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士兵突擊結局時袁郎說的話
一、士兵突擊第三十集大結局袁朗說的話如下:
袁朗:"成才,演習完了你就要回你的老部隊。"?
成才多少有些黯然:"我知道。"?
袁朗:"但是我希望你有心理准備回來,是的,回來和你的朋友一起,可不是為了這個。你合適走的是比他要長得多的路,可能還是你不喜歡的路……"他這邊說話,那邊手上可沒忘了使勁"許三多是一個兵,優秀的兵,有他這樣的兵我覺得幸運。吳哲呢,雖然他的優點和缺點一樣多,可老A最看重他的還是一點……"?
吳哲:"你不要說啦,長腿的電腦,活動雷達,這次演習我就看出來了。"?
許三多聽著來自頭頂之上的喧嘩,在劇痛中喜悅,在劇痛中迷惑。?
袁朗對吳哲的說法不置可否:"你喜歡的是別的,可在不喜歡的事上你最能派用場。成才,你也一樣。你知道我年青時最像你們三個中的誰嗎?
像你,別驚訝。比吳哲更專心,比許三多更知道自己要什麼,比他們都要理智,當有一天能看破自己狹隘的天地時,他就是一個可能的管理者。是的,管理者,不討人喜歡,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放在第一位的絕不是討人喜歡--就像我有時候很討人厭一樣。你要選擇做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可愛的人。"?
成才在發愣,而袁朗在一聲讓人牙酸的骨骼輕響中終於完成了他的工作,許三多痛得顫栗,成才將他抱緊。?
袁朗:"是啊,路很長,比許三多還要長,你會比許三多更多迷茫,所以……"他輕輕拍打著許三多,並期望這樣能減輕他的痛苦,"我必須先問你一句,如果這是你的路,你願意來我們老A嗎?"?
許三多在痛苦中顫栗,而成才摟緊了顫栗的朋友,因為這一句過於漫長卻絕非答案的話哭泣。
二、結局簡介:
袁朗決定再給成才一次機會,他和三多、成才、吳哲四人小組在演習中執行代號為「沉默」的任務。三多掩護戰友撤退時從橋上掉了下去,袁朗三人只能繼續前行,他們這次的對手是高城率領的師偵營。
受傷的三多在敵方艦艇上發現陷阱,袁朗得知後故意暴露自己轉移敵軍視線,三多的意外出現改變了老A處於劣勢的局面。四人組繼續前行,袁朗終於向成才敞開了老A的大門。
三:結局表達意思:
1、意思就是說要成才能把握好自己, 努力,希望成才能超越他。
2、原文內容:三多摔倒後,袁朗和程聊了幾句。似乎袁朗在指責他成為一名天才。
袁朗覺得這個士兵的確與眾不同。重點是這三個對話。 袁朗:「他為什麼不呼救呢?" 成才:「我不知道。" 袁朗:「你知道。" 這時,袁朗已經知道有一個成功的總體願景。
超過三個人沒有呼救,害怕耽誤他們的戰友。無法保存成功,暴露目標。這就是特種部隊的性質! 袁朗下面的話實際上是給成功的理由。
(1)大兵突擊游戲任務攻略擴展資料:
一、士兵突擊主要人物介紹:
1、許三多:
許三多的人生經歷了「從屁孩到孬兵、從孬兵到好兵、從好兵到一個成熟的人」幾個階段。他的成長之路多災多難,部隊的熔爐讓他的人生顛覆了一次又一次。
2、成才:
成才一直很順利,習慣受人歡迎,然而他一跌到底,然後他爬了出來,爬到與許三多同步的位置。成才自信,目的性強,永遠都知道自己要什麼,達了目的也不罷休。成才沒有相信任何人,除了許三多,當他察覺死亡逼近最絕望的那一刻,他喊的名字是許三多。
3、史今:
史今是個溫厚的大哥,也是要求嚴格的媽媽。出身農家,本分然而要強。成熟得很早。他是一個道德楷模,如今網路人氣和異性緣最好的就是他。
因為這個時代的男人找不到幾個這樣的手足兄弟,女人一直在找的就是這樣的臂膀胸懷。他沒有缺陷,這是他唯一的缺陷。利他的人格,讓他看起來像一個真人和完人。
4、高城:
自信,要強,處處不落人後,愛才惜才,只少點耐心。其實他是個大孩子,受不得委屈,在軍人的外衣下干出了像雙旗挑團部這種孩子氣的傻事,很多方面還沒許三多成熟。出自名門,家有大樹,前途無量。他剛愎自用,卻有剛烈外表下的男兒柔情
5、袁朗:
他要把許三多們訓練成「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很殘酷,根本是照滅絕人性的路數來乾的,因為他太清楚人性這東西。這樣的人其實是神,是宗教。他身懷絕技,通透一切。
6、伍六一:
心氣比成才還高的多,只是他光做不說。生正逢時的他留在了「鋼七連」,他是那種做刀刃的鋼。為了不拖累許三多近進A大隊,在魔鬼考核接近終點的時候,這個從不服輸、永不言敗的男人竟然拉響了求救彈宣布放棄。
7、吳哲:
這個年紀輕輕的少校,家境優渥,學歷驚人,性格既有稜有角又通達圓潤,把原本格格不入的軍人世界和學子風氣融於一身,是一個樂觀、自信、幽默有堅持原則和理想的男孩。
2、士兵突擊第二部劇情介紹
劇情緊跟第一部:演習結束後,三多和戰友們榮獲集體三等功,慶功會上三多喝醉了,鬧了個大笑百話。往後的日子還是緊張的訓練——直到部隊接到新的任務——在邊境線上伏擊越境恐怖分子,三多再度一次負傷,養傷期間老班長史今和六一前來探望,老戰友見面百感交集。三多傷好後返回部隊,袁郎給的任務是協助成才訓練新來的戰士,而袁郎則有神秘任務消失了。。。最後在圍剿軍火商時,卧底內的袁郎為救成才而英勇犧牲,三多身負重傷,特戰隊在成才帶領下最終消滅了武裝分子。悼念會上,成才與三多悲痛萬分。。。最後殘疾的三多退伍,而成才則成長為特戰隊隊長。容兩人在告別時全老七連的老戰友都來了。。。
3、士兵突擊好看在那?
哪都好看! 感人,幽默,勵志等復等等等 每個演員演得都非常到位,非常好! 編劇編的制也很好! 尤其喜歡袁朗,也就是段奕宏! 士兵突擊的每一集我都喜歡看,已經看了不zhidao下10遍了,但是越看越有感覺,越看哭得越厲害!~~~
4、士兵突擊最後一集講什麼意思?許三多掉下去之後怎麼樣了?
許三多掉下去之後沒有摔死,而是去參加任務了。
原文內容:三多摔倒後,袁朗和程聊了幾句。似乎袁朗在指責他成為一名天才。
他說:「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事實上,他認為成為一名天才是對的。
他不能去救援,失去戰鬥力。他故意激勵他成為一名天才。如果他想成為一名天才,那麼他肯定會接受三次以上,並取悅袁朗。但是作為一個天才,他只是生氣地回答:「你已經看到了。」
袁朗覺得這個士兵的確與眾不同。重點是這三個對話。 袁朗:「他為什麼不呼救呢?" 成才:「我不知道。" 袁朗:「你知道。" 這時,袁朗已經知道有一個成功的總體願景。超過三個人沒有呼救,害怕耽誤他們的戰友。無法保存成功,暴露目標。這就是特種部隊的性質! 袁朗下面的話實際上是給成功的理由。
二哥肯定要出去打工了,房子炸沒了,還有那麼多外債,肯定要出去賺錢的。
(4)大兵突擊游戲任務攻略擴展資料:
《士兵突擊》影片評價:
《士兵突擊》表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許多個人的人生。許三多和成才、史今、袁朗那些戰友們在各自的生命里,在各種好的壞的抉擇中不斷成長。正因為這種生活流的群像式創造,才讓我們讀懂更多關於生命的意義。正如你我的人生旅途,總有人意外闖入,產生濃情厚義,又傷心告別。分分離離間,我們不能改變多少,但至少可以珍惜:「不拋棄,不放棄」,「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該劇昭告中國式好片的誕生。沒有令人緊張、窒息的戲劇性情節、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鏡頭和血腥場面,它那略顯朴實的細膩、激情卻讓人感悟良多(上海昆劇團編劇張欣評)。
該劇所構造的那個小環境具有某種實驗室的功效,軍隊這樣一個相對封閉、極端、絕對的處境正適合實驗室所要求的環境狀態,也因為它的封閉、絕對,因而困境和結局都相對純粹,所以更具寓言性質。寓言才具普遍適用的能量,也許正因為《士兵突擊》的寓言性質,把許三多當做一個現實人而非一個電視劇角色來對待已經成了一種不可迴避的社會傾向。從它的輪番熱播而廣泛地被拉入現實對應各自的生活環境,似乎讓普遍的生存焦慮在其中得到了撫慰,可以看出它被擬真化的程度之深。一個電視劇中的角色能被如此程度的擬真化,因此也就具有了社會心理意義上的真實性(新浪娛樂評)。
參考資料:士兵突擊_網路
5、《士兵突擊》裡面的老馬,702團最牛的班長,為什麼會被放到五班,最後無奈退伍?
老馬是個老兵,老馬是一個干工作任勞任怨的的老兵。他說話不多,低調,憨厚,甚至有時候讓我們還感覺到他,有那麼一點點的窩囊。但是你這樣評價老馬就大錯特錯了,從和指導員的幾次談話中,不難發現,老馬是一個曾經創造過輝煌,經歷過榮耀的人,他是在榮譽連隊裡面,最優秀的班裡成長起來的士兵。
老馬為什麼到了草原五班?
部隊是個大熔爐,是個年輕人建功立業的地方,是個讓人奮發圖強,爭強好勝的地方,相比較而言,老馬老了,老馬確實老了。但是老馬又是一個戰斗班排裡面成長起來的優秀老兵,他政治素質堅定,思想覺悟高,軍事技術也是過硬的,派他到這個遠離部隊駐地,任務單調,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執勤點來,連隊也是給予了厚望的,希望他能帶好這么一群做風稀拉,得過且過的「和尚兵」。
老馬的迷茫,老馬的彷徨。
但是等他到了五班以後,單調的工作,無聊的的生活,漸漸地的磨滅了老馬還剩下的一點點鬥志。老馬郁悶過,老馬也抱怨過,這在和指導員的對話中,我們都能感受的到,他的疼苦,他的不甘。班裡戰士的言行做為,也讓他彷徨過,更讓他感受到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苦澀。
最後許三多的出現,讓他看到了一個踏實肯干,有一點傻兒,但又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新兵,更讓他從許三多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他被震撼了,更被感動了,這在電視劇中許三多修路這個故事情節中,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
最後老馬復員走了,走的很欣慰,他走的很自豪。如果說是袁郎成就了許三多的話,那老馬就是發掘許三多的那個人,人民軍隊也正是有著千千萬萬個許三多,在日日夜夜的保衛著我們的祖國,老馬最後的一個敬禮,無憾軍旅。
6、《士兵突擊》人物分析。。。
在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里,本人最喜歡史今。。
如果要人物分析,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突出的亮點。在這里,我就發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僅是本人自己的個人觀點,如果有什麼不對的,還請大家諒解。
許三多:有自己的固執和堅持,很中朋友,相信世界不會辜負他的期望,一直努力,雖然在先前是迷迷糊糊的,渾渾噩噩,根本不知道自己真實的目標是什麼,但是經過班長退伍,伍六一腿殘,成才的轉變之後,慢慢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麼。他在史今,伍六一,高城,袁朗的幫助下,一步一步的成長。
成才:典型的現實人物,說實話,我覺得這個人物是最現實的。從他進部隊開始,就一直向自己的目標奮發,雖然過程很不怎麼樣,最後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也違背了七連「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戰友,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和三多都是一棵樹,三多在不斷成長,而他卻把自己的枝枝蔓蔓都給砍了,變成了一個電線桿。」索性到最後,袁郎的話讓他明白,雖然把他一向驕傲的根基打沒了,但是也讓他重新的站立起來。
史今:我最喜歡的人物,寬容,有耐心。為了自己一個酒醉後的誓言,把自己的前途變得渺茫。努力的讓三多適應部隊的生活,努力的教他,以無比的耐心陪三多成長,史今的幫助可謂是三多人生中第一個轉折點。對三多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伍六一:和史今是好朋友,一直反對史今這樣幫襯許三多,很不喜歡許三多,但是,到了最後,在史今退伍之後,擔負起指路人的角色。在看不起的偽裝下,一路扶持著許三多。是個硬漢子,很有男人味。
高城:倔強之中帶點可愛的「老七」。剛開始因為三多一個「投降」的姿勢一直不待見許三多,但到了最後,因為七連的解散讓兩個人相互了解,也許是因為彼此的寂寞,讓高城逐漸的看到了三多身上的勇氣。用高城的話說就是「他就像個溺水的人,看著誰都像救命稻草,一直緊抓不放,到了最後,我一看,好傢伙,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一棵參天大樹。」他從看不起許三多,到最後欣賞。在許三多後來萌生了退伍的想法時,為他做的一切。都十分可愛。
以上是許三多在沒進入A大隊之前,現在是A大隊人物分析
袁朗:腹黑男一個,在國慶演練的時候,因為許三多抓住了他,所以從此注意起許三多。一直比較欣賞許三多身上中朋友的團隊精神,以及他「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讓他的才能有施展的空間,算是許三多人生中第二個轉折點。
吳哲:也有很多人喜歡這個人物。成績優異的軍事人才,有點小幽默,很喜歡許三多這個朋友,是個很聰明的傢伙。
齊桓:在A大隊和許三多一個寢室,幽默中帶點小腹黑,也很喜歡許三多,對他很佩服。也是個漢子。
7、士兵突擊25中 許三多怎麼一下殺了毒販?
許三多執行任務,是協助武警的邊境緝毒行動,一個全套美式裝備的武裝馬幫想憑借加強的火力穿越邊境,和他們手上的M4卡賓槍、M79榴彈發射器相比,武警的沖鋒槍確實不堪重負,那根本是美國特種部隊()的裝備。袁朗不客氣地說:「別看給你一桿槍,給你一個地形圖,你現在能拼掉一百多號兵,可你也許會被一個真正的殺人犯用菜刀幹掉。」許三多不信,他告訴許三多自己炫耀過的那個傷疤,說是M16的槍疤,其實是被一個不入流的小混混用改錐捅的。許三多說:「槍呢?」袁朗笑著說:「忘了。」袁朗率隊出擊,一槍未發,預備隊都沒用上,僅靠平日的捕俘和戰斗訓練就將馬幫擒獲,一命未傷。袁朗臉上洋溢著喜色,這樣成功的作戰在他也是不多見的,他讓隊友帶俘虜回去,自己和許三多打掃戰場。一個漏網的毒販因為恐懼吸了過量的毒品,掄刀向許三多砍過來,一切就像袁朗說的一樣,槍在手上,但許三多根本意識不到開槍,雖然他赤手空拳也能把對方打倒上百次,可對方是個完全喪失理智的人。偶爾能跟袁朗也打個一勝兩負的許三多變得只知躲閃,最後完全憑本能把刀反手捅進了毒販的胸膛。
許三多癱在地上,袁朗趕過來,一看就明白了。袁朗說算了,別去想他,善良人第一次碰上惡人,都是這樣。那名死者是境內人士,許三多旁觀了他的家人給他舉辦的火化儀式。火葬場里,死者家屬的哭聲彷彿淹沒了整個空間,許三多離得很遠,他完全被眼前的一切震懾住了,他的腳在悄悄地往前挪了一步,又挪了一步……死者家屬的哭聲頓時席捲而來,這正是剛接了骨灰出來走向墓地,最為號啕的時候。
回基地後,許三多躺了整整一周。鐵路問袁朗:「聽說你隊里那個兵,從執行任務回來已經躺了一周?」「我的過失。我讓他過早面對真實的流血和死亡。」鐵路有些不能理解:「這報告上寫了。我沒看出你的過失,也沒看出他的。一夜間徹底摧毀為禍數年的販毒武裝,這叫過失?……就許三多的表現也無懈可擊,他是軍人,必須有承擔這些的心理准備。」許三多復員的要求沒有被同意。袁朗說你殺過人嗎?鐵路搖頭。袁朗說我也沒有,那麼我們就不該理解他嗎?夜色中的訓練場,袁朗讓齊桓找許三多過來,齊桓不放心地看著自己的隊長:「隊長,別責怪他。他滿心平和,只想好好和人相處。我們還沒像他那樣,面對面,看著一個人瞳孔擴散,呼吸消失。」為此,袁朗和許三多長談了一次,許三多想要兩個月的長假,他現在實在是很想家,想以前的很多人和事。袁朗說給你一個月假,我私人再援助你兩千塊錢,你盡可以去任何地方散心,但一個月後回來,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一起做。
8、士兵突擊里的人物問題
機一連連長, 伍六一後百來去了機一連, 連長就是他。
六一要參加度老A選拔時阻攔的就是他,六一住院時看六一的是知他 ,六一要復員時他也在,
後來六一寄了錢回來, 他在外地駐訓不在702 ,讓三連長把錢交給許三多道的。
三連長就是那個跟許三多和何洪濤一起吃回涮火鍋的那個,還有新兵連的時候,往老七手裡塞煙的也是他答
9、士兵突擊中每個人物的特點分析
一、人生的啟明星——史今
史今,在整個電視劇中的著墨不多,和許三多後來的人生經歷相比,史今更像是許三多人生的啟蒙老師,一個引領者。不難想像許三多如果沒有遇到史今,估計窮其一生將會在下榕樹那個默默無名的小山村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
史今一個典型的東北漢子。直爽、真誠、倔強、重承諾、講義氣……因受了許三多父親的一碗酒,將許三多從下榕樹帶到了鋼七連。面對許三多一次又一次「不爭氣」的表現,他明知道許三多的加入會使自己的軍旅生活時刻充滿了危機,可他仍然咬牙堅持著。為了能將許三多留在鋼七連,他第一次和視他如兄弟的連長發生了爭執「我就是想要這個兵,我不能不要這個兵,我保證把他帶好。我欠他。一個承諾。是在心裡說的!」⑴。當許三多腹部繞杠333次創造了鋼七連新的奇跡,也是他為了讓連長肯定許三多,追著連長一次次問「我的兵帥不,露臉嗎?」他所做的這一切,卻只是為了當初那一句對許三多父親的承諾「要啦!要了他,他就是我的兵。許三多,這不見得是件好事兒,要了你,我陪你玩命,你就得跟著玩命!一年時間,我把你兒子練成一個堂堂正正的兵!」⑵這承諾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質朴的語言,卻是份量十足,厚重而擲地有聲!
當許三多在史今的鼓勵和幫助下終於用自己腿站起來了,為鋼七連獲得了諸多的榮譽,漸漸成為了鋼七連的尖子時,他卻迎來了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他將要復員,離開這生活九年的軍營。可是當連長問他最後的要求時,他提出的要求居然是「總是說我們在保衛首都,可我……從沒去過天安門」⑶也許這是他一輩子提出過的最「過份」的要求,這也許這是他九年軍人生涯中最「出格」的舉動,這也許這是他第一次哭…… 「三多,別在把想頭放在別人身上。你這樣的人,自己心裡就開著花。班長走了,幫你割了心裡頭最後一把草。該長大了,許三多。」⑷當他要離去時面對許三多,他選擇的不是抱怨而是對許三多最後的提攜,最後的期望。他完成了對許三多一家的承諾,用自己的前程,用自己悲劇性的人生……
「偶爾一想起史今,總會聯想到那與天地相接的大草原,想到那份蒼涼與優雅,想到那份博大和寬廣,更有揮之不去的溫暖和感動,讓人的心靈在突然間凈化,不染一絲塵埃。為他感動著,為他溫暖著,只因史今——一個溫柔敦厚有著廣闊草原般胸懷的男人。」⑸
二、寧折不彎的戰友——伍六一
伍六一,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恨」許三多的人。這種恨是恨鐵不成鋼,是恨許三多不懂得什麼是朋友,是恨許三多不懂得當兵的意義。伍六一,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許三多的人,這種愛沿續著鋼七連「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像烙印一樣已經溶入了骨髓。這種愛支撐著伍六一在最後的關頭犧牲自己來成全許三多的成功。
很難用單一的詞彙來形容伍六一的性格。他倔強、剛強、好強、果敢、愛憎分明、有擔當……他討厭混日子的士兵,討厭這樣的士兵和他稱老鄉套近乎;對待訓練科目,他絕不含乎,立爭第一。在競技場上腰病復發,他挺著腰傷強上。他說「鋼七連的人一咬牙什麼事都幹得成!」⑹;對待上級,他不卑不亢;對待戰友和朋友,他又是柔情的、細心的、天真的、毫無顧忌的。「看到班長去枕冰冷的石凳,就把軍帽扔過去;看到班長整夜看守許三多,就替他披上軍衣;看到班長半發泄半惡作劇般的從後面貓過來,就把後背挺的直直的任由他踹;看到班長為許三多頂罪,就站出來自己幫著扛;看到班長的手被砸傷了,就氣得額頭上青筋都暴起來;看到班長被人拖累,就焦急的似乎要把心都掏出來,壓低著嗓子湊上去,「我求你了,算我求你了還不行嘛」……」⑺在班長走時,他又是冷酷的。從頭到尾一言不發,但他在班長復員時撕心裂肺的那一聲「好」,卻讓人一下子眼淚涌了出來。終於體會到他扯著發黑的手套低啞著嗓子說的那句無奈的話「當兵的最怕一件事,人來了,人又走了……」⑻那一刻突然懂他了,他冷酷是因為他懂得朋友的含義。在接受老A的選拔的測試時,他堅持。他說「當兵很辛苦,如果一個兵想在這條道路上走得再多一點,請尊重他的選擇」⑼執行測試任務時他果斷。他義無反顧的當起了老七連的帶頭人,在別人睡覺的時候,他為他們抓田鼠准備口糧;在別人猶豫不覺的時候,他站出來一錘定音;在許三多大叫著要回去找人的時候,他抓著他的衣服上氣不接下氣的穩定著對方的情緒;在許三多趟水過河幾乎被凍的失去知覺的時候,他揪著他的衣領,用凍的同樣沒有半點血色的嘴唇反復說著鼓勵和激勵的話;在許三多的眼睛被炸傷看不見的時候,他想都沒想的呼喊著拽著對方艱難的穿過火力……直到最後,依他的性格,沒有一條腿爬也會爬到終點,可是看著許三多拖著他用比爬還慢的速度向終點蹭過去的時候,他妥協了。當看到他從身上放出信號彈,用一條腿向前蹦著,笑著說「跑不動了,棄權了」的時候,就像是被人用棰子狠狠敲了頭一樣,震撼、炫暈、痛苦……他用他的自尊焊衛了他最後的尊嚴,也用他的犧牲換來了許三多的成功。他為許三多盡了最後一分力量。
他將自己是鋼七連第四千九百個兵當成一種驕傲,無論他在哪裡,鋼七連的精神已經深入他的骨髓,變成他人生永遠的座標——伍六一。
三、鋼七連的靈魂——高誠
許三多今生最重要的轉折是從鋼七連開始的,七連帶給他的挫折與榮譽感,可以說是許三多一輩子的財富……
「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麼?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傳統和性格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同志們,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軍魂。」⑽鋼七連,如果說之前的戰士給了七連生命,我想,高誠則賦予了七連的是魂,軍魂!他剛強,所以七連從不服輸;他堅毅,所以伍六一說,老七連的人一咬牙什麼事幹不成;他那麼昂首挺立,所以七連撐起了一片天。
他剛,寧折不彎。堅持自己的原則,決不讓步。團長怎樣,就算是師長、軍長又怎麼樣,它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底線。他硬,他不會柔聲細語,更不會用淚眼去表達內心。他微皺的眉頭常常寫著嚴厲。打落牙齒和血吞,這是他。習慣了披上裝甲,一個人咽下苦水。只是在他偶爾的動容中,在他的只言片語後,才能看到剛硬後的柔軟。他柔情,因為許三多進鋼七連,他和史今幾次爭執。他讓步了.面對團長,他堅持,可面對史今,他讓步了,他可以對命令說不,但他不忍對兄弟說不。史今在他眼中,不僅是一個班長,更是一個多年來風雨同程一路走過的兄弟。「我就怕對他不住,所以不管用盡什麼樣的小花招,我也要把我們的史今史班長給留住了」。⑾很難相信一個看起來外表剛毅正直的軍官會這樣說,會說自己用「花招」。因為面前是朋友,是兄弟,因為要留的是兄弟。
他會帶兵,懂得什麼時候張什麼時候馳。訓練場上,他會嚴格,會呵斥,可走下場地,他也會逗也會鬧,面對迎面潑來的一盆涼水,只是擦擦臉,苦笑著說「情緒不錯,繼續保持」。
防紅外演習失敗,他生氣,也會吼也會叫,但他能控制住自己。一直覺得,他開始就知道是許三多。他問,不是想懲罰什麼,而是希望他能站出來,學會擔當,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許三多既然進了七連,他就不會拋棄自己的兵,也許方式不同,但他一直以一種他特有的方式鍛煉著許三多,激發著他少得可憐的血性。只是在聽了許三多的那聲「雞蛋……」後,他才徹底憤怒了,原來說了那麼多做了那麼多,許三多竟然完全不懂。
許三多腹部繞杠破了紀錄,史今使勁追著問帥不帥,他迴避,打岔,看似漠不關心,實則那隻是他的個性,他掩飾著,可忘了自己最先說出的一句話是「人怎麼樣」。面對這一牆的錦旗獎狀,他甚至不正視一眼。不是看不起,而是一種孩子氣的倔強。只是倔強後還是貌似不經意地說出了那張碟。
聚餐,他痛飲,那句「失敗是勝利的親娘」尤為經典,豪邁,爽朗。穿過人群,他走向略顯落寞的史今,「為什麼不是你抓了那俘虜?」不是氣憤,是傷心,是遺憾。「今兒,可你今後你怎麼辦」終於說出了心裡話,說出了他最擔心的事。那聲「今兒」喊得那麼親切那麼自然,只是聲音中多了幾許遺憾,幾許無奈。
那個雨天,他站在窗前,心情像天氣一樣陰晦。看著雨中史今孤單的背影,「怎麼笑,你給我笑一個,笑啊」,「我考慮問題,難!」。不是不會考慮,只是傷心,傷心到不能理性地思考。他是年輕有為,但這並不意味著冷酷,並不排斥人性。
「天安門,王府井,西單,烤鴨……」看著史今不好意思的表情,分明感覺他的鼻子在發酸。當兵九年,辛辛苦苦,到走時竟只是這么簡單的要求。保衛首都,他甚至都沒看過首都,就這樣默默守了九年。近在咫尺卻從沒謀面。什麼是犧牲,什麼是奉獻,難道只有流血和死亡才能讓人落淚?他轉過史今,別過頭,只看到他泛紅的眼眶。
紅色的旗幟,紅色的牆,燈火輝煌的夜景;綠色的軍裝,黯淡的燈光,雄厚的音樂。沒人說話,就是看著窗外,沉默……即使心中有千言萬語,卻未必知道該從何說起。結局既已註定,說了無非徒增傷心。
史今一向內斂,只有這次哭得如此痛快。他沒有哭,他不能哭,總要有一個人能挺住,挺住支撐著彼此。他想讓史今笑著走,不流淚。
不是只有頓足捶胸淚如雨下才能表達一個人的傷心,不似尋死覓活的胡鬧才能表達一個人的感情。許三多哭著叫著,伍六一不屑,轉身看著窗外,高誠滿臉不耐煩頻頻看錶,既然不能挽回什麼,何不笑著告別,哪怕是勉強的笑,又何苦再撒上最後的一把鹽,讓他的心再痛一次。「情」這個字,有時不是釋放自己,而是學會考慮對方。「兄弟」,許三多不懂。
七連整編,他心痛,就那麼被肢解,看著心被分成一片片,帶著自己的牽掛和不舍遠去,痛徹心扉。可他咬牙挺著,不抱怨,不放棄。大雨中射擊,為連史的錯誤打架,他知道到了最後,可他不倒,即使是最後,七連依舊是鋼,頂天立地的鋼七連。七連,是他的心血,他,卻是七連的魂。 「昂頭,就算迎面射來的是子彈,你也這么給我挺著,明白嗎?」⑿一拳砸去,馬小帥沒動,甚至眼睛都沒眨。連旗飄過,血染的紅色。鋼七連最後一名士兵的儀式,馬小帥用他的優秀給了高誠最大的安慰
「七連,七連……七連啊,伍六一」是要哭了嗎,何必強撐著呢?面對過來的兩個連長,他強忍著,敷衍著,躲避著,目光卻一直看著自己的戰士,追隨著遠去的車輛,心,就這么徹底的撕碎了。人去營空,他對著空曠的院子無奈的揮手。 傷心,憤怒,壓抑……第一次看到他如此頹廢。扛了那麼多天了,人前的堅持,人後的失落,他發泄,與其說是許三多,不如說是對他自己。音樂,哭聲,地上支離的碎片,剋制了許久後的一次放縱。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可就是那斷斷續續透出的哭聲才會揪得人心疼。
那個鋼硬的男人,終於放下了一次。
任性,這個詞用在他身上不知是否恰當,可有時看他真的像個被寵壞的孩子。明明想給許三多包紮,沒想走過去又張不開口,一番情意沒被領,憤憤而回,心裡擔心,還在嘴硬「你最好得破傷風死掉。」一個人抱著被子巴巴的跑去找人聊天,人都去了,卻不好意思說明意圖。偏偏找的人又如此木訥,可憐昔日人前高談闊論侃侃而談的高連長不得不費盡口舌挖空心思找盡話題。尤其是他自暴家史前那種欲說還休,反復強調自己不靠父親的表情,任性而又可愛。 走路中想甩掉許三多,吃飯前在那梗著脖子唱歌,一切的一切,像一個受了委屈的任性孩子。
「好好請人上車,說你呢,動什麼手」話音中帶著憤怒,為這場比賽的不公憤怒。為馬小帥作弊,因為「老七連的兵活的不易」,是真心話,對七連他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七連沒了,這感情分在了每個老七連人的身上。「別以為我來七連沒幾天,就長不出七連的骨頭」。馬小帥,鋼七連的最後一名士兵再一次感動了他,以一種七連特有的方式。
「愛之深,責之切」,所以伍六一堅持要走時,他才會動了手。不是因為那句「鋼七連的第四千九百個兵,就這鳥樣」而是因為他的倔強。唯一一次,他在人前落淚,不再顧及,只是流淚。「你怎麼那麼傻呢」,他的嘴在動,卻無聲。他了解伍六一,也許他已經預料到了結果,因為伍六一身上烙下了七連的印章,因為「那份做兵的尊嚴」。那一刻,他後悔了嗎?後悔自己帶出的兵怎麼就那麼要強?
不拋棄,不放棄。他要了許三多,就沒有放棄過他,即使他後來離開了七連。
回過頭,臉上一道傷疤,就像忽然回到了炮火紛飛的年代。依舊是滿不在乎的口氣,卻平和了一些,成熟了,卻一樣的嘴硬。「明明一個強人,卻天生一副熊樣」,老七特有的語言風格,第一次,他還算是正面的肯定了許三多,在史今走了很久以後,在七連散了很久以後。
他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可他活得真實;他不渲染什麼信條真理,可他活得坦盪;他是將門之後,可他選擇了荊棘。有時會發脾氣,還會結巴幾句,再苦再難一個人咬牙生扛,就算會發泄但絕不崩潰。他就那麼真實的活著,有血有肉,在一片橄欖綠中活出了真性情。
高誠可能不是一個完美的男人,但是這個男人告訴了我什麼是生活什麼是堅強什麼是感動……⒀
四、惡的善良人——袁朗
袁朗象嚴父,他用他的愛緊逼許三多,引領許三多找到堅強,找到心裡的那棵樹。他告訴許三多,那棵心裡的樹就是許三多自己,許三多是一棵能支撐起很多的樹。如果說史今讓許三多從男孩變成男人,那麼袁朗則是讓許三多從男人變成英雄。
想到袁朗的性格,第一個詞就是狡黠。他給我的感覺老在變,他可以是冷漠的,刻薄的,殘酷的;也可以是可愛的,睿智的。
袁朗是三多的貴人,從他的出場開始。袁朗的出場就給人很震憾的效果,一槍將成才所有的自信打得一絲不勝,自己也被憤怒出離的許三多抓了俘虜。而袁朗是唯一一個第一眼看到許三多,就給予他正確評價的人,他的出場對於整個電視劇來說是一個最大的浮筆,是許三多軍營生涯新一頁的楔子。
他對自己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要什麼,他認准了許三多是合適老A的人,他是許三多的伯樂。他要這個傻傻的,愣愣的,怪怪的許三多做他的兵。他開著吉普,叼著煙,象個土匪,囂張的說,我的車上只有三個位置,我只帶走最先到的前三位。他沒有給許三多任何優待,對待他看好的士兵,他給予的是更為殘酷的考驗。
可是他不是真的冷酷。當他站在終點,看著三個老鄉相互扶持,看著成才獨自跑到終點,看著斷了腿的伍六一為了不連累許三多而甘願放棄拉開自救彈,看著許三多那樣不忍的跑過來,他動容了。雖然帶著黑黑的墨鏡,但是從微微抽搐的嘴角上能感覺到他當時受到的震憾,他的感動。他趕走拓永剛,那個鐵路親自挖來的空降兵,他何嘗不知道他是好兵?可他更知道他要的是什麼樣的兵。站在窗前,目送小拓離開的袁朗,我覺得他是無情的。他那樣折騰他的「南瓜們」,除了殘酷的訓練,還有刻薄的語言……可是當一切過去,當他真正接納這些尖子中的尖子成為自已的同伴時,他是感性的:「以後就要長相守了,長相守是個考驗」⒁面對吳哲的質問,他是寬容的,拋出他的鑰匙,給吳哲一個檢查自己內務的機會;給新老A們訓話,他是可愛的;和三多在山上,「山裡的黃昏,容易讓人想起舊事」,他是傷感的;接了三多的電話,「多少錢」「20萬」「沒問題」,他是從容的;三多為了成才,反反復復的進出他的辦公室,他又是無奈的;喜歡他和高誠的一段對話,還是他慣有的那種灑脫不羈的表情,「我酒量一斤,跟你喝,兩斤吧」「我酒量二兩,跟你喝,捨命。」簡單的對話,搭起了兩個男人間的生死之交。
如果說史今的擔承是忍辱負重的隱忍,伍六一的擔承是寧折不彎的堅持,高城的擔承是無所畏懼的霸道,那袁朗的承擔是舉重若輕的灑脫。⒂有了這份灑脫,他的人生將註定精彩。
五、眾望所歸的成功者——許三多
許三多不是一個合格的英雄,他不符合英雄所具備的條件。他不高大、不威武、不英俊,他膽小、木訥、怯懦甚至是猥瑣。但是在這個高唱英雄的時代,他無疑是一匹黑馬,因為他的成功註定是要大費周折,註定是要賺人熱淚。
一個連自己的爹都看不起的農村娃子,一個從小就生活在「龜兒子」的罵聲里的孩子,一個被村子裡的孩子欺負的對象,他的成長註定是殘缺的。他自卑,他只有在讀書的時候才能找到自己的樂園;他怯懦,所以他只能用加速的奔跑來逃避村裡其他孩子的欺負;他木訥,因為從小隻有大哥陪他說話,二哥幫他打架,他沒有朋友。
史今出現了,這個足以改變他今後命運的男人,將他帶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一個完全需要他自己努力才會被承認的世界,一個就算他跑再快也仍然逃不開的世界——軍營。在這里,他性格缺陷所帶來的負面效果通通突顯出來。在眾人的白眼中,他茫然,可是他咬牙堅持著,當所有的人認為他在混的時候,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讓許三多成長的第一步是新兵連結束時他被分到紅三連五班。他沒有抱怨,他總說他笨,可是他靠著自己的執著修好了一條以前首長都沒有修成的路。他性格中的閃光點終於開始突顯出來——他堅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決心。他珍惜戰友之情,在他接到要帶回團部的命令後,他逃了,他不想離開「家」,離開那個不會被任何人記住的五班。
他被調回鋼七連,面對的依然是以前的困境,他也曾動搖,還想將希望放在別人身上,可是史今讓他找到了奮斗的目標。為了讓史今留下,他拼了!腹部繞杠333次,他的天真與單純讓他創下了鋼七連新的奇跡,也贏了周圍戰友的尊重。一系列的榮譽在以後接踵而至,可是對於許三多來說這些榮譽僅僅是代表著史今能留下的酬碼。史今還是走了,他哭著喊著,他以為他哭了喊了,史今就能留下,一切就能改變。可是他錯了,他還沒有成熟,他還不了解「兄弟」。七連的改編的過程中,連長高誠終於認可了許三多的能力與水平。「天生一個強人,卻長一副熊樣」,「不以物喜,不以喜悲,無業即業,無圖即圖。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我這兩天剛接觸一個人,錯誤之皇,每做對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樣抓著,有一天我一看,好,他抱著的已經是讓我仰望的參天大樹。」⒃獨自看守軍營對他來說是一個人生的另一次挑戰,孤獨、寂寞,可是他沒有選擇,他知道從第一天踏入這個軍營開始,他已經沒有權利選擇挺不下去。那段歲月漸漸將他磨蝕成一個心態平和的人,不在為別人的眼光而活,不再浮躁、不再焦慮,真正活出了自己。再離開時,他已經是個處變不驚的老兵。
老A每天的訓練與時時刻刻的威機,使他更加沉穩,更有擔當,他學會了冷靜處理身邊的事。在二十三歲生日那天,在任務中他殺了一個毒販,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二十三歲,二十三歲時我失去我天真,一個殺死了同類的人再也不會天真,明白了死亡就沒有天真」⒄這段經歷使他一度想放棄軍旅生活,想逃避因為死亡帶來的愧疚感。他開始面對此生最大的戰斗——打贏自己。他贏了,他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他終於對得起曾經的、現在的戰友,對得起為了他的成功付出和犧牲的人們,他最終挺了過來,真正的用自己的腳站立起來。他不再遜色於任何人,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家裡遭遇爆炸,看著像廢墟一樣的慘狀,他和許二和的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往不可一世的許二和垮了,開始變得頹廢,用酒精麻痹自己,逃避家裡欠債、父親做牢的事實。而此時的許三多,已經能夠面對這一切,他開始收拾,甚至在這片頹廢里為許二和臨時搭了一條床,給這個原本已無生氣的家裡又增加了一抹希望。向隊里借錢,用著畢生的信念信守著還錢的承諾,至此,許三多已經徹底脫胎換骨,完成了他英雄歷程最後的升華。
我們再也不會看到以前那個輕易高舉投降的許三多、那個輕易流淚的許三多、那個將希望寄託給他人的許三多。因為他的單純,因為他的天真,因為他的執著,因為他的信念,使經歷了這一切的許三多,終於涅磐成了一隻美麗的鳳凰,一飛沖天,直抵蒼穹!
轉載自作者我是阿暮笨笨
10、我是特種兵中菜鳥A隊最後一次實戰考核時怎麼都帶著部隊臂章和軍銜啊?士兵突擊中執行任務是怎麼沒帶?該帶
你問的問題以前我也遇到過,我是百退伍兵 參加過沈陽軍區聯合作戰演習,當時我們團規定不得佩戴軍銜和資歷章以及度明顯的標志,可是後來演習的時候上級指示 必須佩戴和自己問軍銜職務相等的一系列的表示,以防被敵特分子干擾!
其實按正規講 是不允許佩戴的,但是要看上級的答指示,和執行任務的分隊長是怎麼要求的,沒有什麼事,因回為即便是你錯了 也不會怪你,因為你是執行上級的指示,部隊有句話「能不能幹好是能力問題,但是干不幹是態度問題」! 所以你只要執行命令答 令行禁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