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游戲攻略 > 細胞連接游戲攻略

細胞連接游戲攻略

發布時間:2020-04-05 02:00:58

1、細胞連接的細胞表層

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質膜外側有薄薄的染色較深的物質,這就是細胞表層。細胞表層一般較為平坦,亦有凹凸不平處。腸上皮細胞紋狀緣中的細胞表層呈絨毛狀。細胞胞飲時表層出現凹陷。巨噬細胞改變形狀時,常常伸出偽足。
細胞表層中有細胞膜受體,位於脂雙層外側,它們能特異地與配體結合。一些受體與來自血流中的相應多肽激素結合後,能通過質膜中的其他分子改變細胞質中某些分子的濃度(如環腺苷酸)從而引起生物效應。另一些受體與相應的神經遞質結合,能使膜通道開啟,改變膜電位或促進細胞分泌。這樣引起的生物效應是受體而不是配體引起的,因為配體並不進入細胞,而且能與受體結合的其他物質,如抗體,亦能引起同樣的生物效應。有一些配體,例如運輸蛋白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生長調節因子中的上皮生長因子、毒素中的白喉毒素,在與相應的受體結合後,能一起進入細胞,然後,配體與原先的受體分開,再在細胞內起反應。吞噬細胞能與細菌結合,並將細菌吞進細胞。細胞與病毒結合後,即被感染。細胞有趨化性。白細胞向傷口處遷移,細菌向營養物運動,都是因為它們表面有相應的受體。細胞間識別亦是通過細胞表層分子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淋巴細胞能識別來自另一個體的細胞並將它消滅掉,是因為它們的組織相容性抗原不同。相鄰細胞間的粘著是通過細胞粘著分子的相互聯接來實現的。

2、細胞連接的主要區別

細胞連接是細胞間的聯系結構,是細胞質膜局部區域特化形成的,在結構上包括膜特化部分、質膜下的胞質部分及質膜外細胞間的部分。細胞連接是多細胞有機體中相鄰細胞之間通過細胞質膜相互聯系, 協同作用的重要基礎。

3、細胞靠什麼連接

http://www.cella.cn/book/11/01.htm

4、急求生物學科關於細胞連接知識的視頻

http://video.網路.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E7%BB%86%E8%83%9E%E8%BF%9E%E6%8E%A5&ie=utf-8

5、簡述細胞連接的概念、類型及其每種細胞連接的分布特點和作用。

細胞連接是多細胞有機體中相鄰細胞間通過細胞質膜相互聯系協同作用的重要組織方式。
根據行使功能不同,分為封閉連接、錨定連接,通訊連接。
(1)封閉連接以緊密連接為典型代表,一般存在於上皮組織,緊密連接處的細胞僅僅靠在一起,沒有間隙,似乎融合在一起。功能:1.封閉作用,阻止可溶性物質從上皮細胞層的一側擴散到另一側;2.隔離和支持,隔離上皮細胞的游離端與基底面細胞膜上的膜蛋白,以行使各自不同功能。
(2)錨定連接通過細胞骨架系統將細胞與相鄰細胞或細胞與基質間連接起來。功能:將相鄰細胞的骨架系統或將細胞與基質相連,形成一個堅挺有序的細胞群體。分為:1.粘著連接:上皮組織,粘著帶,連接肌動蛋白;2.焦點黏著:上皮細胞基部,黏著斑形式存在,間接肌動蛋白;3.橋粒:心肌、表皮,紐扣形式鉚接兩細胞連接中間纖維;4.半橋粒:上皮細胞基部,通過膜蛋白將上皮細胞固定於基底膜上,連接中間纖維。
(3)通訊連接介導相鄰細胞間物質運轉,化學和電信號的傳遞,包括1、間隙連接:大多數動物組織 2、化學突觸(神經細胞間)3、胞間連絲(植物細胞間)

自己總結的,採納呦……^~^

6、細胞連接的錨定連接

通過細胞的骨架系統將細胞或細胞與基質相連成一個堅挺、有序的細胞群體,使細胞間、細胞與基質間具有抵抗機械張力的牢固粘合。錨定連接在組織內分布很廣泛,在上皮組織,心肌和子宮頸等組織中含量尤為豐富。
特點:通過肌動蛋白絲或中等纖維相連。 1、參與錨定連接的骨架系統可分兩種不同形式:
⑴與中間纖維相連的錨定連接主要包括橋粒和半橋粒;
⑵與肌動蛋白纖維相連的錨定連接主要包括粘合帶與粘合斑。
2、構成錨定連接的蛋白可分成兩類:
⑴細胞內附著蛋白,將特定的細胞骨架成分(中間纖維或微絲)同連接復合體結合在一起。
⑵跨膜連接的糖蛋白,其細胞內的部分與附著蛋白相連,細胞外的部分與相鄰細胞的跨膜連接糖蛋白相互作用或與胞外基質相互作用。 1、中間纖維相連的錨定連接
⑴橋粒:又稱點狀橋粒,位於粘合帶下方。是細胞間形成的鈕扣式的連接結構,跨膜蛋白(鈣粘素)通過附著蛋白(緻密斑)與中間纖維相聯系,提供細胞內中間纖維的錨定位點。中間纖維橫貫細胞,形成網狀結構,同時還通過橋粒與相鄰細胞連成一體,形成整體網路,起支持和抵抗外界壓力與張力的作用。橋粒(desmosome)存在於承受強拉力的組織中,如皮膚、口腔、食管等處的復層鱗狀上皮細胞之間和心肌中。相鄰細胞間形成紐扣狀結構,細胞膜之間的間隙約30nm,質膜下方有細胞質附著蛋白質,如片珠蛋白(plakoglobin)、橋粒斑蛋白(desmoplakin)等,形成一厚約15~20nm的緻密斑。斑上有中間纖維相連,中間纖維的性質因細胞類型而異,如:在上皮細胞中為角蛋白絲(keratin filaments),在心肌細胞中則為結蛋白絲(desmin filaments)。橋粒中間為鈣粘素(desmoglein及desmocollin)。因此相鄰細胞中的中間纖維通過細胞質斑和鈣粘素構成了穿胞細胞骨架網路。
主要構成單位是跨膜蛋白、附著蛋白、中間纖維。胰蛋白酶、膠原酶及透明質酸酶皆可破壞跨膜蛋白的胞外結構,使橋粒分離;Ca2+是必需的,故螯合劑也可使之分離。
⑵半橋粒:半橋粒相當於半個橋粒,但其功能和化學組成與橋粒不同。它通過細胞質膜上的膜蛋白整合素將上皮細胞錨定在基底膜上, 在半橋粒中,中間纖維不是穿過而是終止於半橋粒的緻密斑內。存在於上皮組織基底層細胞靠近基底膜處,防止機械力造成細胞與基膜脫離。半橋粒(hemidesmosome)在結構上類似橋粒,位於上皮細胞基面與基膜之間,它橋粒的不同之處在於:①只在質膜內側形成橋粒斑結構,其另一側為基膜;②穿膜連接蛋白為整合素(integrin)而不是鈣粘素,整合素是細胞外基質的受體蛋白;③細胞內的附著蛋白為角蛋白(keratin)。
2、與肌動蛋白纖維相連的錨定連接
粘合帶(adhesion belt)呈帶狀環繞細胞,一般位於上皮細胞頂側面的緊密連接下方。在粘合帶處相鄰細胞的間隙約15~20nm。
間隙中的粘合分子為E-鈣粘素。在質膜的內側有幾種附著蛋白與鈣粘素結合在一起,這些附著蛋白包括:α-,β-,γ-連鎖蛋白(catenin)、粘著斑蛋白(vinculin)、α-輔肌動蛋白(α-actinin)和片珠蛋白(plakoslobin)。
粘合帶處的質膜下方有與質膜平行排列的肌動蛋白束,鈣粘蛋白通過附著蛋白與肌動蛋白束相結合。於是,相鄰細胞中的肌動蛋白絲束通過鈣粘蛋白和附著蛋白編織成了一個廣泛的網路,把相鄰細胞聯合在一起。
粘合斑(adhesion plaque)位於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通過整合素(integrin)把細胞中的肌動蛋白束和基質連接起來。連接處的質膜呈盤狀,稱為粘合斑。
⑴粘合帶:又稱帶狀橋粒,位於緊密連接下方,相鄰細胞間形成一個連續的帶狀連接結構,跨膜蛋白通過微絲束間接將組織連接在一起,提高組織的機械張力。
E鈣粘素(依賴於Ca2+的粘附分子)為跨膜蛋白的主要成分。存在於上皮細胞近頂部、緊密連接的下端,呈一環形的帶狀。相鄰細胞的間隙約15~20nm。
⑵粘合斑:細胞通過肌動蛋白纖維和整聯蛋白與細胞外基質之間的連接方式,微絲束通過附著蛋白錨定在連接部位的跨膜蛋白上。存在於某些細胞的基底,呈局限性斑狀。其形成對細胞遷移是不可缺少的。體外培養的細胞常通過粘著斑粘附於培養皿上。

7、人的肉體的細胞是怎麼連接起來的?

細胞與細胞間或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聯結結構稱為細胞連接細胞連接的體積很小,只有在電鏡下才能觀察到。可分為三大類,即:封閉連接,錨定連接,和通訊連接.這是普遍的現象.人體細胞也同樣依照這三種細胞連接聯系在一起。不過,您的問題好象有點令人費解。不明白您所說的「人的肉體」與「人體」是否所指同一物。其實,人體的肌肉細胞呈纖維狀,它們靠緊密連接維系在一起。有關這三種連接的物質基礎以及各自的作用,請查閱下面網頁

8、最牢靠的細胞連接是什麼

緊密連接
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93344.htm

與細胞連接游戲攻略相關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