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純屬好奇:007之黃金眼開著坦克那一節在哪裡拍攝的
開坦克的那一段劇情拍攝於聖彼得堡,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當局允許劇組前來拍攝
2、007之黃金眼的開頭他跳的是什麼大壩啊?
在1995年的邦德片《黃金眼》當中,詹姆斯·邦德又一次擔負起了拯救世界的使命,同時他也要嘗試一次驚心動魄的特技表演。為了潛入一個俄國基地,007要從240多米高的水泥大壩頂端直沖而下。
位於瑞士盧加諾附近的康特拉大壩是拍攝這個場面的理想地點,在這里將要完成電影史上的驚人一跳:200多米的笨豬跳!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英國老e799bee5baa631333231613831特技演員韋恩·麥克爾斯需要仔細的准備一番。韋恩站在水壩頂上,他的衣服下面隱藏著一套全身護具,護具上面連著一根特別製造的繩子。為了完整的拍好這個場面,韋恩必須做出一個完美的俯沖,並且在快落到底部時,還要記住拔出手槍。穿那套救生護具花費了將近90分鍾。繩子的一頭連在護具上,另一頭則掛在水壩上方30米處的起重機的吊臂上。為了確保韋恩不會撞到水壩或者下面嶙峋的岩石上,工作人員用填滿東西的布袋做了十幾次試驗。這些實驗也給攝制人員提供了重要的實踐機會。因為隨著風速的增加,韋恩只有做兩次嘗試的時間。當一切都准備好之後,韋恩站到了大壩的頂部。攝像機都轉動了起來,世界上最著名的特工將要向蹦極的世界紀錄發起挑戰,繩索阻止了他時速192公里的下落,並把他向後拉起了整整60米,隨後他又再次落下。特技表演完成後,起重機回卷繩索,把他重新拉回了200多米高的大壩的頂端。這次特技表演非常成功。經過剪輯後,效果非常令人震撼,確實是詹姆斯·邦德最驚心動魄的驚險表演之一。」
自從007在大壩中縱身一跳後,大壩就出了名了,而且220米高的大壩至今是現在世界上蹦極最高的地方.
3、007之黃金眼的幕後製作
《黃金眼》的問世可謂歷盡艱辛,1989年,澳大利亞廣電集團Qintex收購了米高梅/聯美電影公司,因為提摩西·道爾頓起初曾簽約主演三部007電影,所以改編自《The Property of a Lady》的007新片仍由他擔綱。影片的前期製作於1990年5月展開,故事草稿由邁克爾·G·威爾遜和小阿方索·魯傑羅(Alfonso Ruggiero Jr.)聯手完成。影片原本計劃在香港開拍並於翌年上映,可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讓拍攝計劃無限期延後。1994年4月,道爾頓宣布退出,製片方隨即與皮爾斯·布魯斯南簽約。布魯斯南曾被邀請出演1987年的《光天化日》,但由於簽約電視劇《斯蒂爾傳奇》而不得不放棄。
該片是第一部沒使用Maurice Binder製作的片頭的007電影,也是是首部完全原創的007電影,與伊安·弗萊明的作品毫無關聯。在該片籌拍期間,製作人艾伯特·R·布洛柯里因病情惡化而退居二線,其女芭芭拉·布洛柯里和製作人邁克爾·G·威爾遜接替他完成了大量幕後工作。米高梅曾希望請吳宇森執導該片,但製片方最後選擇了紐西蘭導演馬丁·坎貝爾。從一開始起,製片方就不想沿用007電影的老牌編劇理查德·麥鮑姆,在邁克爾·弗朗斯完成劇本初稿後,傑弗里·凱恩應邀重寫劇本,凱恩保留了弗朗斯的大部分構思,添加了片頭的序幕場景,而片尾的高潮段落則出自編劇布魯斯·費爾斯坦之手。
《黃金眼》於1995年1月16日開拍,由於松林製片廠當時已被預定,所以製片方只好將赫特福德郡的一間廢棄的勞斯萊斯車廠改造成攝影棚。為全力協助影片拍攝,法國海軍不僅提供了拉法葉級護衛艦和最新型的虎式攻擊直升機,還允許製片方在宣傳中使用法國海軍的標志。
《黃金眼》是第一部使用CGI技術的007電影。在拍攝阿斯頓·馬丁DB5與法拉利F355的追逐場景時,兩輛車在拍攝一個側滑鏡頭時撞到了一起。片中最壯觀的坦克追逐場景耗時6周才圓滿完成,外景地分別位於聖彼得堡和里伍茲頓(Leavesden),為避免破壞聖彼得堡城市路面,坦克T-55被換上了英國「酋長」坦克的橡膠履帶。
4、<007黃金眼>里開頭的大壩在哪裡,叫什麼名字?
瑞士盧加諾附近的康特拉大壩是拍攝地,但片中表現的是前蘇聯龐貝斯軍事基地大壩。
一、基本信息
片名:007之黃金眼
又名: 新鐵金剛之金眼睛 /黃金眼
導演: 馬丁·坎貝爾
編劇: 傑弗里·凱恩 / Bruce Feirstein / Michael France / Ian Fleming
主演: 皮爾斯·布魯斯南 / 肖恩·賓 / 伊沙貝拉·斯科魯普科 / 法米克·詹森 / 朱迪·丹奇
類型: 動作 / 驚悚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
語言: 英語 / 俄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1995-11-17
片長: 130 分鍾
二、劇情簡介
邦德(皮爾斯•布魯斯南 Pierce Brosnan 飾)又回來了!這次的任務是找回被蘇聯偷走的黃金眼——黃金眼是一種新式的電磁波武器。007經過縝密調查,發現背後的黑手是曾經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006艾利克(肖恩•賓 Sean Bean 飾)。
艾利克奪取黃金眼,意圖從倫敦銀行的系統中轉出巨款,並利用黃金眼將證據毀滅。007在行動中遇到了美艷女郎西娜,西娜是一位變態歹徒,想盡一切辦法對付007。面對昔日的好兄弟006,007最終將如何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5、007之黃金眼的幕後花絮
在該片中,俄制T-55坦克原本是東英格蘭軍事博物館的藏品,其外形等同於經過升級的T-55M5。在片中操縱坦克的並非是意氣風發的布魯斯南,而是以卧姿藏在艙室底部的駕駛員,為便於觀察路況,坦克前甲板上還被切割出額外的窗口。 在確定由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007之前,候選的演員還有連姆·尼森、梅爾·吉布森、山姆·尼爾、休·格蘭特和蘭伯特·威爾遜。 邦德女郎的人選包括伊麗莎白·赫利、艾爾·麥克珀森(Elle Macpherson)、保利納·波雷茲柯瓦(Paulina Porizkova)和伊娃·赫茲高娃(Eva Herzigova)。 影片在拍攝期間劇本不得不進行部分改動,因為情節與正在上映的《真實的謊言》有雷同之處。 最初,該片作為緊隨1989年的《殺人執照》之後的新作被預期在1991年或1992年拍攝及上映,但當時詹姆斯·邦德的所有權問題引發了法律糾紛,進而造成《殺人執照》票房慘淡,而長期合作的編劇理查德·麥鮑姆又於1991年病逝,於是該片的拍攝被推遲數年。雖然提摩西·道爾頓已經簽約第三次扮演007,但多年的延誤令他失去耐心,以至他後來宣稱不會再扮演007。 在該片中,朱迪·丹奇扮演的M首次以女性身份出現,這一決定應該深受軍情五處女處長斯特拉·里明頓(Stella Rimington)的啟發。 該片中的交通工具包括:紅色法拉力Spider F 355 GTS、寶馬Z3敞蓬跑車、阿斯頓·馬丁DB-5、British Rail Class 20 No。D8188火車頭、裝扮成T-80BV樣式的T-55坦克、4架直升機、一艘高速遊艇、梅賽德斯-賓士280E、Manticore Yacht、伏爾加轎車、莫斯科人轎車、3架米格-29、塞斯納172等。 影片結尾出現的衛星天線曾出現在1997年的《超時空接觸》當中,其實是波多黎各的Arecibo射電望遠鏡。 製片方曾邀請滾石樂隊演唱本片主題歌,但被婉言謝絕。 在1952年至1964年間,007之父伊安·弗萊明在牙買加海邊的住宅中完成了007小說和短篇故事,當時房屋的綽號就是「黃金眼」。 在007影片中擔任視覺效果總監的Derek Meddings在本片拍攝期間去世。 劇本中出現了M的真實姓名--Barbara Mawdsley。 法國國防部曾因布魯斯南反對法國進行核試驗和加入綠色和平組織而與製片方發生爭執,最終,該片的法國首映式被取消。 齊妮亞在床上用雙腿夾死軍官的一段場景成為第一部出現真實做愛鏡頭的007影片,1983年的《巡弋飛彈》雖然也曾出現過肖恩·康納利與巴巴拉·卡雷拉的性愛鏡頭,但《巡弋飛彈》並非官方承認的007電影。 為拍攝該片,製片方在前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製造廠建造了攝影棚,位於赫特福德郡的利維斯登,後來的《斷頭谷》和《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都曾在此拍攝。 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遜(Michael G Wilson)在片中扮演了一位俄羅斯安全委員會成員。 電腦圖形技術被首次應用於007片頭。 《007之黃金眼》是寶馬公司贊助拍攝的第一部007電影,製片方因此得到了最新款的Z3跑車 瑞典流行音樂組合Ace of Base曾被指定創作並錄制該片主題歌,雖然後來作品問世,但組合決定退出項目,被冠名為「The Juvenile」的這首歌後來出現在Ace of Base2002年的專輯《Da Capo》里。 片中的墜落高度高達722英尺。 該片是第一部用DVD發行的007影片。 該片成為與上集時間間隔最長的007影片,時間將近6年半。 「黃金眼」還曾是二戰期間盟軍制定的應對納粹入侵西班牙的緊急計劃代號,這個計劃由007之父伊安·弗萊明參與擬訂,當時他是英軍情報官員。 坦克在聖彼得堡街頭橫沖直撞時的配樂是由作曲家約翰·奧特曼創作的。 由蒂娜·特納演唱的該片主題曲是由U2樂隊的Bono和The Edge創作的,靈感是Bono在伊安·弗萊明在牙買加的故居「黃金眼」中產生的。 劇本起初是為提摩西·道爾頓度身編寫的。 阿倫·瑞克曼拒絕扮演片中的亞力克·特里維廉,他稱自己已經厭倦了扮演壞人。 艾伯特·布羅克里監制的最後一部007電影,1996年6月,這位老牌製作人因心衰而辭世。 雷尼·哈林曾被考慮作該片導演。 穿幫鏡頭 邦德穿過船艙時頭發的長度發生了改變。 接近影片結尾衛星天線瀉水時,從水的運動狀態可以判定是倒放畫面。 壞人們從裝甲列車逃跑時登上Robinson直升機,這種直升機使用的是活塞發動機,但聲音卻出自渦輪發動機。 片中稱衛星在地球上空100公里處軌道運行,但事實上進入固定軌道的最低高度為640公里,如果低於此高度,只會墜入大氣層。 加拿大政府發放的身份證應該是英/法語雙語標注。
6、007之《黃金眼》,「黃金眼」在電影中到底指代的是什麼?
黃金眼是蘇聯研製的用於發射電磁波百破壞對方電子系統的攻擊度性衛星。與007一塊出生入死的朋友艾知里剋死後突然復出道,奪取了黃金眼,並密謀從倫敦銀行電腦中轉出巨款,然後利版用黃金眼毀滅證權據,007深入基地,並炸毀基地。
7、為什麼大家都覺得007系列的黃金眼比較經典?我覺得這部劇情又假,工具又假,網友們,你們怎麼看?
嗯,因為黃金眼之前,007斷檔了好幾年,達頓的《殺人執照》雖抄然拍得不算差,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票房不理想,米高梅差點就把007系列砍掉了。後來黃金眼和前作足隔了六年襲才出,特效啊、拍攝手法什麼的都先進了不少,再加上皮爾斯布魯斯南演的夠帥夠紳士,自然能成為經典了。
另外,也是由於斷檔的原因,許多人接觸的第zd一部007片子就是金眼睛,先入為主就覺得它好看了。
8、求007電影《黃金眼》完整的劇情介紹?
第十七部《黃金眼》
影片導演:馬丁 坎貝爾(Martin Campbell)
影片演員:皮爾斯 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 肖恩 比恩(Sean Bean) 伊莎貝拉 斯科盧普(Izabella Scorupco)
范姆克 詹森(Famke Janssen) 喬 唐 貝克(Joe Don Baker) 朱迪 登奇(Judi Dench) 羅比 科特瑞恩(Robbie Coltrane)
Tchéky Karyo Gottfried John 艾倫 卡明(Alan Cumming)
影片地區:歐美影視
影片語言:英語
影片字幕:中文
影片類型:動作冒險
影片級別:1 級 2DVD清晰版
影片簡介:
一句熟悉的電影對白,隨著這句台詞,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間諜JAMES BOND-詹姆士. 邦德登場亮相,觀眾還是習慣稱之為007,一個擁有殺人執照的007。 007系列在休息了六年之後,007系列電影中再次出現全新面孔,《007之黃金眼》(Goldeneye)中由好萊塢英俊小生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飾演新一代的詹姆斯.邦德,他的頂頭上司M也改由女性朱迪.登奇(Judi Dench)擔任。本片是第一次到俄國實地拍攝的007,第一次有個女上司的007,第一次討論到安全性行為的007,第一次遇到昔日同僚背叛的007。影片中「黃金眼」是蘇聯研製的用於發射電磁波破壞對方電子系統的攻擊性衛星,強大的破壞力使它成為恐怖分子手中的皇牌,007臨危受命,義不容辭。於是邦德奉命到俄羅斯對付當地的秘密組織,防止他們利用電腦高科技的黃金眼計劃破壞地球,在女程序設計員娜塔莎(伊莎貝拉·史柯洛普可/Izabella Scorupco飾)的協助下,終於在最後關鍵時刻改變了電腦密碼,也偵破了幕後黑手竟然是龐德昔日的同事006。導演馬丁.坎貝爾(Martin Campbell)延續邦德電影一貫以來的賣座方式拍攝,並無多大創新,但仍具備熱鬧的動作和爆破場面,比較令人開眼界的是片頭007從空中跳入飛機的一幕特技和影片中在一個有偽裝作用的巨大衛星接收器里的打鬥場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憾。 007電影的出色配樂一向是電影的重要元素之一,在20世紀相當長的時間中,007系列電影的配樂也在流行音樂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本片中的同名主題曲「Goldeneye」的配樂由為《第五元素》配樂的艾瑞克.塞拉(Eric Serra)所做,而由7a6431333233666131聲音最能搭配邦德電影的蒂娜.特納(Tina Turner)所演唱,這首主題曲也打進了英國榜第七名的位置。
9、黃金眼十九目浮漂應調幾目釣幾目好
浮漂調幾釣zd幾是根據魚情決定的,沒有固定的方式,快魚釣靈慢魚釣鈍,深水調高淺水調低,餌重調高餌輕調低,口好釣靈口不好釣鈍。
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記得浮漂下拉的距離>長子線長度+10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
釣鯽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7目軟尾漂搓餌:調4-5目釣2目左右,7目軟尾漂拉餌:調2.5-4目釣2目左右,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硬細尾拉餌:調4-7目,釣2-3目。
選擇浮漂要根據採用的垂釣方法、釣點水域的深淺、水面有無波浪等因素的差異來確定選那一種類型的浮漂。
浮釣時,在水體中的鉛墜、鉤內餌等總和重量所形成的重力,要小於浮漂的浮力,一般選用球型漂或漂體較粗短的立式漂。有的釣者在釣場臨時改為浮釣,在立柱漂上穿一塊泡沫塑料也可以解決問題。
底釣時,用作浮釣在水體中的鉛墜和鉤餌等總和重力與浮漂的浮力相等。如果在深水水域垂釣,應選用浮力大一點的浮漂,配大一點的鉛墜,達到使鉤餌入水後能迅速落底容的目的,以防中上層小魚搶食鉤餌。
10、《007之黃金眼》觀後感1000字
007系列產生於冷戰時期,主要任務是找一些帥zd的主角調侃強大的蘇聯,讓大英帝國的子民們感到自豪。可惜的是,90年代,007裡面最大的敵對國家已經轉型,突然間電影失去了目標,像戰場上的戰士,沖鋒時發現敵人已經流水般撤退。見好就收,是當時大多數人對007電影的判斷。
可是007是賺錢的電影,盡管80年代的《殺人執照》票房慘淡,但007這個品牌的附加值已經相當高,於是電影公司找來一堆編劇,還運氣很好地找了一個史上最帥007,《黃金眼》就這樣開啟了現代007的篇章。當然,永專遠走在科技前面的007電影,將上一部的2台電腦,一口氣增加到數百台,還向我們展示了「黑屬客」、「網路聊天工具」、移動視頻等當時的新概念。經本人仔細觀察,在衛星基地里,眼鏡黑客的旁邊,有一台16:9的CRT顯示器。誰也沒想到,這個比例,居然在10多年後成了主流。
經過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我仔細地回顧了007的二十部電影,也算補上了電影史上最經典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