又心疼。後期攤子大了之後幸福度沒那麼好找。但是對國力加成又不大。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魅力非凡、令人厭惡,一般來說不會選擇令人厭惡,降低其他種族幸福度是次要的,重點是會降低基礎外交好感度-15。魅力非凡是可以的,擴張兇狠的時候幫你上一重不那麼保險的保險。同時可以保證前期不被見面宣。

5、群星能調中文嗎 群星中文設置攻略

在《群星》游戲中,存在一些無人行星,玩家可以通過控制台的修改,將這些無人行星變成大陸行星,是不是很神奇呢?下面各位小夥伴就跟著一起來看看詳細的代碼說明吧。

點擊:群星中文版

《群星》控制台將無人行星修改為大陸行星方法:

用planet_resource資源,不過是隨機加在任意方格里的,沒法控制,你只能加減加減這樣反覆刷到滿意為止

星球種類能用控制台改,如果你是指地塊上障礙物的話那應該沒法直接改不過清障礙物不就是礦錢科技的事

真要直接改指定地快的話大概只能改存檔了

如果是指沒格子的,就先planet_class改成能殖民的然後planet_size改格子。

行星地面怎麼改?

改成大陸或者蓋亞應該是那個後綴單詞

;planet_classpc_tropical;是改島嶼行星

GAIA星球是 pc_gaia

完整的列表:

[planet_class] 切換行星地表類型

例子:(選定行星後) planet_class pc_tropical 將當前選定行星改為熱帶行星

planet_class pc_continental 大陸世界

海洋是planet_class pc_ocean,蓋亞是planet_class pc_gaia

荒漠是planet_class pc_desert

加資源

Energy 電力

planet_resource energy 200

Minerals 礦產

planet_resource minerals 200

Food 食物

planet_resource food 200

Physics Research 物理研究

planet_resource physics_research 100

Society Research 社會研究

planet_resource society_research 100

Engineering Research 工程研究

planet_resource engineering_research 100

Influence 影響力

planet_resource influence 200

planet_resource sr_alien_pets 200 外星寵物

planet_resource sr_betharian 200 貝賽里安石

planet_resource sr_dark_matter 200 暗物質

planet_resource sr_engos 200 瑩戈氣體

planet_resource sr_garanthium 200 鉻鑭銫礦石

planet_resource sr_living_metal 200 活金屬

planet_resource sr_lythuric 200 萊素氣體

planet_resource sr_neutronium 200 中子礦石

planet_resource sr_orillium 200 奧里礦石

planet_resource sr_pitharan 200 鈹稀蘭星辰

planet_resource sr_satramene 200 satramene氣體

planet_resource sr_teldar 200 泰達爾水晶

planet_resource sr_terraform_gases 200 地球化氣體

planet_resource sr_terraform_liquids 200 地球話液體

planet_resource sr_zro 200 氧化鋯

注意,必須得有空格子



《群星》墮落帝國全艦隊遭遇突發事件代碼

《群星》控制台代碼大全

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群星控制台修改大陸行星詳細代碼一覽,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歡迎關注游戲堡群星攻略大全。

6、《群星》艦隊配置圖文詳解攻略 艦隊怎麼配置好

配船的基本思路
首先,不要追求全能的船。有些人配船會試圖給主力艦上各種東西都放一點,速子來一門、火炮來一門、魚雷來兩座,這種配法不能說有錯,畢竟它擁有最佳的泛用性,在面對任何類型的敵人都能發揮出60%的戰鬥力——但同樣的,這就意味著它永遠只能發揮60%的戰力。
然後,確定你的核心戰術思想。在這個游戲中戰術思想可以簡單地用武器類別劃分:也就是物理型、能量型、導彈型(ps:雖然理論上還應該有一個航母型,但是這游戲中航母太後期了,而且相關的配件太少,我現在還沒搞明白航母怎麼玩。)
物理型:
沒啥好說的,性能平衡,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劣(或者我沒玩明白?)值得一提的是實彈系中擁有游戲中最強的點防禦裝備,因此如果你有一個玩導彈的死敵,實彈系速度點起來。除此之外實彈系還有個叫機炮的東西,估計是用來反艦載機的?總之實彈作為進攻似乎乏善可陳,但是作為防守十分重要。
能量型:
大部分能量武器自帶穿甲,而且能量型還有秒小船神器閃電鏈(誤)所以對能量型來說擊破對手護盾就顯得極為重要。你以為能量武器的核心是速子或者電弧?錯了,能量武器的核心是雙倍盾傷的分解器和戰列艦上的護盾擋板模塊。
導彈系:
導彈系的特點是威力巨大,又穿甲又穿盾,射程還遠,看上去非常好用。不過實際應用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導彈系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被點防禦克的死死的。然而這不意味著導彈系面對點防禦毫無還手之力,因為有個東西專克點防的東西叫做蜂群導彈。

7、群星唯心附庸流玩法攻略 群星唯心附庸流怎麼玩

群星唯心附庸流玩法攻略

在最開始就要提一下我對於精鋪和切術的看法,我認為群星在現在這個版本精鋪是玩爆切術的。

1.由於超過10人口之後,每一人口就對新科技加2%的科研成本,如果人口很多的話,基本一個科技要花費數倍的時間(下面可以看到200多人口加了4倍多的科研成本),所以如何用更少的人口產生更多的科研點就成了一個問題。

2.於是切術**就大行其道,其理論依據就是通過爆鋪來圈星域,然後利用星域中的研究站來產生科研點數,又用機器人或者禁止奴隸生育的辦法來把星球人口控制為1,這樣就解決了人口對科研的巨大debuff,另外還可以在每個星球都修一個空間站,這樣就又解決了低人口的艦隊規模問題,不失為一種好流派。

但是跟civ5裡面一樣,切術流只有在跟宗教系統結合的時候才發揚光大,但是跟正統的精鋪飛天戰報一比,一看就知道是邪道。群星裡面不止沒有宗教系統這種城越多越nb的機制,並且對精鋪有各種大的buff加成。

比如這張圖可以看到一個精鋪的科研星各種buff疊加之後可以輕松加到100%的程度(協助科研的科學家只有4級,如果5級就是100%了)

這還是走的唯心流派沒有走唯物加buff的情況下,同理也可以放到電能和礦產上面,如果是星際帝國+奴隸制+buff總督的情況還要更加可怕。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1個4級研究所(需要帝國首都,殖民星只能到3級)提供了16點科研點,耗費3電量,相當於1電量提供了5.3科研,3級研究所也有4.8科研。而在星區裡面的野生科研點很少看到3點的,都是1點2點居多,唯一比較多的就是中子星黑洞(5點物理或者4點工程)和原始文明觀測站(選主動觀測有6點社會點),

並且一整張圖基本也超過20個。

所以在電量一定的情況下(有切術**會反駁星區裡面電力也很多,但我表示這都是rp,你要是完全寄託於人品就當我沒說),精鋪的科研產出基本要高於切術**,同樣電力和礦場也是一樣。

這個精鋪吃buff的理念游戲實際上已經很清楚的反映給我們了,因為星球buff實在是太多了,除了協助科研之外,電能和礦產都有buff。

並且在領導人數量有限制的情況下,精鋪可以給五個星球都放一個總督,這樣buff就越發集中了。

最重要的提示就是中期研發社會科技之後居然可以進行基因修改,而這個基因修改不是所有pop一起修改,而是一個星球一個星球進行的。

這樣我們就可以針對每個星球對pop進行針對性的基因修改,比如物理科研星就修改成天生物理學家,礦星就修改成勤勉,電星就修改成節儉。

此外還有各種行星buff,我就不一一提及了,一個星際帝國奴隸制的礦產豐富的有小行星環帶的機器人礦星,大家自己可以算算90幸福加上開了政策之後buff有多少

下面就隨便貼個星球buff吧

這里提及切術不是為了貶低切術,因為精鋪發揮到極致一般需要20以上的蓋亞星或者23左右的適居星,鐵人檔基本需要很多rp,並且觀察下ai就會發現高級ai也是很多星球就一個機器人,可以看出切術就是高級ai的標准打法。

這里有很多人就要問了,怎麼找蓋亞,並且怎麼比ai更快?

我用的方法是先開個檔完全用來探路,然後把預定的星球位置都記下來,然後讀檔。記得如果預定星在ai周圍千萬不要出去探路,因為探路ai就會主動認識你,然後就把星球圈了。出了殖民船之後直接跟科研船一起過去,科研船考察完馬上就殖民,這樣就肯定比ai更快了。

比如這個25地蓋亞的極品,是如何從ai那裡虎口奪食的。

另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刷圖,因為精鋪不需要星區范圍,所以刷到領土內就是蓋亞或25地就直接開吧。

之後我們再來談談開局的屬性、倫理和政體

屬性我這局試了之後發現,由於每個星球分工是效率最高的,所以很多屬性比如天生物理學家什麼的完全可以後來添加,並且由於對星球有用的buff太多,說起來也不缺這15%。真正有用的就是幾個不是buff類型的特徵,完全可以看情況搭配。

(有人問選定居好不好,我一開始決定是刷蓋亞星的才沒必要不然最好裝一個,但是後來一想,因為幸福的buff也就80加10%,90加20%,不開極端唯心開局基本吃不到這個buff,再加上後期建築和科技都可以加適居,感覺實際上這兩點有點浪費。)

其中我覺得性價比最高的就是續命,不僅節約了影響力和一系列減少換領導影響力的科技,更重要的是很多領導刷到五星之後沒多久就死了,然後又要從一星從新開始,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浪費。並且帶極品屬性的領導或者元首會給你的發展帶來一個持續的buff,並且這個buff很多情況是決定性的。所以大家捨不得點尊者的話,最起碼還是點一點耐久吧。

倫理和政體的話我由於聽信了某個丁丁頂蘿莉一邊復習司法一般掛機打的人的蠱惑,選擇了極度唯心+軍國主義,政府選的軍事**團。

但是後來實踐中發現由於開局根本沒有海軍容量,出護衛海的礦攢一攢還是很容易出的,由於ai智商捉急,開局只要出滿海軍容量就夠了。這個政體-10%飛船花費顯得比較雞肋。開局刷一個護衛價格-20%+好戰的元首加上護衛艦製造廠也可以做到只要一半價格。

不過-10%飛船花費不只作用在護衛上面,殖民船包括采礦站科研站什麼的都算飛船,這樣一算相當於加了10%的礦物產量感覺也不是很強力。

選唯心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後期轉這個政體,點了加強政體科技之後,+4直轄上限-20%的道德分歧,非常強力,正好用來吃墮落爸爸的戴森環。

並且極端唯心有這樣一個政策,影響力多的中期可以每個殖民星都開下,可以加快爆人口的周期。

很多人不知道道德分歧有什麼作用,其實道德分歧就是正道德分歧的時候你的pop屬性不改變,但是倫理會消失,道德分歧大的時候還會變成另外的倫理,比如這個pop就變成了極端個人主義。由於遠離首都的debuff太大了,一般隔了半個銀河的話,道德分歧基本是救不回來的。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選倫理的時候主要看倫理限定的政體和政策,buff什麼只有首都和周邊星球可以用一用。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要瘋狂的刷首都圈周圍的25地蓋亞)

對於唯心和唯物之爭我先不涉及,但是我覺得排外或者集體要選一個,不然是選擇不了**政策的。

集體對奴隸有各種迷之抖m的buff,奴隸制在生產上也非常的強力。

排外的話有一個紀念碑不要維護費+10幸福堪稱最強建築,配合外星動物園、總督和元首可以讓沒有任何buff的pop滿幸福,非常bug。

至於為什麼非要選**政策呢?看這個圖就知道了

佔了墮落爸爸的環之後就會發現一星球的黑科技建築,但是洗不了人簡直坑爹。

總結起來說就是一定選排外或者集體,神權選唯心,科研選唯物。

(實際上我覺的唯物最坑爹的一點就是,等你後期科研星建好了,基本科技也沒有剩幾個了,完全就是版面數據非常好看,實際上發育是不如唯心的,這一點看ai的發育就知道)

軍事路線的話,這個附庸流無疑是最為強力的,並且由於機制的原因,跟你比宛如天神的附庸也照樣不會反叛,反而是一些不值一提的ai會造反,我感覺完全跟政體有關(像軍事主義者是最佳打手,民主鬥士就最喜歡造反,但是後者一般是一些原始文明變來的弱雞),跟好感基本無關(我在外交界面分辨附庸直接看好感度,好感度負幾千的就肯定是的)。

附庸流的具體流程已經有人介紹過了,就是開局研究護衛艦工廠和2級導彈,刷個好戰+減護衛艦花費的元首,然後探路找到最弱的一家ai就開打。

我體感ai的行軍機制就是它的軍力比你強大就各種分兵襲擾甚至直接沖家,跟你差不多就在邊境據守,比你弱小就抱團蹲在哪個星球。

所以打第一家ai的時候可能比較麻煩,我用的辦法是利用造護衛便宜在它家跟它換了一波,然後它第二波還沒造一半我就造完了,根據機制它開始蹲家,然後我就帶陸軍馬鹿占球就贏了。

之後就是個滾雪球的過程了,由於附庸的軍力也算在打仗對比的時候也算在你的軍力裡面,你打第二弱的ai開始軍力實際上已經算比它強了,它就完全會拋棄給你帶來無窮煩惱的騷擾打法,腦殘的抱團蹲家,然後你跟附庸的軍隊一起像開罐器一樣不停的占球就贏了。由於沒有打仗,附庸後的ai軍力保持完整,可以直接宣戰打下一家,直到附庸整個銀河。

(速度快的人70年就統一了,所以這游戲宇長戰報根本毫無價值,longkhansaburg你可以洗洗睡了)

對於陸軍馬鹿順帶提一句,開始造12個突擊隊可以用到直到中期,之後可以研發出來什麼就用什麼,靈能軍和機械人軍都很好用,最後換成基因戰士。陸軍馬鹿的戰力大部分還是看兵種和將軍,什麼虛弱什麼軍國主義影響不大。

順帶提一句,陸軍馬鹿的血量在佔領的星球上回緩慢回復,所以打仗的流程就是先開戰等小弟的艦隊(主力部隊)集合,然後沖到對面蹲家艦隊不在的星球,輕松清掉太空站什麼開始軌道轟炸,炸完了蹲在行星旁邊的陸軍馬鹿開始佔領,陸軍馬鹿回血的時候,艦隊去**星球轟炸,回好血的陸軍馬鹿跟過來繼續蹲在行星旁邊,然後占球占著占著就贏了。

(重要提醒!艦隊不要分隊,ai智商捉急,集合的時候有可能全部集中到一隻艦隊旁邊,然後你另外一個艦隊就非常危險了,因為敵方ai的腦殘蹲家只是面對你的聯合艦隊的時候,有時候遇到推進過程中掉隊的弱小的附庸的艦隊,敵方ai是會像瘋狗一樣撲上去的,你的分艦隊也一樣)

由於人口越多的行星守軍也越多,打的時候可以先打人口少的,反正附庸只要60,通常你佔5個球ai就投降了。

注意你的附庸佔了銀河一大半之後就可以開始打敵人的艦隊撿科技了,不過流程一樣,只不過多跟了一個科研船。

總計的說,附庸流基本就是統一銀河最快的打法,沒有之一,不用爆軍隊,不用管佔領星球的各種暴動,並且當附庸把你的五個球包起來之後你也是非常的安全,除了一隻50海軍容量的艦隊和12隊陸軍馬鹿外不需要任何軍隊和軍事設施。不需要外交,不需要討好,什麼都不需要。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體會跟ai拼艦隊操作的快感,不過單核這么卡的情況下還想秀艦隊操作,我覺得這么做的人肯定是抖m。

這里實際上重點要提一下護衛海流,大家都知道這個版本護衛海+buff戰列是最牛逼的,但是很多新人還是不知道完全體護衛海怎麼配,甚至用著白板護衛海打輸了就放棄了對護衛海的信仰。

護衛海流最重要的屬性就是閃避,閃避低於60的根本不叫護衛海。怎麼堆閃避呢?

看護衛的版面數據可以知道

1.每級推進器+10閃避,4級一共40

2.頂級戰斗ai+20閃避

3.空間站buff 5+5=10閃避

4.阿米巴事件選擇+5%(注意不是+5)

5.司令的屬性(謹慎+15%,詭術師+10%,疾風+5%,其餘的我就沒見過了)

最後的加成可以到 (40+20+10)*(1+5%+15%+10%+5%)=94.5,這就是真正完全體護衛艦的閃避

可以看到一般基礎完整帶司令的護衛艦也可以到80閃避

護衛的武器我一般選擇2魚雷+點防禦,這個是出於萬金油的考慮,兼顧了輸出和防禦

有人會說要針對不同的敵人換裝不同的武器,我覺得這完全就是折騰,100護衛在一個空間站換裝一次要1000多天,有這個時間都可以打下2家附庸了,從頭到尾我就換裝過一次,就是從2級導彈的基本白板換成了帶護盾魚雷的高級白板,空間站buff齊了之後之前的艦隊不是消耗了就是解散了。

魚雷由於無視護盾完全就是前期護盾敵人的剋星,s位置40的距離也可以佔一波先手優勢,我觀察了一下所有附庸的艦隊,點防禦還沒有到普及的程度。

點防禦+護盾也可以為護衛增加一些生存率,特別是欺負空間站的時候基本無傷。

配裝的問題我覺得還是看個人喜好,沒有必要爭執,因為護衛把閃避堆好了怎麼配都不是問題。

(這里講一個別人發現的小技巧:換裝的時候多攢一些要換的部位,換裝的時候設計一個消耗最少的版本,比如就換個探測器,然後開始換裝後把設計圖保存成原名的完全體,換裝時間雖然是一樣的,但是消耗就少多了。另外有人會問我為什麼不分開換裝,因為我手殘+懶癌,任何減少操作的事情都是我最喜歡的)

另外還要提到buff戰列,由於閃避和艦隊容量的原因,一個戰列佔8個人口,但是完全打不過8艘完全體護衛,所以大船基本都淪為了雞肋,但是由於戰列艦有buff模塊,所以buff戰列艦+護衛海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配置。我是5種buff的戰列艦都造了一艘,感覺-15%敵人射速的還是比較好用的,減傷非常明顯。戰列的配裝是光矛遠程黑槍,這個是共識了。

這里講講空間站buff,一個是由這個配件提供的,所有的戰略資源都可以不搶,這個是非要搶的。

這個科技到了就可以出,加強還是很多的。

貼下司令,開頭招了一個死了之後,這幾個都是不停打勝仗獎勵的。

最後貼個ko墮落爸爸的圖,由於這個墮落爸爸只有2個星球,100k軍隊基本都在首都蹲著,我只有集合附庸艦隊跟它硬鋼。打的過程由於附庸軍隊會不斷撤退再回來,實際上一直在頂住墮落爸爸的艦隊只有我的buff護衛海,其他都是打一半就撤退然後繼續跑過來遠程黑槍。

結果可以看出護衛海還是非常給力的,我並沒有出專門針對墮落爸爸戰列艦的配裝,輸出很低,但是當肉盾當得特別好,接了墮落爸爸的接近100艘戰列大部分輸出,自己打到最後只死了一半。

關於換裝的小技巧 其實是要等開始換裝馬上結束的時候再保存新的完全體,這樣的話進度的百分比是不變的,所以比如在99%的時候保存新的就只多出1%的新裝備應有換裝時間這樣,但如果開始了馬上保存新的的話,效果應該是沒有的。。。

最後提一下5個星球的發展方向,我是首都和一個25蓋亞星專門發電,一個25大陸星采礦,剩餘兩個星一個全建物理研究所,一個全建社會研究所,首都放物理科研星上面,這樣造滿海軍上限的時候能源基本平衡。

側重順序是科研>能源>礦產,前期礦產會給一些政策或者總督偏向,但是基礎建設和艦隊建設完成之後,礦產就沒什麼用了,所以礦產的星條件給最差的,科研是後期最重要的資源,所以科研星都是條件最好的,總督也放最好的。(基建的時候注意開政策,時間花費-25%,非常好用)

至於為什麼不建工業研究所,一是附庸流實際上根本不用很好的艦隊,只要保證不打光防止附庸叛亂就行了,完全可以開局的艦隊用到勝利,我這里出完全體護衛完全是為了硬鋼墮落和惡魔(刷出來了);二是有一個機制叫逆向工程,可以用科研船研究敵人飛船的殘骸來獲取敵人的科技,我護衛艦的4級推進器、5級電池和5級護盾都是撿的,直接跳過了中間科技的研究過程。

至於為什麼要把物理放第一位,而不是大家公認最重要的社會,因為我感覺社會研究本來就可以跳過各種移民科技省了很多點數,並且要是出門尊者就根本不用研究續命,而來物理後期無限刷的科技是能源+5%和護盾+5%船體+5%,這三個都是很有用的。

這里還提下大家都很為難的科學家練級,實際上科學家練級最快的方法是掛星球協助科研,不要管到底是不是科研星球。我一般8個科學家,3個研究科技,2個5星的掛科研星,剩下3個低星的就掛其他星球,到探索或者撿垃圾的時候再拍低星的出去,回來繼續掛,這樣基本絕大部分科學家都是4星以上,並且8個科學家包含了絕大部分科研方向,研究加成一般是40%以上(開政策之後)。

這樣我114人口有接近700科研點,加上科研加成,點什麼科技都是5年以內,打墮落爸爸的時候科技已經追平了優勢ai。

PS:最後提一個關於影響力的小技巧,對ai開戰之前先設定宿敵,會加影響力,附庸ai之後這個加成迷之不會消失,然後你又可以設置新宿敵了,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多收保護國,收一個加一點影響力,比什麼刷選舉承諾好用多了。

此外還談下我對科研與人口關系的理解:

buff情況下,1人口產10電,1個三級實驗室產出12點科研消耗2.5電,每人口增加2%科技費用,相當於每增加9.8點科研就加2%科研費用。

(這個模型是建立在人口遠大於10的情況的下,產糧人口跟星球自帶科研點數設定抵消)

假定要研究的科技消耗為K,科研時間為T,科研和輔助科研人口為M

建立方程為 T= K*(1+0.02M)/9.8M 明顯是一個線性方程

說明後期不增加礦產星,光增加科研星和發電星,科研速度是不斷加快的。

對於5星2科研2發電1采礦的格局來說,總人口116,科研人口63

根據公式 T=K*(1+0.02*106)/63*9.8=K/617+0.003,實際上人口根本沒有影響,後期科技一般基礎研究點數不到5000,三個就是15000,一般24個月就可以完成一輪。

假如佔了5個環之後,總人口241,科研人口188

算出T≈K/1842,基本幾個月一輪

總的來說當建築基本到頂之後,爆人口是可以大大加快科研速度的

8、群星 後期怎麼玩 切術堡壘護衛海後期實用技巧介紹

後期比較實用的技巧推薦: 切術 堡壘 護衛海

分為以下三點介紹:
第一、切術:由於這游戲人口超過10個每增加1人3個科技費用都加2%,比如60人口的時候所有科技花費+100%,一個480費的二級科技就要960,科技就越來越慢。所以就有人發明了切術。切術就是殖民星球之後把上面那個人變成奴隸,然後禁止奴隸生育,這樣拿這個1人星球圈地又不用遭受太大的人口懲罰,把早期有限的礦和科研集中到主要星球上。因為這游戲不像文明需要人口產錘,這游戲只要有星球管他上面有幾個人一樣可以暴兵。所以是無賴開局之選。建議選極端集體(奴役不減幸福)或集體+神權政體(兩個50%奴隸耐受)。後期如果用機器人殖民1人星球圈地可以加個唯物。另外,前哨站扔進星域並不減影響,所以配合切術前期無損擴張。
第二、堡壘大法,稀有資源可以先賣給電腦換一次性多少多少錢,然後你把這個稀有資源的采礦點拆了,然後再造,造完再找電腦換錢。
第三、護衛海,只要研究CPU和推進器加閃避就行,武器3個點防禦,輔助槽用+血的紅裝甲,要研究的東西少,點防禦說是40%命中,據我觀察這玩意打人100%命中,傷害高的一逼,跟最強的自動炮差不多。而且護衛不用換船,升級就行,升級也有BUG,先換一個東西然後讓艦隊升級,這時候升級很快,升到99%暫停在船隻設計里把該換的都換上,運行,然後船隻升級完成就變全新的了

9、群星2.1唯物鐵人玩法圖文戰報 鐵人模式怎麼玩

攻略
進入游戲場景1,向右轉,進入場景2,點花盆,收一個藍石頭。
返回場景1,點前方箭頭進入場景3,收取藍石頭2
返回場景1,藍石頭放右邊門上開門,進入場景4.
進入場景4,右邊收一個把手。
返回場景3,用把手開箱子,收一把鑰匙。
返回場景1,用鑰匙開左邊門,進入場景5.
進入場景5,記錄中間星星的顏色提示。
將下面的碗點開,記錄小鳥的顏色提示備用。
游戲 狼人救援 通關攻略
進入場景4,按提示調整門右邊星星的顏色,收一隻藍鳥。
返回場景2,將藍鳥放到右邊的陰影上,收提示紙。點開提示紙,記錄顏色提示。
返回場景4,按提示調整門上小花的位置,相連的兩朵花才可以互換位置。門開進入新場景。
進入場景6,按先前記錄的小鳥的顏色調整門右邊的小鳥。收取提示紙,和藍白鳥。點開提示紙,記錄提示圖。
返回場景4,點右邊箱子,按提示圖點鑽石形狀原顏色,收取藍白鳥2和紫球1.
返回場景2,路兩邊放上藍白鳥,按箭頭指示進入新場景。
進入場景7,記錄右邊貓頭鷹的顏色提示。
返回場景3,按提示調整貓頭鷹的位置,收取油桶1和小刀。
返回場景5,用小刀切開右邊的土色盆,收取一把鑰匙。
返回場景6,用鑰匙開右邊箱子,收一個斧頭。
返回場景7,用斧頭砍木樁。收提示紙,點開提示紙記錄提示顏色備用。
返回場景1,按提示調整木牌上的顏色,記錄出現的數字提示。收取紫球2.

10、群星stellaris唯心主義開局怎麼玩 唯心主義開局玩法一覽

一:建設(科技和資源)
很多戰友將唯物當成速出科技的唯一條件,這是片面的~~~
科技研發成功不僅看產出,還要看科學家研究速度。
先說產出,即使狂熱唯物+智慧,但是前期沒卵用,想想前期就看地皮和基礎研究所總共才幾點,基數小收益低到爆~~~ 另外說了科技還要看科學家研究速度,沒錯就是三個科學帶頭人的研究速度,這個看臉,初始屬性和等級很重要(刷等級我覺得先把想培養的拿出去不停探索星系,經驗升的比在家蹲坑快。 這里說一點,很多童鞋誤把唯物和智慧的buff理解為加到整體研究速度上了,這是不對滴,那個buff只是加到科技產出上,你把滑鼠拖到科技點數上會發現有餘值,就像資源一樣(一般為零,有時挖寶或機遇得到幾百,你就會發現那發面正在研發的科技坐火箭小噴了一下然後就熄火了,用完了),一項科技研發,你得有干貨(科技產出余值),和科學家研發速度(消費科技產出值速度和另外的什麼加成)才能成功~~~ 也就是說你就算小白臉勾搭到屬性好的基友,然後狂練他刷卡能力(消耗科技產出資源速度等),你沒產出有毛用。
正題來了,科技產出狂熱唯物+智慧+看臉總督+看臉領導者+科學制度,最滿意大概+40%左右吧,但是最重要的的其實是資源基數值,你要是不毛之地或者科技產出低咋辦,看臉。。。 而且前期你也不可能投入那麼多科技設施,投入太多,沒電沒礦沒人口沒軍隊,其實這樣是沒有未來的~~~
下面我說說幸福感,幸福感高所有資源產出(影響力除外)直接正面+buff同時減道德分歧,反之,幸福感低送資源debuff。有一點,適居性影響最終幸福感最大值,也就說你圈了塊適居性低的資源多的大星球,即使狂加幸福buff,也是沒用的,所以前面選了個變通+10適居。
幸福 食物 能量 礦石 科技產出 道德分歧
90以上 +20% +20% +20% +20% -20%
80-89 +10% +10% +10% +10% -10%
50-79 0 0 0 0 0
35-49 0 0 -10% -10% +10%
20-34 0 -25% -50% -50% +20%
20以下 0 -50% -100% -100% +30%
說到底前期還是要看愚民的臉色行事,直接神棍洗腦吧。
幸福buff高了,適居性高,後面劃星域可以直接做甩手掌櫃,絕對高產且不會出現叛亂~~~
唯心+變通 比 唯物+智慧好,是因為科技buff差不多,然而幸福高,資源高產遠遠優於唯物科技宅~~~
二:擴張
什麼樣的擴張最可怕,既不是自由民主式的混居大雜燴,也不是帝國式的吞並人道毀滅,而是蝗蟲過境一樣的小強流~~~~~
由於幸福這個最大的隱藏加成屬性,你完全可以高產食物,好像是1盈餘食物+0.1人口增長。前期單顆星球人口增長雖然不是非常明顯,但是其實是快於AI的,多顆星球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有人口就有資源優勢,即使沒有高級建築也完全可以在前幾靠人口基數以及幸福資源加成快速積累資本,這是個從一開始就增長越往後越可怕的全面buff。
奴隸什麼的完全沒必要,一是高幸福完全沒必要奴隸,二是那個耐受性buff完全可以用來選擇其他屬性,軍國,個人主義都挺好,還能在政體上有更多選擇權,各種cosplay~~~變通之外可以選合群也可以選續命,或者智慧,看你的要求極不極端了。紅色就來個定居或虛弱無所謂了,這里隨便選了,除了那個減幸福和減繁衍速度的~~~
前期,兩三艘科研速度探路吧,圈地,封范圍,優先考慮戰略要位,而非星球地塊大小,殖民和前哨同時用。圈地用的星球你看的上就操操心,看不上直接丟總督劃星域,因為幸福和適居buff輕松上80,也就是說都是+10%,即使總督自己瞎玩也是高產,你的核心星球位主要拿來建設圈地范圍內的優質星球,話說前期沒啥高級建築基本靠地塊,這時圈地資源和星球人口就很重要。
食物重要還有一點就是開移民擴張,在那個你想建設的星球上開政策,人口一下就起來了,那些跑人的星球食物多(中期高級食物設施加上幸福buff直接上10,地塊好上15有木有~~~,如果星球盈餘20食物就是加200%人口增長,基礎1點+2點直接3倍生長繁衍速度多可怕)人口回復也超快,所以沒必要把食物設施換掉,移民擴張很需要。
至於外星人,附庸吧,吞並累且後期多事。不要給他們開移民,開了各種掉幸福,除非你前期積累蠻多的或者想多體驗些游戲內容。
有了你前期圈的一大片區域,完全養得起幾十k軍隊,且科技產出很高。
以自己的核心星球+自治星區為基礎,後面不斷附庸。然後在附庸一圈地後可以可慮開邊遠星區殖民地。
附庸和殖民自己看著來了~~~~
反正人口保證多,資源就多,完全滾雪球。
三:軍事
有神棍洗腦,民眾會一直樂呵呵~~~沒道德分歧,沒派系,沒要求,高幸福,高產出不就是一直被無限剝削剩餘價值么。這簡直比奴隸還奴隸~~~
有了內部穩定(除非你想在國內整點事體驗先下樂趣,後期可以這么玩,就是在變成戈爾巴喬夫之前放射洗腦神光,樂趣多多),高資源產出(後勤),高科技產出(各種酷炫武器),帶著小弟們(附庸)去征服星辰大海吧~~~
附庸也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附庸的好處是免去吞並的漫長,而且附庸國的軍隊和艦隊是會跟著你的艦隊,指哪打哪,而且他們會不斷補充他們損失的部隊(免費勞動力,真皇帝),只要注意不要變成周天子就行(自己部隊損失殆盡,很可能有小弟背後捅刀子,和外交關系無關,只和宗主國軍力有關)。
什麼三大王師直接淹沒他~~~~用口水噴死他!
由於總體軍力的巨大優勢,就可以艦船改造上隨便玩了,怎麼酷炫怎麼來吧~~~~~艦隊大戰的慢速播放,我一直覺得像電影一樣。
四、洗腦真意
有了前期圈地和種族幸福的高速發展,資源、科技和軍事的巨大優勢,正題終於來了~~~~~~
是時候讓銀河聆聽真神的教誨了~~~~~
去洗腦外星人吧,解放的福音讓他們醍醐灌頂,皈依真神的座前,將幸福的真意告知他們。
這時候+幸福+適居的科技都出來些了,或者開幾個政策,debuff已經不明顯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前期避免低幸福的減產buff,其他的,這時候都無所謂了。

與游戲群星攻略相關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