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游戲攻略 > 三國爭天下游戲攻略

三國爭天下游戲攻略

發布時間:2020-04-07 10:33:14

1、三國時期那三國爭雄天下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政權。
曹魏
隨著漢丞相曹操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制、租調制的施行,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產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中,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都日趨繁華。曹操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制。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稱魏王,都鄴。220年正月,曹死;十月,子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魏有戶六十六萬余,人口四百四十餘萬;魏建立後不久,大權旁落。齊王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勝、畢軌、等人,改易朝典,排斥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有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版圖。249年,又乘曹爽奉齊王芳出洛陽城謁高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逼迫爽屈服,並處死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史稱高平陵事變。後來,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壓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251年)、毋丘儉(255年)、諸葛誕(257年)的軍事叛亂和其他朝臣的反抗,鞏固了司馬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反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當反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司馬氏趁時立功,於263年出兵滅漢。兩年後,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歷五帝,共四十六年。

蜀漢
188年,漢宗室劉焉出任益州牧。焉死,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子璋繼任。

三國時期
焉、璋相繼壓平了當地豪強的反抗。207年,劉備邀諸葛亮為輔佐,提出「隆中對」戰略思想。211年璋邀請劉備入蜀,使擊保據漢中的張魯。214年,備占據益州;219年進駐漢中,自稱漢中王。是年,留守荊州的關羽被孫權軍襲殺。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又稱蜀漢,建元章武。漢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余;備為爭奪已失的荊州,於次年出峽,夷陵之戰,敗退入蜀,病死白帝。劉禪繼立。備死,亮輔劉禪,處境困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亮南征,亮軍西平越嶲,馬忠軍東平牂柯,然後與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郡。亮敗獲,並按馬謖「攻心為上」對孟獲七擒七縱,終使獲歸心,南中平定。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並允許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漢國軍資。西南夷人地區的閉塞狀態,從此有所改變。南中戰爭結束,漢吳結盟也取得圓滿成果。亮227年率軍進駐漢中,同魏展開爭奪關隴的激戰。亮在益州疲憊情況下急於求戰,一方面力圖以北伐來鞏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正統地位;一方面則以攻為守,藉以圖存。228年,諸葛亮北伐開始。以後三年,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果。234年再次北伐,進軍渭水南面的五丈原,病死軍中,漢軍撤回,北伐停頓。亮死後,蔣碗、費禕、董允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後,宦官擅權,政治腐敗。姜維北伐,勞而無功。263年,魏滅蜀之戰開始,年冬滅漢。歷二帝,共四十三年。

東吳
黃巾起義時,孫堅隨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後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東吳大帝·孫權(字仲謀)。董卓之亂時,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隸屬於袁術,在淮南活動,堅死,子策統領部眾,約於194年開始向江東發展。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驅逐劉繇,逼降王朗。196年獻帝遷許以後,策拒術而聯曹操,受封為吳侯。199年,策擊破廬江太守劉勛,吞並其部,並取得豫章郡地。200年策死,策弟孫權統眾雄霸江東。208年權由吳徙治京城。籌劃赤壁之戰,勢力達於荊州;210年招附士夑兄弟,取得東南半壁。211年權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219年權破關羽,佔有荊州全境。夷陵之戰勝利,限制了漢出峽發展的可能。229年,孫權稱大吳皇帝,遷都建業,建立孫吳。有揚、荊、交三州。有戶五十二萬余,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余,兵二十三萬。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234年諸葛格率軍進攻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出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權主要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之戰後,曹操軍屢攻合肥地區,雙方互有勝負。江北居民多渡江,瀕江數郡成為空虛地帶。 諸葛亮死,魏漢戰爭停止,魏加強淮南對吳的進攻。吳軍除沿江設督駐軍、遍置烽燧以外,還在巢湖南口築濡須塢,嚴密防守。魏水師有限,進攻難於奏效,魏吳相持有年。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出居平地,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會稽郡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揮了通航效益。江南運河雲陽至京口一段流經山間,不便通航,未得到修整。雲陽以西開辟破岡瀆,使秦淮河和江南運河聯通,為三吳至建業的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高,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230年萬人船隊到達夷洲,這是大陸與台灣聯系的最早記錄,吳使臣朱應、康泰泛海至林邑、扶南諸國。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建業。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吳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像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佔有大量土地和童僕,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權死後吳日趨衰弱,而魏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日趨強大。司馬氏以先滅漢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漢、代魏後又忙於新朝定製,吳政權暫得延續。269年,羊祜命王浚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軍事方略。279冬,晉滅吳之戰開始,280三月攻下建業,孫皓降,吳亡。歷四帝,共五十二年。
(望採納,謝謝)

2、三國爭天下如何自動補防(城防)

系統規定50級以上才能。我建議主將戰鬥力7000左右,帶滿40+級的強弩兵,帶點補血葯,

3、找幾本類似楚漢爭鼎,爭霸天下,三國爭鋒的權謀+戰爭的小說。 像慶余年之類的就別推薦看膩了。

《渡盡劫波》

4、重返三國爭霸天下 作文有木有

我家的浴缸並不是很大,但是裡面的動物卻很多。有長牙舞爪的龍蝦,裝模作樣的大螃蟹,還有縮頭縮腦的大烏龜都齊集一堂了。可天長日久,它們就為了地盤而打起架來了。螃蟹先對龍蝦發起進攻。只見它拿出兩只有力的鉗子對准龍蝦的頭部進行攻擊。可龍蝦可不吃它這一套,也頑強抗爭。雙方使勁地用大鉗緊夾住對方的大鉗,別看龍蝦個兒不怎麼起眼,不一會兒工夫,螃蟹的腿就掉了一大截。哈哈,不用說,螃蟹就自覺地讓出地盤灰溜溜地呆一角落去了。真是中看不中用的傢伙!縮頭大將——烏龜在一旁觀戰。它可不像螃蟹那樣好對付了。龍蝦舉起大鉗子,正要刺向烏龜時,烏龜急忙把頭縮進殼里,任憑龍蝦再次挑釁,它也不再搭理了。「哎!真是沒辦法!」這時游過來一隻小蝦米,烏龜趕緊伸出頭去吃,真准,給逮住了。正在烏龜得意地伸出尾巴享受美味佳餚的時候,在一旁等候多時的龍蝦趁此機會拽住了烏龜的小尾巴。哈哈!無論烏龜怎麼使勁掙扎,龍蝦也緊抓不放。結果,烏龜只好也把地盤讓給了龍蝦大哥了。從此,在我家的浴缸里,我經常可以看到龍蝦大搖大擺,橫行霸道地享受著自由,好像在說:「我就是這兒的老大,以後誰也不準進我的地盤!」

5、穿越三國爭霸天下狂收美女建立後宮的小說。

一部網游,現實網游應該也符合你說的《邪影本紀》

與三國爭天下游戲攻略相關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