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入義工高考可以加分嗎?
沒有這樣的政策。義工服務是無償的。
如果您想加入義工聯,可以登錄義工聯的網址進行網上在線報名或前往福田區銀荔大廈4樓義工聯辦公室現場報名。參加者必須年滿14周歲,需要准備身份證或居住證的復印件,大專以上學歷的朋友需要攜帶你的學歷復印件,同時也要攜帶一張2寸白底的照片。歡迎參加義工聯!
2、成人高考加分政策是怎麼加20分的
成人高考三大照顧政策
成人高考是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歷的重要途徑。為了能讓更多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鼓勵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人,成人高考出台相應的照顧政策,包括:免試入學、加分投檔、降分錄取 。
免試入學政策
1.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可免試入學。
2.奧運會、世界盃賽和世界錦標賽的奧運會項目前八名獲得者、非奧運會項目前六名獲得者;亞運會、亞洲杯賽和亞洲錦標賽的奧運會項目前六名獲得者、非奧運會項目前三名獲得者;全運會、全國錦標賽和全國冠軍賽的奧運會項目前三名獲得者、非奧運會項目冠軍獲得者。
經本人申請,並出具省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核的《優秀運動員申請免試進入成人高等學校學習推薦表》(國家體育總局監制),經省成招辦審核,招生學校同意,可免試入學。
加分投檔政策
1.年滿25周歲以上的考生,錄取時可照顧20分。
2.老區貧困鄉考生(戶口、工資關系均在貧困鄉所屬單位)農業戶籍考生,可照顧20分。
3.烈士子女、烈士配偶;歸僑子女、台灣省籍考生;省政府明確劃定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鄉、村少數民族考生,錄取時可照顧20分。
4.自謀職業的城鎮退役士兵(憑省級民政部門頒發的《自謀職業證》)錄取時可照顧10分。
5.運動健將和武術項目武英級運動員稱號獲得者,可加50分投檔,一級運動員可加30分。
註:符合照顧政策的考生,須於報名時交驗原始證件,符合兩項以上照顧政策的考生,照顧分數不累計。
降分錄取
農、林、水利、地質、礦業、公安、監所、測繪、遠洋運輸、社會福利等專業,在上線生源不足時可適當降分投檔,降分幅度最多不超過20分。
符合免試入學條件的考生需要辦理的手續:
全國勞動模範免試入學:持本人身份證、勞模證書原件和復印件(B5復印紙);及報名資料費和手續費,到考試院成招辦辦理申請手續。
優秀運動員免試入學:應先到所報學校確認後,須持本人居民身份證(在京臨時工作的還需持在京暫住證),報考專升本的考生,還必須攜帶結業證書原件和復印件(B5復印紙),除此正常手續外,還需出具省級體育行政部門的《優秀運動員申請免試進入成人高等學校學習推薦表》(該表由國家體育總局監制),及報名資料費和手續費
3、今年將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等高考加分項目的嗎?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中高考改革細節:中考改革將從2017年試點,到2020年成型。高考改革早從2014年開始試點,到2018年大致結束。
在中高考改革將要完成的未來三年,語文、物理和體育,這三大學科將成為學校必須重視的科目。
1體育被納入高考 教育部明確表示:
今後中小學要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中考:中考的錄取計分科目將由語文、數學、外語加上體育4個科目構成,其他科目均稱為選考科目,將體育上升到了與「語數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
高考:實施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省(區、市),在高校招生錄取時,把學生體育情況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這意味著今後人才選拔的方向,將從原來智力考量的單一標准,逐漸走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1 陸續增加運動技能評價標准
「體質測試的結果表明,初三和高一學生的體質是最好的,這要歸功於這些年一直堅持的中考體育加試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它確實推動了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和體質的增強。」
但不能迴避的是,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抱著應試的心態,在中考前兩三個月進行運動員式的集訓,以提高體育加試成績。中考過後,因為高考沒有體育加試,原本用來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全部被做題擠占。
現行的考試制度中,更多側重考量學生體質,運動技能的考評相對弱化。這其中,學生體質與遺傳因素、後天的成長環境,以及參與體育鍛煉的強度等都有關系。
今後,為了真正反映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將逐漸降低身高體重等形體類測試項目的分值比例,逐漸提高部分可以通過後天訓練掌握運動技能的測試項目,例如:長跑、短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的仰卧起坐,以及肺活量測量等。
而從體育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體育測試將從原有注重學生體質測試,轉型為基本運動技能加上專項化運動技能的方向發展。其中,針對專項化運動技能應建立技能等級標准。今後的體育加試中,運動技能等級與分數掛鉤,更能體現出平日里體育鍛煉的真實效果。
2 體育今後也是高考錄取標准
如今,有十幾個個省市將「見義勇為」列入高考加分項目,這意味著高考也會從原本單一智力評價標准,轉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德育成為高考加分項目,體育、美育也會逐一加入。而中考體育加分政策的不斷成熟,評價機制的科學客觀,為學生綜合評價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後高考中體育科目的加試提供了參考依據。
目前,體育測試已被納入高考學業水平測試,以「通過與否」的形式成為高考的參考依據。未來,體育在高考中將變為ABCD等級的客觀數量化評價方式,成為高考錄取的標准之一。
3 體育是綜合素質重要體現
不僅是高考,評優、評獎、升學考試、就業安置等,甚至工作後能否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可持續發展的員工,都要參考體育成績。
體育科目對於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競技場上服從裁判可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團體運動項目可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運動中還要學會尊重對手、接受或好或壞的比賽結果,這些都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
4、高考加分政策,如果我滿足多個加分項目的條件,每個項目都會加分嗎?
一般是取最高的加分項目,不是所有的分數都加起來的,目前加分最高應該是20分,以後會逐步取消加分政策或者降低加分分數,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公平
5、2018年高考取消了哪些加分項目?
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後,今年迎來拐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根據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項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全面取消。
2014年,教育部等多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經過3年的實踐,2018年高考考生將成為全面取消全國性高考鼓勵性加分項目的首批考生。
除了減少加分項目外,今年高招錄取還進一步強化了陽光原則。據了解,保送生名單、高水平藝術團名單、高水平運動隊名單和自主招生名單等,都將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6、高考加分項目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長生加分政策,主要為了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於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會的議論。
7、高考加分項目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
已經取消加分項。五項被取消的高考加分項目 1.體育特長生; 2.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 3.科技類競賽; 4.省級優秀學生; 5.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
8、體育特長生高考還有加分嗎
體育特長生高考沒有加分了。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根據相關規定,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通知》指出,穩妥推進高校考試招生改革。上海市、浙江省要深入總結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不斷研究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海南省要積極借鑒試點經驗,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精心組織、平穩實施好改革試點。
(8)英雄聯盟加入高考加分項目擴展資料:
《通知》還對「進一步促進城鄉區域入學機會公平」提出了具體要求。繼續實施「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進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及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
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嚴格控制屬地招生計劃比例,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向重點高校錄取比例相對較低的省份傾斜。各地和有關高校要完善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長效機制,繼續實施國家、地方和高校三個專項計劃。
9、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加分政策
二級運動員高考加分是有省級招生委員會決定的,可以再你的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的增加分數投檔,由學校審查是否錄取。加得的分數是不得超過20分的,一般情況下加20 分的。二級運動員是可以加分的。一級應該也是 20分,因為國家有規定高考加分是不得超過20分的,所以都是最多20 分。就按照你加完分後的總成績為你的高考成績來錄取。
10、高考加分項目越多越好嗎?
針對這一報道,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回應稱,加分者的家庭背景不在他們的考查范圍之內,並表示暫時不會取消相關的加分政策。
加分者的家庭背景不在教育考試院的考查范圍之內,這話說得不無道理,可是,加分亂象畢竟源於加分政策,作為加分政策的制定者,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總該虛心聽取民眾意見,認真檢討加分政策的得失,只管制定政策而不管政策帶來的後果,這種態度比加分亂象本身更讓人氣憤。
其實誰都知道,形形色色的考試加分,大多是為了糾應試教育之偏,以期結出素質教育之果。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問題是,權力肆意、人情泛濫的現實,讓這一美好預期沒結出多少素質教育之果,倒是讓腐敗找到了滋生的溫床。
現在看來,考試加分政策之弊至少有三個方面:其一,滋生腐敗。紹興一中的航海模型加分可為典型例證。其二,加分項目呈泛濫之勢。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奧數、青少年科技創新……一些地方加分項目之多,讓人無所適從。其三,有些加分政策於素質教育不僅無益而且有害。最典型的如奧數,正如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所言,奧數教育對學生的摧殘之烈,遠甚於黃賭毒,說它禍國殃民毫不過分。
應試教育痼疾難除,根本原因在於高考這根指揮棒,學生「死讀書」是為了高考,參加各種興趣班以期獲得加分仍是為了高考,只要高考本身沒有根本改變,形形色色的加分政策不僅於素質教育徒勞無功,而且自身還會變異,甚至走向公平正義的反面。
因此,筆者認為,除少數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考生之外,對其他考生的加分項目還是越少越好。建議有關方面對考試加分進行徹底清理,清除那些不利於素質教育、可能滋生腐敗的加分項目,這樣至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證「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避免考試加分政策被權勢者操縱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