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游戲攻略 > 獨自一人游戲文字攻略

獨自一人游戲文字攻略

發布時間:2020-04-11 15:07:39

1、一個女生想獨自一人去哈爾濱旅遊 有沒有人給個旅遊攻略

建議12月25號後來,因為那時候冰雪大世界試開園了,你來太早看不到。
第一天可以去中央大街,索非亞教堂,斯大林公園,參加一些冰上四項活動。
第二天可以去太陽島雪博會,晚上看冰雪大世界。
第三天。參加滑雪一日游。
第四天,逛逛街,
費用。普通旅店50-80一間,雙標間二星的120-140,連鎖的快捷的一般160-180
吃的還可以不太貴,看你吃什麼的。總體來說不是很貴。快餐10-20一位,自助的42-100多的都有,哈爾濱比較特色的。東方餃子王,醬骨燉菜等等。
景點。你有學生證,都半票,冰雪大世界去年280,雪博150,地館130,其它的基本上沒有費用。滑雪一日游,88-150不等,雪場不同,價格不同。希望你來哈爾濱玩。有什麼問題可以咨詢我

2、10.1准備去杭州,不知道能否提供詳細的攻略。獨自一人。還有最好能提供靠近西湖的酒店。謝謝!

杭州市旅遊局長寫的////72小時游杭州該選哪些地方?
第一天首推西湖。環繞西湖15公里,既可騎公共自行車也可漫步湖岸,飽覽山水美景。登上西湖遊船,暢游三島絕不會讓你失望,千年古剎靈隱寺、雷峰塔都是訪客必游之處,秋天的北山路,天空湛藍,亮黃的梧桐樹葉高大茂密.

第二天,在西溪濕地、京杭大運河、錢塘江中自選。

第三天,再去看看「大杭州」。千島湖、湘湖、富春江、新安江、雙溪漂流……總有一處是你想找的、好玩的。

晚上,《宋城千古情》《印象西湖》, 夜幕低垂,燈火璀璨的南山路、河坊街一定讓你流連忘返。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座城市,像我們杭州一樣,既有這么燦爛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山水,又有這么繁榮和生機勃勃的城市活力。
=========
國際青年旅社
地址:南山路101號(中國美院斜對面)

3、求背包客獨自一人走東南亞的詳細攻略

東南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東南亞地區共有10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世界各國習慣把越,老,柬,泰,緬五國稱之為東南亞的"陸地國家"或"半島國家";而將馬,新,印尼,文,菲五國稱之為東南亞的"海洋國家"或"海島國家".1967年,東南亞地區出現了一個"國家集團"這就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發展至今已有10個成員國.
東南亞各國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且都是新興的國家.除新加坡外,均屬發展中國家.
東南亞各國都是多民族的國家.全區有90多個民族,東南亞地區又是世界上華僑,華人最多的地區.全區約有華僑,華人2000多萬,另有200多萬印度人,100多萬其它國家的外來移民.
今天的東南亞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在未來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東南亞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用和戰略地位將更加重要.
東南亞是中國的南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通向世界的必經之地.在歷史上,絕大多數國家就與中國有友好往來,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關系密切.在悠久的歷史交往中,中國人民和東南亞各國人民就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未來的歷史進程中,隨著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和社會進步,雙邊和多邊的友好,合作關系也將進入一個不斷發展,更加密切的歷史時期!

金蘭灣
越南東南部的海灣,東南亞著名的天然港灣.位於富慶省南部海岸.港灣深入內陸17公里,南北長32公里,寬約16公里,群山環抱,東面島嶼屏蔽,面臨深海,為天然良港.港灣由沖空山和鳳凰山兩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內港金蘭灣面積60平方公里,水深16米以下,灣口寬僅1300米,灣長20公里,寬6公里,可停泊大型航空母艦,戰略地位重要.
早在1905年,俄國艦只就曾在巴巍和金蘭鎮停泊.金蘭灣曾長期作為法國的海軍基地.1941年被日本侵略軍佔領.1965年美國軍隊在金蘭半島上建立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設施.1975年全國統一後,又辟為潛艇基地.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中國南海和安達曼海的一條狹長水道,因而間接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它因臨近馬來半島上的古代名城馬六甲而得名.
海峽西北部較寬,東南部比較狹窄,最窄處約40千米.整個海峽看起來像是一個向西北敞開的大喇叭.馬六甲海峽全長約1000多千米,水深25米~113米,由東南向西北海峽逐漸加深,可通行20萬噸級的輪船.由於馬六甲海峽地處赤道附近,風力微弱,峽道內總是風平浪靜,再加上完善的航標系統,行船十分安全.
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中東及南亞地區通往東亞的一條主要海運通道,是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之間相互往來的海上樞紐,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東方的直布羅陀"之稱.據統計,每年通過海峽的船隻約5萬多艘,平均每天有140多艘船通過海峽,使馬六甲海峽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由於日本每年從非洲和中東地區進口的90%的石油,大量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輸送,海峽又被視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由於海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從16世紀起,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佔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六甲海峽才歸沿岸國家所有,現在海峽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管.

湄公河
東南亞重要國際河流.源自中國境內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始稱湄公河.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大致由西北流向東南.總長4180公里,流域總面積81.1萬平方公里.湄公河長2668公里,其中約1200公里為國界河,包括中緬,緬老,老泰各段界河;流域面積63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4633億立方米,居東南亞各河首位.
上游段,從中,緬,老邊界到萬象,長1053公里,流經撣邦高原及其邊緣的破碎高地,大部分海拔200~1500米,地形起伏較大,沿途受山脈阻擋,河道幾經彎曲,河谷寬窄反復交替,河床坡降較陡,多淺灘和急流.
中游段,萬象到巴色,長724公里,嵌切在呵叻高原與富良山脈(長山山脈)的山腳丘陵之間.流經大部分地面海拔100~200米,起伏不大.萬象與沙灣拿吉之間,河谷寬廣,坡降和緩,水流平靜.沙灣拿吉以下,低丘束縛河道,多岩礁和淺灘,河床坡降較陡.
下游段,巴色到金邊,長559公里,流經平坦而略為起伏的準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河身寬闊,多網狀汊流.寮國南端邊境的孔瀑布,寬達10公里,高20多米,是全河最大的險水.桔井以下,河道展寬加深,有無數沙洲,蛇形河曲與成串小湖沼.磅湛以下為古三角洲,海拔不到10米.
三角洲河段,金邊以下到河口,長332公里.湄公河在金邊城東接納洞里薩河後,再分成前江與後江.前後江進入越南,陸續分成6支,最後由9個河口入海,故三角洲上的湄公河越南稱為九龍江.三角洲面積 4.4萬平方公里,地勢坦盪,海拔平均不到2米,大潮時海水可以上溯100公里,水網稠密,天然溪流與人工渠道縱橫交錯.
河水主要來自降雨和融雪,河流一半以上的徑流量為中南半島流域的降水,瀾滄江的雪山融水提供河流徑流量的1/6左右.5月份雨季開始,水位上升,9~10月為汛位高峰,最大洪峰流量曾達75700立方米/秒;1~2月枯水期,最小徑流量1250立方米/秒.桔井以上河道深切,河岸高出水面2~30米,洪水期少泛濫.泛濫地區主要在三角洲,湄公河汛水經洞里薩河倒灌入湖,7~9月份平均每天入湖3億多立方米,增加湖水量約14倍,湖面擴大3倍,達到100萬公頃,自古以來稱為"淡水洋".金邊以下,湄公河汛水溢出兩岸,分別漫入同塔梅平原和泰國灣.
湄公河航運不發達,河床坡降較陡,中下游多急流與瀑布,上下游航運不能直通,在孔瀑布附近實行水陸聯運.中游通小輪,金邊以下前江終年可通海輪.洞里薩湖曾是世界上淡水漁產最豐富的水域之一,由於泥沙淤積,水體縮減,已不利於魚群繁殖.富水力資源,干支流的峽谷地形有利於攔河築壩,水能蘊藏量幹流達1000多萬千瓦.50年代起,在聯合國主持下從事湄公河流域開發計劃的調整與工程建設,在泰國與寮國境內已建成水庫,水電站與輸電線路,增加了灌溉面積,但因戰爭及其它因素影響,工作進展緩慢.

東西方航行要道--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自古以來就是聯結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行要道,因濱臨海峽的馬六甲城而得名.
馬六甲海峽是一條西北-東南向的狹長水道,長1080公里,如果包括東部出口處的新加坡海峽,則全長1185公里.海峽呈喇叭形,西北端出口處寬370公里,東南部較窄,並分布有很多小島,最窄處僅37公里.海峽底部平坦,主航道水深約25~151米,由東南向西北遞增,一般可供20萬噸級的船舶出入.海峽因地處赤道附近,故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適於航行.
除馬六甲海峽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還分布有一些海峽,但它們或者水淺多礁,或者位置偏僻,缺乏助航導航設施,又多位於印度尼西亞的領海之內,國際航線因此極少通過,這就使馬六甲海峽在很長時期內實際上成了溝通兩大洋的唯一通道,使之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戰略上都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尤其是自二十世紀60年代日本崛起為世界第三經濟強國以及遠東其他各國各地區得到迅速發展以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量大幅度上升,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因此更為突出,按其船舶通行的繁忙程度及其所載運的貨物數量計算,僅次於英吉利海峽,在全世界114個具有國際意義的通航海峽中居第二位.
在二十世紀70年代初,每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舶有4萬艘,其中日本7千艘,英國6千艘.此後,海峽的航運又有了發展,近年每年的通航船舶已接近10萬艘.尤其是船舶日趨大型化,自日本於1966年建造了世界上第1艘15萬噸級巨輪"東京丸"以來,噸位更大的所謂超級油輪成批涌現,近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18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就多達1500~1600艘.如此繁忙的航行,再加上船舶的大型化,使馬六甲海峽變得愈加狹窄了,從而增大了航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馬六甲海峽內還有不少淺灘,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達37處,加上沉船,流沙,淤泥等使航道情況經常改變,更增大了發生事故的可能,對沿岸國家造成嚴重威脅.典型的如1975年發生了兩起重大的油船擱淺或碰撞事故,共流失石油8900噸.1979年一艘油輪與航空母艦相撞,又流失石油1萬噸,每次都造成嚴重的污染.
為減少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從1981年5月起在馬六甲海峽開始實施分航系統,它在海峽中劃出兩條相反的航道,各3海里寬(5.5公里),中間並有一條1海里寬的隔離帶.此外,載重28萬噸或吃水18米以上的巨型船舶禁止在海峽中通行.這些都使得各類事故明顯減少.
在馬六甲海峽沿岸,坐落著一批重要港口,如新加坡,馬六甲,棉蘭等,其發展都很迅速,如新加坡港1971年貨物吞吐量為4810萬噸,1990年已躍至1.88億噸;若按進出港船舶的總噸位計,新加坡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港,超過了著名的鹿特丹!

4、我獨自一人游戲攻略

?

與獨自一人游戲文字攻略相關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