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王者荣耀 > 人民网批王者荣耀

人民网批王者荣耀

发布时间:2020-04-01 15:07:06

1、人民日报批评王者荣耀有多少人骂人民日报

评论有挺多人吐槽的

2、人民网3次抨击王者荣耀 如果王者荣耀不作为 不出台防沉迷有什么后果?

王者荣耀游戏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作为一个用户好几亿人的游戏,他有社会责任,所以需要有防沉迷,而且现在针对未成年已经有了相关的政策,不过小学生偷偷同大人身份证的话,就不行了,所以还是需要家长以及孩子自身的约束力才行

3、如何评价人民网发文抨击《王者荣耀》

手游《王者荣耀》成为时下最火热游戏,然而它的火爆使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层出不穷,教导孩子真实和虚拟的区别,引导他们真善美的价值观,同时认识到游戏的利与弊,才是真正解决此类问题的治本方法。

解说: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万余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在游戏史上从没有一款游戏带来像《王者荣耀》这样大的影响力,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平均每天有8000万至9000万场对局,今年第一季度就拿下了高达6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号称国民游戏的《王者荣耀》,目前已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的游戏,但随着荣耀带来的却是社会舆论的抨击,荆轲变成了手持奇怪兵刃的美女刺客,刘备变成了肩扛恩火枪,身穿风衣的黑帮教父。三大主流媒体密集痛批某互联网公司其“陷害人生”,向社会传播负能量,导致未成年沉迷。某互联网公司股价应声下跌4.13%,市值一天内流失约1000亿港元。面对舆论压力,腾讯迅速推出号称最严厉的防沉迷系统“三板斧”,但上线首日即遭破解。专家呼吁,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王者荣耀》是否被妖魔化?
陶宏开:它不是一款游戏,而是个精神毒品。
李智勇:玩游戏不等于玩游戏上瘾。
观众:我去年在《王者荣耀》上花了将近1万多元。
项立刚:它越来越学会了怎么对一个游戏的王者进行精神控制。
观众:不玩游戏就别进来,自己玩自己的。
解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谁该担责?
朱立安:第一责任是家长你善不善于跟孩子沟通。
刘梦霏:孩子自己难道没有责任吗?
项立刚:说这个产品是没有价值观。
李智勇:它是中立的,它的价值观是中立的。
项立刚:怎么可能是中立的呢?
李智勇:请问一个足球比赛有什么价值观?
项立刚:因为它这是一个文化的产品,它在传达一种,比如说我们要不断地打怪,要去打兵,那怎么是中立的呢?
解说:一虎一席谈PK《王者荣耀》是荣耀还是毒药。
胡一虎:一虎一席谈。
观众:有话大家谈。
陶宏开:它不是一款游戏,而是个精神毒品
胡一虎:欢迎收看今天的《一虎一席谈》。坦白说实话,你现在双眼盯着电视机屏幕,看着我们《一虎一席谈》,但是你的未成年孩子现在看什么?跟你看节目吗?还是他在沉迷在手机游戏呢?手游,手游,最火、最火的,火不过这个,《王者荣耀》,大人也在玩,小孩也在玩,外面连续几天,连续两周,不断地批判它,到底批判有没有道理?最重要的关键点是,难道它真的是某些学者眼中的毒药?宏开兄。
陶宏开(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是的,不是我说,不是我认为,我们说有成人有问题的话,这孩子能健康成长,我们国家还有希望,但是孩子出问题的话,我们国家后续无力,这要持续发展。所以这个,过去的这个毒瘾,都说是成人为主,现在的这个游戏主要是孩子为主。
胡一虎:等一下,宏开老师您刚才用了毒瘾,好像感觉您会觉得这个孩子感觉就跟吸毒一样,会不会太严重了?
陶宏开:不是我感觉,是这美国的、英国的和中科院的科学家已经证实了,这个长期玩暴力游戏,他的大脑会萎缩,特别左脑会严重受损,而受损的状况和长期服食鸦片、海洛因的状况是一样的,所以它已经被证实了它不是一款游戏,而是个精神毒品。
胡一虎:等一下,你看宏开老师用了很多的用字谴词,还包括你的形容词,你可能觉得宏开老师你太夸张了,但是别忘了,您在大屏幕里看到,在过去这半个月当中,包括了央视网,包括《人民日报》,包括新华社,主要的主流的官媒都用了什么样的话。您看,画面说到了,说不少孩子热衷于玩危险的这些游戏,还包括它是娱乐大众,到底还是陷害人生?甚至讲说这是没有责任,注定是走不远的。这些的标签贴在它身上,会不会真的是太重了一点呢?智勇你的看法。
李智勇(资深媒体人):其实我们要细看《人民日报》的话,其实它有4篇评论,那么其中2篇评论呢,它是相对来说比较和缓的,我们不要被标题欺骗了。

4、接连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批评,“手游一哥”王者荣耀到底是不是电子鸦片?

王者荣耀可以说是非常火爆的一款手游,在当代年轻人里非常的受欢迎。而且目前不仅是我们知道它,就连老一辈的父母都了解到了这款游戏,但是他们并不是喜欢上了这款游戏,而是面对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批评,对于孩子沉迷王者的做法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表明,现在的王者,已然成了一种电子鸦片,毒害着现在孩子的心灵

首先就是现在的未成年对于这款游戏的痴迷程度了,有的孩子玩坏了眼睛,有的孩子因为游戏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他们就像上瘾了一样疯狂的追求这款游戏。虽然说这些并不能够怪王者荣耀,但是只能说新款游戏也在深深地毒害着现在的未成年。



还有就是王者荣耀里面各种英雄的名字,有很多英雄都是根据历史人物设定的,但是他们的背景故事却跟历史背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的情况没有读过历史的孩子很容易就会被误导,还在认知期的他们很容易就会产生这种固定的思维,以后想要去矫正就很困难了。

既然已经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双双点名,我觉得王者荣耀就应该好好的改变一下自己,不买让人们把它称之为电子鸦片。当然它也在慢慢改变,出来了很多的未成年保护政策,一天规定你的游戏时间,我相信在以后的改革开发中它还会注意到自己的问题,把自己能够做成一个让大众所理解的游戏。

5、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究竟是有多可怕

就算没有王者荣耀,还会有其他游戏让孩子沉迷的,防沉迷系统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是更多的原因难道不是家长教育问题吗?过早让孩子无节制接触手机才是问题的根源。有多少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玩电脑玩的不亦乐乎?不知道自己就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吗?当然,指出篡改历史这个点还是有必要的,这跟如今的历史剧一样,瞎几把改,改的是非颠倒。

6、人民网如何评价王者荣耀?

废物系统,我打匹配遇到不好好玩的,很生气,接下来我也就跟着娱乐放松两局,肯定被系统判定成“脑残玩家”,然后我回去打排位,队友水平立马就下来了,什么无脑选英雄,弱势期无脑刚,有把握打赢但是不支援只管兵线等等等等恶心的情况。账号28级星耀三,符文135,要是智能系统肯定不会判定我是“脑残的”,这匹配系统真tm恶心。气的我立马卸载,你们失去一个玩家是小事,但于我个人,真的对中国游戏心灰意冷。

7、人民网批评王者荣耀是道德的缺失还是监管的

王者荣耀模式很多,比如克隆模式,五个(甚至是十个)同样的英雄同台竞技,光是想想就趣味性十足,这更是对玩家技术的绝对考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的英雄,在队友还在喊着: “这英雄我不会!”的时候你却带飞全场,实力五杀。那代表着什么,那就是赤裸裸的技术啊!

8、人民网批评王者荣耀是道德的缺失还是监管的不利

一款游戏好不好玩,看看玩的人多不多就知道了,现在连小孩子都知道王者荣耀,每个区都是人满为患了,首款5V5英雄公平对战手游5可以和朋友一起carry,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每次拿到一血都觉得这个世界是我的了,赢了一局就觉得又拯救了一次世界《王者荣耀》五·五开黑节狂欢登场

与人民网批王者荣耀相关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