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愛蓮說》:予獨給愛蓮之後面的幾句
予獨給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仿效愛蓮說寫一篇竹說 或梅贊
愛竹說
曹瑞熊 上海來-楊浦
序:余兄瑞祥,怡然居主人。從事繪畫專業數十年,筆法師從嶺南大師趙少昂先生。深得其精髓,幾可亂真。尤好寫竹。余觀兄之墨竹長卷有感而發自。用周敦頤《愛蓮說》韻作《愛竹說》。
花鳥魚蟲之畫,可擅百者甚蕃。近齊白石獨愛蝦。自歷朝來,世人甚愛牡丹,兄獨愛竹之出塵土而有節,經霜雪而不度凋。中通外直,高標勁節,霜重益青,寧執不屈,可敬仰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蝦,人間游戲者也;牡丹,人間富貴者知也;竹,人之精神者也。噫!擅畫蝦,齊後鮮有聞,好寫竹,同兄者幾道人,畫牡丹者,人之眾也。
3、《愛蓮說》的意思是什麼?
作品譯文
愛蓮說
水陸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唐朝以來,人們十分喜愛牡丹。
我(卻)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里生長出卻不淤泥沾染,在清水裡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空,外面直。
不長出外蔓,不長出側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幽。筆直而潔凈地立在那裡,(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能親近而不莊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呀」等語義虛詞。)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愛菊花的人,自陶淵明以後就很少有聽聞了。喜愛蓮花的人,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呢?喜愛牡丹的人,幾乎所有人都喜歡牡丹吧!
4、愛竹說要反《愛蓮說》
愛竹說
曹瑞熊 上海-楊浦
序:余兄瑞祥,怡然居主人。從事繪畫專業數十年,筆法師從嶺南大師趙少昂先生。深得其精髓,幾可亂真。尤好寫竹。zhidao余觀兄之墨竹長卷有感而發。用周敦頤《愛蓮說》韻作《愛竹說》。
花鳥魚蟲之畫,可擅者甚蕃。近齊白石獨愛蝦。自歷朝來,世人甚愛牡丹,兄獨愛竹之出塵土而有節,經霜雪而不凋專。中通外直,高標勁節,霜重益青,寧執不屈,可敬仰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蝦,人間游戲者也;牡丹,人間富貴者也;竹,人之精神者也。噫!擅畫蝦,齊後鮮有聞,屬好寫竹,同兄者幾人,畫牡丹者,人之眾也。
5、《愛蓮說》的讀後體會
《愛蓮說》是宋朝周敦頤寫的膾炙人口的名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文章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充分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和對那些追逐榮華富貴、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周敦頤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此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精短,鋃鋃上口。而且一文雙解,內容厚實而意境深遠。加上其文近似白話,易讀易解,所以成了流傳後世膾炙人口的傳世佳品。
6、《愛蓮說》與法小結(急!)
一、教學目標設計
1.教學大綱分析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版)強調多讀多寫,規定了閱讀寫作量,增加了瀏覽、檢索、使用工具書、利用多媒體等內容,明確規定在教學過程中,要「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等等。這就提醒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更多地考慮學生的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習慣養成、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
2.教學對象分析
參加本實驗課學習的對象是初二(6)班學生。該班是華美學校初二年級的數學特長班,學生有理性思維的優勢,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計算機操作較熟練。初二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學習進程中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他們樂意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的學習進度、思維方式等不受限制。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學生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現代化設備和手段獲取信息,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3.教學基本內容分析
《愛蓮說》是周敦頤托物言志的名文。他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委婉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言簡意豐,文筆搖曳多姿,歷久傳頌不衰。教授本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以誦讀為主。通過正確的朗讀,品味節奏、韻律的音樂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體會文章的藝術感染力。學生初步弄懂課文後,要求他們用「耳聽背誦法」(課堂)和「抄讀法」(課後)揣摩課文,背誦課文。至於疏通文意,理解內容,可以從能提起全文的詞、語、句入手,理清「文脈」。學生抓住了「文脈」,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其次,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識。例如下列句子中加黑詞的詞義和用法:
之:①「水陸草木之花」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焉: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鮮:①「陶後鮮有聞」 ;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中:①「中通外直」 ; ②「度不中而輕發」
而:①「學而不思則罔」 ;②「出淤泥而不染」
再次,蓮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對象,是言志所託之物,作者從多方面描繪蓮花特徵,圍繞「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徵意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通達正直,行為端正。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志潔行廉,美名傳揚。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儀態莊重,令人敬重。
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愛蓮花的緣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要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
4.教學目標制定
基於以上對教學大綱、教學對象、教學基本內容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反復誦讀課文,揣摩背誦課文,理解文章的主旨(要求學生提交自製的朗讀背誦聲音文件);②自主瀏覽信息,學習一些文言詞語,體會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的結合(完成三星級和四星級測試);③參與網上討論,學會協作學習;學習寫對聯(提交五星級測試答案)。
二、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內容順序、超文本閱讀框架設計,見如下示意圖
2.方式方法設計
(1)情景創設設計——創設「清新、樸素、高雅」的情境,將學習者引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境界。
課件製作重在渲染氣氛,創設有利於本課學習的情境。當點擊滑鼠進入本課首頁面時,力爭讓人產生清新、樸素、高雅而又令中學生喜愛的視覺、聽覺效果。首頁面的背景圖像設計為一汪暗綠的靜水和碧綠寬大的荷葉襯托下的幾朵碩大、含苞欲放的蓮花;背景音樂選用陳蔚旻的古箏獨奏《出水蓮》,以烘托氣氛。學習開始時,先進入「課文介紹」頁面,這是網路教學的第一步:「情景導入」。該頁面選擇播放一段關於蓮花與作者介紹的視頻剪輯。畫面反復出現碧葉襯托下的鮮艷的蓮花、雨中的蓮花、含苞的蓮花、盛開的蓮花等錄像,將學習者帶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境界,從而讓人產生朗讀慾望和不斷探究的慾望。
(2)信息資源設計——豐富、有價值、易檢索。
本課的信息資源,除為創設情境而收集的有關蓮的圖像、視頻資料外,主要收集了有關《愛蓮說》的評介資料20多篇。資料主要來源於人教版初中語文第四冊《教師教學用書》P225~240頁和從互聯網上下載的有關文章。內容涉及作者簡介、歷史背景、文體爭鳴、詞語解釋、思想藝術分析、句意理解、語法修辭、文言釋義、佳句賞析、篇章結構、語言特色、文化知識、古人筆下的荷花、參考譯文、預習與檢測、課外閱讀等等。信息資源子網頁以目錄頁和顯示頁組成框架頁面形式出現,方便檢索與閱讀。
「網上語音室」收錄了人教版語文錄音帶中,由著名播音員丁然等朗讀的錄音和華美學校佟靜茹老師的朗讀錄音。學習進度快的學生,只要進入五星級頁面還可進入互聯網瀏覽更多的信息。
(3)自主學習設計——體現「學生主體,自主探究」的特點。
如「教學內容順序,超文本閱讀示意圖」所示,學生在老師「導讀」指引下,可自主選擇進入「網上語言室」,聽朗讀示範,朗讀課文;揣摩、背誦課文;錄制朗讀(背誦)聲音文件、提交給教師。也可自主選擇進入「信息資源庫」瀏覽網路資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獲取自己所需信息。有了上述經歷後,學生將選擇進入「星級測試」嘗試闖關的樂趣。
(4)協作學習設計——師生協作、生生協作、人機協作、學科協作、遠程協作、家校協作。
「網上討論區」是師生協作、生生協作的課堂討論空間。學生可以在討論區上任意發表學習心得,任意提問、討論、交流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討論,也可以在全體學生中選擇某些學生的觀點,推薦給其他學生;學生可以按意願在網上分組進一步討論。學生做三星級和四星級測試時,計算機會根據學生輸入的答案,給出不同的提示信息,親切而友好地幫助學生逐級過關,體現了人機協作的優勢。學生到了五星級頁面,便有了資格瀏覽到「中國十大傳統名花」的網站,這是生物學知識的網站,用來作為語文學習寫對聯的材料,體現了跨學科協作的特性。學生還可通過互聯網遠程請教中外名師,也可在家繼續他的網上學習與探究,在家如同在校。遠程協作、家校協作更具優越性。
3.教學媒體組合設計
多媒體網路,就是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傳播媒體與網路技術的相互結合應用。本課有清晰的視頻;典雅的背景音樂;樸素、清新的背景圖像;「網上語言室」有感情豐富的男女聲朗讀欣賞,學生可以自主地、充分地「聽」和有效地模仿;還可以自主地、充分地「練」,將自製的朗讀背誦聲音文件提交給教師,這等於將「語音室」和「復讀機」功能引進了網路教學課堂;蓮花、荷葉的圖像,更是醒目地展現在各主要頁面上;「信息資源庫」中的文章,也被精心製作成圖文並茂的網頁;首頁上「星級測試」入口處,有米老鼠在不停地翻筋斗,進入「星級測試」頁面,又見閃爍的五角星和飛翔的小天使在歡迎。學生瀏覽每個頁面,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和被激發起探究的慾望。網上作業也像玩游戲一樣過癮。
三、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學習效果的檢測,主要通過學生提交自製錄音文件、完成星級測試、參與討論來體現。本課設計製作了五套檢測題:①預習檢查;②拓展性練習;③三星級測試;④四星級測試;⑤五星級測試。其中①和②置於「信息資源庫」中,並附答案,分別供學生課前預習自查和課後知識延伸、能力遷移訓練之用。③和④屬形成性檢測題,均由十道選擇題組成。計算機自動完成判斷、批改、評價並反饋學生的答題情況,學生須全部答對才能進入下一關。第⑤套是總結性和創造性檢測題:學生通過本課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抒發自己對本課學習的感受;通過欣賞「中國十大傳統名花」,學習寫對聯,以此展現創造性思維成果。
該文章轉自[語文123資源網]: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411/2409.html
7、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出關於《陋室銘》、《愛蓮說》的卷子!!!!今天就要~~~~~~!
《陋室銘》《愛蓮說》練習測試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11分)
苔痕( ) 鴻儒( ) 案牘(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漣( )
隱逸( ) 褻( )玩 鮮( )有聞
二、解釋下列加點詞(10分)
斯( )是陋室 鴻( )儒
無案牘之勞形( ) 可愛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漣
不妖( ) 不蔓不枝( )
亭亭凈植( ) 褻玩( )
三、辨別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10分)
1.水陸草木花 之: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染 之: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之:
4.孔子雲:何陋之有? 之:
5.漁人甚異之。 之:
四、根據詩文內容填空(37分)
1.《陋室銘》選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詩人 。
2、 叫「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例如《陋室銘》用的是 韻。有 等字在句末做韻腳,讀來琅琅上口。
3.《陋室銘》處處緊扣 一句來寫,最後畫龍點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詩說:「時人莫小池水淺,淺處無妨有卧龍。」《陋室銘》中與這句詩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銘》中寫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寫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寫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愛蓮說》選自《 》,作者 ,是 時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7.《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 為蓮的總陪襯,以 和 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人: 、 、 。
8.《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
五、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8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譯: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譯: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譯: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 6、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 六、閱讀訓練(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解釋加點的字詞。(6分)
(1)名: (2)靈:
(3)德馨: (4)鴻儒:
2.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從上文找出3句對偶句。(6分)
(1)
(2)
(3)
參考答案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 淤 濯 漣 逸 鮮 褻
三、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3、我只愛蓮花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4、(蓮梗)中間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長旁枝。
四、1、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有舒緩語氣,協調音節的作用。
2、之:賓語提前的標志,有強調作用。
五、1、《全唐文》 唐代 劉禹錫
2、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6、《周元公集》 周敦頤 北宋 哲學 謚號
7、愛蓮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隱逸者 富貴者 君子
8、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1、(1)名詞活用為動詞,聞名,出名 (2)靈異
(3)品德高尚 (4)博學的人
2、(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
(2)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
(2)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3)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雲亭
一.基礎知識填空。
1.《陋室銘》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 的文體。這種文體有 的特點。
3.《陋室銘》大量使用"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樣的句子,句式整齊,音韻和諧,使用的是 的修辭方法。
二.解釋句子黑體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 )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
三.翻譯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何陋之有?
五.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文中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動有
3.來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願望和
的生活情趣。這這篇短文採用了 的寫法。
二、閱讀題
(一)閱讀《陋室銘》回答問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
B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________
②解釋下列畫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則名( ) 2)談笑有鴻儒( )
3)無案牘之勞形( ) 4)惟吾德馨( )
③解釋句子:孔子雲: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原文填空: 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⑤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⑥在橫線上寫出原文,並劃出朗讀的節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奧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線給畫線文字斷句。(注意:此題不要求加標點) 3.解釋下列畫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則名( ) ②惟吾德馨( )
③談笑有鴻儒( ) ④無案牘之勞形( ) 4.用原文語句回答。
①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②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請寫出你的居室(無論你是有自己獨居的小天地,還是和家人或親戚、同學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驕傲的地方,並說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下面兩個問題。
①寫出本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個駢句。
②完成下面的對偶句創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有仙則名 名:名氣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氣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鴻儒:博學的人D、無案牘之勞形 勞形:身體勞累2、作者筆下的居室寧靜、雅緻。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調素琴,閱金經」展示給你的畫面 答: 【1、C 2、連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階,階上一片碧綠;芳草的顏色映人簾里,簾內滿目青蔥。在簡陋的屋子裡,有人在盡情地彈奏古樸的琴,有人在吟誦著佛經。】四、理解填空:①《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②文中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④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⑤文中用比喻贊美「陋室」、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8、愛蓮說習題,快
求知格言 求知是一種快樂,好奇心知識的萌芽。 ——培根 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的景色越壯闊。 ——拉吉舍夫
進取格言 積極進取,機遇總喜歡光顧有準備的頭腦
親情的格言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 但 丁
想像格言 積極心態能使一個懦夫成為英雄,從心志柔弱變為意志堅強。
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像成什麼樣子,就真的會成為什麼樣子。
世界上的一起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 爾 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 但 丁
.1.1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袍鼓之急則
忘其身。
——《史記•司馬穰苴列傳j
4.1.2做官的都愛做好官,不過往往只知道愛做自己家裡人的好
官,自己親戚朋友的好官;這種好官往往是自己國家的貪官污吏。
——朱自清《論自己》
4.1.3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能畜無用之臣。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
4.1.4置不肖之人於位,是為虎傅翼也。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四
4.1.5出公理,則遠者自親;行私為,則子母相怨。
——《管子•形勢》
4.1.6把親戚朋友看得輕,把國家法律看得重,如此自然易於走
到公忠方面去。
——張君勱《立國之道》
4.1.7私仇不入公門。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4•1.8兒子從宦,有人來雲:「貧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聞
資貨充足,衣馬輕肥,此是惡消息。
——清•梁章鉅《古格言•仕進》
4.1.9婚姻勿貪勢家。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止足》
4.1.10對勞苦大眾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父母子女親戚在
內。當然,對於自己的近親,對於自己的父、母、子、女、妻、
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層特別感情的。這種感情,共產黨不
僅不否認,而且加以鞏固並努力倡守它走向正確的與人民利益相符
合的有利於人民的途徑。
——毛岸英
4.1.11應高年享富貴之人,必須少壯之時,嘗盡艱難,受盡辛
苦,不曾有自少壯享富貴、安逸至老者。今人往往機心巧謀,皆欲
不受辛苦,即享富貴至終身,蓋不知此理。而又非理計較,欲其子
孫自少小安然享大富貴,尤其蔽惑也。
——宋•袁采《袁氏世范》
4.1.12以媚字奉親,以淡字交友。
——清•金纓《格言聯璧》
4.1.13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規模宏遠,而其訓誡子弟,恆有恭
謹厚藏,身體則如鼎之鎮。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
4.1.14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4.1.15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
——元•關漢卿《包待制三勘蝴蝶夢》楔子
1 友誼格言
朋友需要你今天幫助,千萬不要等到明天.____佚名
宴笑友朋多,患難知交寡_____ 蒲松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_____李白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_____高適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____紀伯倫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08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友誼格言
誰要求沒有缺點的朋友,誰就沒有朋友!______諺語
朋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使友誼永存.——查理士
友情的紐帶,或會因情緒激動而綳緊,但決不可折斷.———林肯
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__卡內基夫人
是所有人的朋友,對誰也不是朋友——波蘭諺語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09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友誼格言
沒有真摯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獨的人.
財富不是朋友,而朋友是財富.
找到朋友的唯一辦法是自己成為別人的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患難識朋友.——列寧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10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友誼格言
情深恭維少,知己笑談多.——諺語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子
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諺語
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富蘭克林
怯懦的人,會把朋友送給劊子手.——羅曼·羅蘭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10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友誼格言
情深恭維少,知己笑談多.——諺語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諺語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諺語
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麼尖銳…… ——奧斯特洛夫斯基
先人而後己.——《禮記》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11 回復此發言
--------------------------------------------------------------------------------
6 回復:友誼格言
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體衰而愛渝.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
居必擇鄉,游必擇士.——《荀子》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韓詩外傳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0 回復此發言
--------------------------------------------------------------------------------
7 回復:友誼格言
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英莎士比亞
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彷彿失去了太陽. ——西塞圖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損.——《薛之情公讀書錄·交友》
順利時結交朋友,逆境中考驗朋友.——拉丁諺語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1 回復此發言
--------------------------------------------------------------------------------
8 回復:友誼格言
信任一位虛偽的朋友,增加一個敵對的證人.——西班牙諺語
背後說我好話的才是朋友.
友誼就是棲於兩個身體中的同一靈魂.——亞里士多德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著生命.——羅曼·羅蘭
守道不封己;擇交如求師.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1 回復此發言
--------------------------------------------------------------------------------
9 回復:友誼格言
朋友千個少;冤家一個多.
交友應學人長;處事當克己短.
酒肉朋友易找;患難之交難逢.
萬兩黃金容易得;一個知心最難尋.
交情深重金相似;詩韻鏗鏘玉不如.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1 回復此發言
--------------------------------------------------------------------------------
10 回復:友誼格言
交情深重金相似;詩韻鏗鏘玉不如.
雪雁雙飛嚴霜退;紅梅並開堅冰融.
新結同心香未落;長守山盟情永鮮.
竹本無心皮外多生枝節;藕自有竅腹內滿藏情絲.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交情.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2 回復此發言
--------------------------------------------------------------------------------
11 回復:友誼格言
病貧知朋友;亂離識愛情.
交以誠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
人間歲月閑難得;天下知交老更親.
赤誠招來飛鴻落;深情激得玉石開.
得意客來情不厭;知心人到話投機.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3 回復此發言
--------------------------------------------------------------------------------
12 回復:友誼格言
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
朋友是什麼?朋友是一種真誠互動,是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應
世界上沒有比一個既真誠又聰明的朋友更可寶貴的了
朋友是另一個自己.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3 回復此發言
--------------------------------------------------------------------------------
13 回復:友誼格言
古羅馬〕西塞羅:《朋友論》
什麼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誠相待的人.
〔美國〕弗·克蘭:《友誼的定義》
朋友,以義合者.
〔中國〕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鄉黨》
朋友應比國王更重要.
〔法國〕伏爾泰:《致普魯士王儲弗列德里克的信》
連一個高尚朋友都沒有的人,是不值得活著的.
〔古希臘〕德漠克里特:《著作殘篇》
在這個世上,誠實的人最尊重,最珍視的莫過於真正的朋友,這種朋友可以說是另一個自我.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4 回復此發言
--------------------------------------------------------------------------------
14 回復:友誼格言
〔比利時〕皮爾梅:《擇友》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生命.
〔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忠誠的朋友是千金難買的.
〔古羅馬〕塔西佗:《編年史》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美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
朋友——真正的朋友——之間毫無保留,財產共有.
〔古希臘〕歐里庇得:《安德洛馬克》
真正的朋友是這樣一種人:他們襟懷坦盪,為人正直,有求必應,勇於冒險;他們能忍受一切,勇敢地犧牲一切,對朋友永不變心.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4 回復此發言
--------------------------------------------------------------------------------
15 回復:友誼格言
美國〕彭威廉:《孤獨之果》
真正的朋友永遠不會變心.
〔英國〕喬·麥克唐納:《洛西侯爵》
一切親人並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共同利害關系的才是朋友.
〔古希臘〕德漠克利特:《著作殘篇》
沒有真正的朋友實在是凄涼孤獨.如果沒有朋友,這世界只是荒野一片.
〔英國〕培根:《隨筆集》
助人為樂的人確實有.不過只有毫無嫉妒之心能衷心祝願你幸福的人,才堪稱真正的朋友.
〔德國〕海涅:《箴言集》
仁愛的話,仁愛的諾言,嘴上說起來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5 回復此發言
--------------------------------------------------------------------------------
16 回復:友誼格言
美國〕愛默生:《處世之道·命運》
莫逆於心,遂相與友.
〔中國〕莊周:《莊子·大宗師》
順境時容易發現朋友,逆境時就極其困難了.
〔古希臘〕艾匹克蒂塔:《語錄》
對誰都是朋友,實質對誰都不是朋友.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引自第歐根尼《亞里士多德傳》
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認為最倒霉的事又莫過於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找害.
〔中國〕梁實秋:《秋室雜文·談友誼》
了解一個人的朋友實際上創造了那個人.
〔法國〕羅曼·羅蘭:《內心的歷程》
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
《舊約全書·箴言》
朋友一千個還太少,敵人一個也嫌多.
〔蘇聯〕阿·巴巴耶娃:《人和命運》
當你有權有勢時,你會發現你的朋友多如牛毛;一旦烏雲籠罩你的頭頂,你就孑然一身了.
〔古羅馬〕奧維德:《哀怨集》
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一個人活著是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時間侵蝕,也是為了朋友.
〔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失去朋友如同失去生命.
作者: 郁美凈 2005-1-25 21:37 回復此發言
--------------------------------------------------------------------------------
17 回復:友誼格言
沒有被朋友背叛的人,是永遠也不懂「朋友」這兩個字的-------越夜越有機
英國〕培根:《理性主義的外飾》
最親愛的朋友啊,你是我荒野中的甘泉.
〔英國〕喬·艾略特:《西班牙吉普賽》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辭,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中國〕孔丘:《論語·季氏》
這就是朋友給人們帶來的慰藉:雖說他們會離開人間,但從良好的意義上說,他們的友誼將永遠存在,因為這種友誼是不朽的.
〔美國〕彭威廉:《孤獨之果》
常到充滿活力的朋友那裡去,只有這樣的朋友,才能滿足你的需要,只有他才能驅散你心中的空虛與煩躁!讓天使光臨友誼的百花園!在露珠晶瑩的晨晴里,人心振奮,春意盎然.
〔黎巴嫩〕哈·紀伯倫:《淚與笑》
患難里的好朋友,懂得互助互愛.
-
〔法國〕雨果:《海上勞工》
最靈驗的益壽丸是朋友.
〔保加利亞〕威·薩默維爾:《崇尚時新的人》
以好人為友者自己也能成為好人.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一個真正的朋友是所有好處中最大的好處,卻也是人們打算獲得的所有東西中考慮得最少的.
〔法國〕拉羅什富科:《箴言錄》
朋友應是個正常人,不是看上了我的獨出心裁的某些念頭,而是看上了我本人.他給我帶來愉快卻不要任何報答.因此,朋友是自然的一種反論.我是孤獨的,在自然中一無所見,卻能以我的存在來證實他的存在,堅持他在高度,多樣性,奇特性上均與我相似,在異體形態中得到肯定.因此,朋友是大自然的傑作.
〔美國〕愛默生:《友誼》
請把最寶貴的東西獻給朋友!假若你生活的退潮值得向朋友講,那麼也應該讓他知道漲潮情況;在這個世界上,你走訪朋友,只為消磨時光,那麼,他還能算是你的朋友么?
參考資料:http://post.baidu.com/f?kz=8810851
回答者:littlemouse - 高級魔法師 七級 6-19 17:22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好
0% (0) 不好
100% (1)
相關內容
• 幫我寫50句英語格言及諺語
• 50句格言
• 求50句英文格言,要有中英對照,謝謝
• 養成教育格言
• 速求關於生命的格言警句50句..越短越好~50
查看同主題問題:諺語 格言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共 5 條
百度首頁 | 登錄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百科 幫助 百度知道 >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 訂閱該問題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評論者: 番茄醬的祖宗 - 試用期 一級
你沒寫諺語!!!!!!!!!!!!!!!!!!!!!!!!!!!!
評論者: 章江河畔的老鼠 - 助理 二級
沒第2個的好!
評論者: 喜歡反轉地球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我來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其他回答 共 1 條
.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諾貝爾
2.生命不等於是呼吸,生命是活動。 ——盧 梭
3.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米歇潘
4.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爾
5.如能善於利用,生命乃悠長。 ——塞涅卡
6.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 ——伯 克
7.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庫爾茨
8.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呂凱特
9.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生命想像不到地短暫。
10.把每一個黎明看作是生命的開始,把每一個黃昏看作是你生命的小結。
11.生命是真實的,生命是誠摯的,墳墓並不是他的終結點。
12.親愛的朋友,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常青。
13.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14.生命的意義是在於活得充實,而不是在於活得長久。
15.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16.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
17.生命是母親塑造出來的,是上帝賦予我們每個人的.在我看來生命是無法衡量的!
18.生命是單程路,不論你怎樣轉變抹用,都不會走回頭,你一旦明白和接受這一點。人生就簡單得多了。
19.在我們所具有的一切缺點中,最為粗魯的乃是輕視我們的存在。
20.有生命,那裡便有希望。
21.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22. 在我們了解什麼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
23.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 ——達爾文
24. 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25.沒有人永遠活著,沒有東西可以經久。
我們的使命是照亮整個世界,熔化世界上的黑暗,找到自己和世界之間的和諧,建立自己內心的和諧。------高爾基
2 真正的價值並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們扮演的角色中。-----席勒
3 生命是單程路,不論你怎樣轉彎抹角,都不會走回頭,你一旦明白和接受這一點,人生就簡單的多了。-----穆爾
4 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樂趣。-----梁啟超
5 人生在這里只有兩分鍾的時間:一分鍾微笑,一分鍾嘆息,半分鍾愛,因為在愛的半分鍾里他死去了。-----左拉
6 人啊,你是微笑與眼淚之間的鍾擺。-----拜倫
7 人生是各種不同的變故、循環不已的痛苦和歡樂組成的。那種永遠不變的藍天只存在於心中間向現實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侈。-----巴爾扎克
8 人生有如赴宴,不可喝的過度,最好趁喉嚨未渴便離去。-----亞里士多德
9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懂得何時該抓住利益外,還要懂得何時放棄利益。----迪斯累里
10 人生就象一本書,傻瓜們走馬看花似的隨手翻閱它;聰明的人用心地閱讀它,因為他知道這本書只能 讀一次。----保羅
11 世界上的事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乾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巴爾扎克
12 人生不是一枝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枝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讓它燃的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人們。-----蕭伯納
13 人生有兩個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蕭伯納
14 平凡之中自有不平凡之處。歸根結底,人的價值存在於平凡的事業之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升華,它的凝聚點體現了一個人的全部人格、情操。-----鈴木健二
15 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奧斯特洛夫斯基
16 因寒冷而打顫的人,最能體會到陽光的溫暖。經歷了人生煩惱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貴。-----惠特曼
17 人的一生是背負重荷涉足遠路,不可操之過急。-----川端康成
18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有如一顆隕落的流星,連一分熱也留不下。-----羅曼羅蘭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給你這個,自己看吧http://www.book8.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46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