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輪回什麼意思是什麼
輪回又稱流轉、輪轉、生死輪回,意思是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循環不已。佛教其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不尋求「解脫」,即永遠在「六道」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地循環。
輪回理論源於生命的世代輪轉傳承啟發,而三世因果中業力也是主導輪回的因,故業力不單是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正法念處經》卷七之偈曰:「非異人作惡,異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
道教徒和佛教徒死後,不同歸宿和去向輪回在那個五胡亂華的殘酷的大時代里。一切都在變,變動之中,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明天,可不可以活下去,與如何擺脫無盡的煩惱、痛苦和
壓迫,而輪回與因果業力無疑是一付安慰劑。
道教吸收佛教輪回等理論。道教教旨,人死後為鬼,生前的修行道行仍然累計延續,故死後成為鬼後,仍然可以繼續修真,成為鬼仙,也可以選擇投胎。
佛教講究輪回之說,認為人死後,會進入來生,即輪回。依平生所作善惡,會有六個可能的去處。造惡墮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行善去三善道:天、人、阿修羅。
輪回並非釋迦牟尼佛所創,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輪回思想加以發展而形成佛教的輪回思想。婆羅門教中的輪回是說自我輪回於天、祖、獸三道中,如人從一間房子走進另一間房子。
以佛教而論,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對世間無常的真相無所了知、或因為對生命的實相不明了的無明,而產生種種導致不斷生死的煩惱未能斷盡,便輾轉生死於三界五趣之中,或稱在六道中如車輪一樣地旋轉,即「六道輪回」,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佛,否則無有脫出之期。
由於佛教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中,共通的法即是解脫道的智慧與修證道理來看,一世又一世不斷出生以及老死的有情眾生,一旦死去的有情身心,便已壞滅而不復存在於世間,一定有一個能夠串連三世輪回的生生滅滅的不滅的真實的法。所以在佛教的輪回觀中,並不涉及靈魂之說,因為佛教認為一般人所謂的靈魂仍然是有情的五蘊身,仍是會有壽命期限的、終究會壞滅死去的,是無常的。
2、造夢西遊如何提升業力屬性攻略技巧
玩家們可以提高整套的業力屬性,但是需要靈魂開始灌注,這樣提供的屬性和業力的綜合品質是有關系的。業力綜合品質是由裝備的六件業力中最低品質決定。如果灌注到5級,那麼獲得灌注的屬性不會高於靈魂灌注等級,所以單個的業力屬性等級不能大於總等級。
3、因果,輪回,業力三者是什麼關系?
這三者說的是一樁事,實質上就是一個。業力就是因,正作的時候叫事,做完後存儲的無形的信息就叫業,這個存儲狀態的業,相對於以形成的有形的果報來說就叫因。因是業閉鎖的狀態,果是業釋放的狀態。果既是由因而來,因與果當然就有必然的聯系。善因善果,惡因惡報。輪回就是不同的因表現出的六種不同的果,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前三為三善道,後三為三惡道。
4、游戲里的輪回是什麼意思
佛教相信,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如大乘的聖位菩薩)的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能不受輪回的限制。
所謂輪回,實際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回環。輪回的范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回生死。
不過佛教特別相信,眾生的生死范圍雖有六道,眾生的善惡業因的造作,則以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並兼受報的雙重道,其餘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佛教主張業力的造作薰習,在於心識的感受,如若無暇分辨或無能分辨,縱然造業,也不能成為業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別重視人生善惡的行為責任。
正因為造作業力的主因是在人間,所以上升下墮之後的眾生,都還有下墮上升的機會,不是一次上升永遠上升,一次下墮永遠下墮。
人間眾生的造作業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種的業,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後的差別了。
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結束之後,朝向輪回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隨重:一生之中,善業比惡業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比人業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惡業比善業重,便先生於惡道,惡道的地獄業比傍生業重,便先生於地獄道,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第二是隨習: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之後,便隨著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隨念:這是在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鎮惱等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該代他布施修福,並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並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嚮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凈土;若無重大的惡業,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了諸佛菩薩的願力,往生佛國的凈土──這是佛教主張臨終助念佛號的主要原因。
民間的信仰,以為人死之後即是鬼,這在佛教的輪回觀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鬼道只是六道輪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後,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於鬼道。
5、關於佛教輪回轉世的哲學疑問,為什麼輪回後的生命和輪回前的生命是同一的,為什麼要繼承前世的業力
人為有我是一切業障的根本!舉個例子,假如你以前年輕的時候,年少無知,天不怕地不怕什麼都敢做,跟著黑社會混,打罵父母,殺人放火,吃喝嫖賭;後來幡然醒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變成了一個遵紀守法,老老實實,孝敬父母,踏實工作,助人為樂的人。那麼現在的你和從前的你已經完全不是一個人,你現在的思想和年輕的沒有半點相似的地方,相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別人看來已經就是換了一個人一樣,那你能說現在中老年的你和年輕時候的你沒有關系,我年輕時犯了法現在也不用受罰嗎?
6、因果業力,天道輪回
因和果沒有先後,是同時產生的,天數是宇宙的規律,不可改變的,也無需要改變,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也請多多指教。
我對神佛、宇宙、人生的理解
前言
我並不否認佛的存在,只是認為人的資質成佛幾乎是很難的,我把自己的觀點發表,只是個初級的想法,就是讓你們提出意見,完善我的觀點。從我的觀點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人類,另一類是神佛類,並不意指神或是佛,並不做細化的表述,希望能夠理解。我的立場在物質文明中叫中立,在精神文明中叫無知(我自封的),因為我證明不了一切的存在於否。如果說不存在就沒什麼說的了,現在是從存在的立場去談論。如果哪此觀點和語句與各位的思想有沖突實屬無意,先行道歉,是我認識尚淺,道歉,請指點。
一.宇宙產生及定律
我是從物理學的角度去解釋的,比如說西方有了相對論,進化論,基因學但這些知識在易經里就已經有了闡述,陰陽就是相對論。所以用物理學去解釋也是可行的,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授,當然了,只是表達這個道理這個意思,都是比喻,並不是表面的意思,並不是就是我說的一模一樣的這么回事。我現在的觀點:宇宙初始從無到有,物理學是宇宙一個點大爆炸產生能量和物質及生命,(大概就是這三類,或許是三界?天地人?),分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個世界,就是相對論的,也是陰陽,這是宇宙的規律存在的條件,所以一切都是相對的,但規律是個圓,不是直線,因果循環,一個道理。因和果是同時產生的沒有先後之分,在因的開始就已經確定的過程和結果,一個圓形的蛋糕從哪開始吃?難道要找出一個起始點嗎?我們總是局限於直線,如果要參佛理或是了解宇宙的規律,就應該超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二,神佛 輪回 進化
宇宙爆炸後或是出現後,有一種永恆能量,可以理解為宇宙的元神(比喻),它分散成以上說的三類,萬物皆有靈性。宇宙也是慢慢進化的,就像是孩子慢慢長大一樣,宇宙進化就等同於三類進化,不能進化的就被淘汰。比如說人,現在的人是地球上現在的時間存在的生命,早晚會滅亡消失,此前和此後還有很多種生命出現,不知道長什麼樣了。我們也是進化來的,我們是進化成功才活下來的,每個人都有元神,元神不是靈魂對吧?靈魂只是元神的一部分,人死了,元神是存在的,它儲存的人的記憶和力量,三類都有元神,但人死後元神是原來人的也是宇宙的,不會消失仍要進化,那麼這個元神就進入到新的生命體中或是說產生新的生命體完成進化,當然了,不是每個人或每個元神都可以完成進化的,都面臨著淘汰和升級。人類的肉體有自生的能量不屬於永恆能量,屬宇宙進化產生的能量,所以我們有主觀思想意識,宇宙規律可以註定命運但影響不了我們的思想,事在人為,這種能量包括很多,其中包括靈魂能量,靈魂中有我們的記憶和自有的自生能量,人死後會加入宇宙永恆的能量(元神),元神能量需要附著於肉體不斷的增加能量升級,但這種能量不變,也就是說如果人有輪回,這種永恆能量(元神)就是貫穿生生世世輪回的依照和根源,終有一日元神圓滿升級就等同於我們升級,此升級或是可算佛或是和佛有很大的距離或是只是到天堂生活一段時間再修行,成佛是生生世世修行的積累,不否定有一生世就成佛的成仙的,因為一切都要有機緣。(如果這種元神能量算是我們個人擁有的話,就可以算是我們在輪回轉生,按前世今生自身得到的認知產生不同的能量,轉生為不同的形式,人或動植物等,神犯了錯要變為人,人犯了錯要變為畜,眾生平等,一概而論)。比如前N世我真正悟懂了一個道理,那麼這個理解就容到了元神中,今生這種道理的理解就是我與生俱來的,比如說善良是天生的,有的人卻要去學,如果我前生數學知識很深,今生我就會無師自通,如果是佛理研究得深,今生就是靈童(都是比喻不代表真實),也就是說,不論有沒有輪回,不論我們前N世有沒有修為,哪怕今生是剛意識到剛開始也不晚,不論怎麼樣,我們今生今世都要努力,加倍的努力,不段的努力,對嗎?哪怕一生只能真正理解一個道理,也是不容易的,一個道理可以引出多個道理,因為道理的根源是一種高深的思想。但是,因為有了輪回說,所以很多執著的人,才會潛心悟理悟道,試問看破紅塵世有幾個是誠心認清佛理,還不是走投無路,失去信心,迷失方向才有感悟的嗎?但方向和理解不要錯!!!神佛是一種思想和意識境界。三類會產生自有的能量或說是主觀意識,有的足以影響了元神能量,那麼這就是導致升級或是淘汰的主要原因,"生命是上帝賦予的,就看我們怎麼去應用。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有的三類包括人,做了下傷天害理的事(影響宇宙進化的行為和思想),沒有順應天意或說宇宙規律,實在沒有辦法被淘汰了,元神也消失了。神佛是高級的生命形態,還在不斷的升級,元神的初級就是要依靠肉體而存在,要升很多級或是不斷的升級盡量高級。或許要經歷有肉體無肉體反復的形式存在。
三,消亡 混沌
用很多種教育形式讓三類升級(宇宙中不只有地球和我們),但不能改變我們的行為,因為會影響規律不能順應天意,這也不是根本上改變的辦法,根本上的方法就是改變思想意思識,提升了,行為就改變了,行為也升級了,思想意識也會再升級,思想和行為也是相對相成的。對於最終的進化我有幾個觀點,一是進化成功的元神,應該分為有肉體和無肉體的,因為是相對的,不會只有一種一式,比方說都達到了最高,這個最高的意思是沒有時間再升級的,因為現在的宇宙到了壽命了,是個老人了,也就是說,屬於宇宙的一切都消失死亡,面對的是什麼?如果升級到了這個程度應該是不怕死的但怕也是正常的,沒有絕對的,對吧?但信念是不怕的,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必然,但是!!是可否可以逃過呢?這就有幾種可能:1逃不過,宇宙是老人,他們也是老人,一切都是老人,都要消失,宇宙消失後一切都不存在,連分子電子都沒有了。2逃得過,只有很少的團結起來可逃過,但那個時候我想應該是沒有宇宙規律和命運的存在了,所以,這是一個機會!!!然後等待漫長的沒有時間和空間的下次混沌,但沒有了時間和空間會存在於何處我想像不到,因為三類都沒有了,除非越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3升級到最後的逃過後的少量的,或是都逃得過,數量當然很大了,宇宙是空的,什麼都沒有了,沒有了我們能看到的一切的三類,說明什麼?這說明已經不是我們現在存在的物質宇宙了,已經過度到了精神文明宇宙了!離下一次的物質文明宇宙還有很長的時間,我們面臨的是重新的生命形式和升級進化,是往物質文明進化!!但沒有絕對的精神文明的物質文明。因為這一切都是相對的!當然了,神佛及其它各種的類型能夠指導升級的群,是順應天命的,但人不一定要信仰,只是有了信仰可以具體的像進入學校一樣,走捷徑,如果人順應天命努力提高認識,不進學校也是可以當科學家的,對嗎?希望多提意見,我想不斷的完善和改變我的觀點,把你學到的佛理與此不同的說出來,因為我沒有入學。多謝。
感言
我這所以有以上的觀點,是因為我並沒有把我們人類看的渺小,因為不論我們多麼的天真,但我絕對相信,不論在任何的情況下,道理是不會錯的!正確的道理就是宇宙的道理,不論在哪到什麼時候任何空間和時間,都是對的,佛學不也是在找真理嗎?我的觀點是就是要找到所有道理的軸心或是根源,找到了根源,我們就什麼都明白了。但目前我們只能把著正確的道理為人處事,但不能墨守成規,但一定要有底線或原則。只要了解真理的根源,成不成佛也就不重要了,因為我們已經是佛了,我們和佛是平等的,平起平坐的,他是教育局長我們也是!那時我們就是道我們就是理。所謂人人皆可成佛,佛是說我們都有佛性,再者也是一種謙虛和對我們的勉勵。萬望多給指教,十分感謝,等我成佛那天會給你好處的!(哈哈,,,開玩笑了)。總之,總結過去,珍惜現在,憧憬未來,不論如何都要努力,有輪回要努力,沒有輪回更要努力,珍惜時間。這種努力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貴賤,不分時間空間,不分能量、物質和生命,只要屬於宇宙的一切,都要努力,都應努力,都有權努力。參悟正確的道理,塌塌實實做事,本本份份做人,一定會有成就的,千古不變的道理,能不能成正果無所謂,有沒有也無所謂,活的開心有意義,生命結束的時候無負擔無牽掛,正視宗教思想,正視科學觀點。
大概的想法就是這樣的,不夠詳盡,請指教。
最終聲明: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及娛樂,不代有任何的否定和肯定成份,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尊重你我。
7、道德經如何描述 業力和因果輪回原理?
在印度佛教理論中,善惡觀與業報輪回說相連,凈染業力決定人生輪回果報,在倫理角度上,凈業即善業,染業即惡業,善業惡業在因果律的作用下就形成善業善果、惡業惡果的善惡報應。在時間空間上,印度佛教因果律的作用范圍不限於此世,而是把業因與果報的因果關系延伸於前世、今世、來世,形成「三世二重因果」的業報輪回鏈。認為人們在現世的善惡作業,決定了來生的善惡果報;今生的倫理境遇取決於前世的善惡修行。人要擺脫六道輪回中升降浮沉的處境,必須盡心佛道,勤修善業,以便證得善果,避除惡報。這三者說的是一樁事,實質上就是一個。業力就是因,正作的時候叫事,做完後存儲的無形的信息就叫業,這個存儲狀態的業,相對於以形成的有形的果報來說就叫因。因是業閉鎖的狀態,果是業釋放的狀態。果既是由因而來,因與果當然就有必然的聯系。善因善果,惡因惡報。輪回就是不同的因表現出的六種不同的果,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前三為三善道,後三為三惡道。
8、佛學說到的業力業果,人和各種生命會帶著業輪回,那這個業和輪回的規律是怎麼來的呢?
業力業果,人和各種生命會帶著業輪回.
」業力不斷,自食其果 .」
(《共生共榮》劉元春著 第49頁)
這是宇宙間的一個真理.不是如來定的,也不時哪個
人或哪位神創造的.是如來發現了這個規律這個真
理 .
9、什麼是業力
業力是決定凡夫眾生輪轉六道的唯一原因。
「業」就是一種行為。善的行為就是善業,惡的行為就是惡業。每一種行為,必然有一定的後果。因此行為是「因」,後果是「果」。有因就必然有果。所以有一種「業」就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導致產生必然的結果。佛家稱這種力量為「業力」。
我們的身(外在行為)口(說話)意(念頭思想)三業都會產生業力,其中以意念的業力為最大。《太上感應篇》里說「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說明我們起心動念,都在鬼神鑒察之中,吉凶禍福便已確定。
所以,佛教說意罰為最,對惡意念頭的懲罰是最大的。那麼所有宗教都看到這點,修行自然從心修起。
佛家說:一切法由心想生。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每一個念頭,或善或惡,都會在我們的神識(阿賴耶識)里種下種子,這叫「因(就是內部原因或主要條件)」。
另外,佛法講因緣,眾生(一切現象)皆因緣和合而生。上面說的那個「因」要是遇到了合適的「緣」,就會生出「果實」,或善果,或惡果。
很多事,做的時候覺得沒事,實際上在我們無意中、不知不覺中就會把業力種子種到我們內心深處(弗洛伊德叫「潛意識」)。
舉例說明:比如我們經常瀏覽不良網站,看的時候沒事啊,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夢遺了,在夢中我們是無法控制這個的。
就像打暴力游戲,無意中、不知不覺中會增加人的仇恨心理,看恐怖片鬼片,更會增長人的陰暗心理。
學佛,就是修心的。修心就要從每個念頭抓起。佛法講「息滅貪嗔痴,熄滅貪嗔痴」,就是這樣。
10、宗教術語「業力輪回」和「業報輪回」有什麼區別嗎?
業、宿業、業報和業力
眾生由無始以來,一念不覺所產生的善惡思想行為,統稱之為業。而眾生在過去各種不同的時空里,所產生的一切思想行為,叫做宿業。所謂:『如是因生如是果』由於宿業的力量(業力),使現生有各種不同的感受,這就叫做業報。
就人來說,有的做科學家,有的當駕駛,究其原因,因為他們的才智不同(宿世業力),則其所學是故有別,於是所從事的工作,所得到的待遇,自然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別。以此例推,宇宙萬有,都是由於宿業的因緣,而造成種種差別的現象。但宿業原本於心,所以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妄想心)造』,就是這個道理。
時常聽到有人說:『我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壞事,盡管怎麼努力,在事業上總是不如意,可是某某人可說是無惡不作,反而生活美滿,事事如意。』這是他在宿世善業力強,所以如此,但以現生的惡業報來說,天網恢恢,豈有不報之理!至於你為善,當應得善報,怎奈宿世惡業力強,是故如此,假若不是現今為善,恐怕又不是這個樣子了。只要能繼續為善,就是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現生的善因成熟了,自然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希望你珍重這個問題,謹慎將事,則來日庶少荊棘耳。(知義法師著《初機學佛決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