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雄聯盟 > 英雄聯盟申奧成功新聞

英雄聯盟申奧成功新聞

發布時間:2020-04-10 23:13:21

1、北京申奧成功後的7年間,提供的就業機會是多少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第29屆奧運會獲得成功。四天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葉震指出,北京申奧成功將在今後7年內平均每年拉動中國GDP增長0.3到0.4個百分點;時隔一天,北京市統計局稱,舉辦奧運會將對北京每年的經濟增長產生2個百分點以上的拉升作用。 著名的投資集團——美國高盛研究機構的預測數字顯示:北京成功申辦第29屆奧運會,將使得中國GDP在7年間的增長率提高0.3%-0.5%。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一位權威人士認為:2008年奧運會對經濟的有形影響主要表現在拉動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和擴大就業3個方面。 從投資看,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奧運設施建設投資將達到2800億元,而整個社會的相關投資總額將達到15000億元。 從消費需求看,大量的新增投資將主要用於購買北京地區的產品和服務,這種大規模的集團購買將對北京地區很多行業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消費形成刺激,其中對建築、交通、郵電、通訊、旅遊、餐飲等行業的拉動作用會更大。 從擴大就業看,漢城奧運會增加就業崗位近30萬個;悉尼奧運會到1999年就已經增加了15萬個就業崗位。專家分析,北京由於勞動生產率、資本和技術密集程度以及勞動力價格都低於發達國家的奧運會主辦城市,因此奧運會在增加就業機會方面要超過其他舉辦城市。如果按北京承辦奧運會新增投資1000億元,且每10萬元投資能新增1個就業機會計算,則這屆奧運會將產生100萬個就業機會。 中央電視台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電視廣告資源銷售熱度和供不應求程度已經超出了2002年世界盃,今年中央電視台的奧運會廣告收入將至少比2000年悉尼奧運會增加2倍,總額超過5億元。 據悉,本屆奧運會期間中央電視台的客戶總量與上屆奧運會相比,有大幅上升,涉及到各行各業,如通訊、汽車、潤滑油、家電、食品飲料、服裝、電腦、手機、葯品等等。另外,客戶的預算和投放量有普遍增大,投放達5000萬以上的有多家,1000萬元以上企業更是達到二三十家之多。 今年4月18日至19日,每張入場券價格高達3500元的「投資北京——奧運經濟市場推介會」在北京舉行。通用電氣、北電網路、波音、空客、大眾、柯達、沃爾瑪等全球500強企業和聯想、首創、華為、中石化等國內廠商紛紛前來參與角逐。 據悉,為了爭奪「奧運蛋糕」,GE全球董事長伊梅爾特親任北京奧運項目團隊負責人。GE將目標瞄準了體育場館、基礎建設、工業項目、能源供應和醫療設備等諸多領域,希望獲得不少於80億人民幣的項目訂單。 戴爾亞太區副總裁符標榜在分析「如何才能使奧運商機最大化」時認為:這需要各企業間的融合,很多公司沒有注意到中國政府規劃上的特殊性,跨國公司要了解中國文化,了解北京政府的計劃,做到互相理解才能執行計劃。 此外,企業在奧運會商機的淘金過程中,如果把整體的奧運商機加上企業的長遠發展統一起來考慮,企業就會目標更明晰。

2、中國是幾幾年幾幾月幾幾日申奧成功的呢?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北京時間22時10分。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投票表決,北京獲得2008年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中國人的「申奧夢」終於實現了。

3、中國又一次申奧成功了嗎

是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還沒有結果呢。但願我們能勝利。

4、北京申奧成功後到現在有哪些變化?

申奧成功的喜悅和激情還在奔騰,舉世矚目的北京又開始創造嶄新的明天。2008,一個多麼吉祥而令人遐想的年景!七年後,北京會「長」成啥模樣?滿懷申奧成功喜悅的人們早已展開想像的翅膀,盡情描繪心目中的新北京———

■「那還用說,北京肯定長高了。」

今年剛搬進龍潭西里8號樓3單元302室的定國先生快人快語。

說這話,他有充分的理由。在13.7平方米的簡易房住了30多年,小孩長到18歲還沒有自己的卧室。如今,這一困難通過政府實行的危房改造得以徹底解決,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居室寬敞明亮。

定國先生說:「國家辦奧運,百姓得實惠。北京就按照目前這種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到2008年會變得怎麼樣,真不敢想像。那得起多少高樓大廈啊!我想,到那時大夥兒肯定都住上兩居以上的新房子,『危改』早已成了歷史名詞。我家還琢磨著到時候是否再買一處商品房呢!」

記者點評:北京市政府宣布,5年內將完成城區現有900多萬平方米危舊房改造,人均住房面積將提高到18平方米,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城市精神,定國先生的願望不會是奢望。

■「依我看,北京會長得更大了。」

計程車司機孟景山說得有板有眼。這位被美國專欄作家凱斯·格雷漢姆稱為「我遇到的最聰明的計程車司機」,以對北京申奧的熱情和誠摯而聲名遠播。

「我覺得辦奧運會是實實在在的好事,申奧成功對城市的基礎設施、環境、道路建設及就業機會等方面都會大有好處。」開著整潔的「夏利」車,賓士在寬闊平坦的四環新路上,孟景山透著一份對北京的熟稔。「我很注意看新聞,報紙上說,今後5年,市裡將投資1800億元人民幣搞基礎設施,用於修建地鐵、輕軌、高速公路的就達900億元,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這是多大一個規模啊!」

老孟還悄悄透露了一個想法:「到2008年,我想邀請凱斯先生再到北京來采訪,那時我肯定換了一輛更高檔的國產計程車,我會免費拉上他逛上幾圈,看看咱大北京的新變化。」

記者點評:到那時,北京的軌道交通線路將增加到7條,總里程近20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400多公里,新建、擴建郊區公路300多公里,完成城市主幹道改造200多公里。實際上,老孟的想法可能過於保守,他也許早已開上私家車,帶著外國朋友到五環、六環路上兜風了。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北京更漂亮了。」

正上小學三年級的劉聲一邊畫著五彩的兒童畫,一邊稚氣未脫地喃喃敘說著對未來北京的印象。

畫完背景,她又特別畫上了一棵綠葉繁茂的小樹,枝頭站滿了小鳥,最後寫上水彩畫的題目:「樹上的小鳥又回來了」。

剛放暑假的小劉聲挺忙,不僅要上繪畫課、英語課,還得參加第21屆大運會閉幕式的組圖綵排。她說:「聽到北京申奧勝利的消息,同學們好高興喲。我們現在為大學生運動會做表演,到2008年,我們也成了大學生,那時我就會當志願者,就能用流利的外語為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服務了。」

記者點評:小劉聲的圖畫會變成現實的。今後幾年北京將投入120多億美元,用於清潔能源、建設三大綠色屏障等環保方面。2008年,北京城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0%以上,污水回收率達到50%,環境質量將接近發達國家大城市水平。

■「2008年,北京離世界更近了。」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教師劉元春對北京和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

「那時,中國早已成為WTO成員,經濟全球化格局中,北京將以優美的環境、先進的設施、高科技產業和對外商的吸引力凸顯國際大都市的地位。目前,有4萬多名外國人長期生活在北京,而到那時,『老外』也許就成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了,我想還會有不少外國留學生來考我的研究生,專題探尋中國龍經濟騰飛的奧秘。」

記者點評:今後5年,北京還將投資250多億元,進行本地電話網、數據通信網、長途電話、移動通信等項目的擴容建設,中國是世界上互聯網發展最快的國家,而北京又是中國網路發展最快的地區,一個現代化、國際化、數字化的大都市用不了多久便可呈現在世界面前。那時,劉老師完全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網對國外學生授課了。

1993年蒙特卡洛的陰影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首都北京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更以9.5%的年經濟增長高歌猛進。而莫斯科的輝煌之夜,同樣不會讓我們過分陶醉,中國將以更加博大的胸襟和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奔向2008年,不同的人還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夢想,然而,有一個夢想卻是相同的———北京將更美好,中國將更強盛。

因為,人民的願望就是政府行動的指南。因為,我們已經站在了一條堅實的跑道上。

2008,不再遙遠!新華社記者 李烽馮 瑛冰

北京:奧運經濟新中心

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也使它成為新一輪「奧運經濟」的中心。

當今社會,體育產業已成為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據美國一家商業咨詢公司的統計,美國體育產業的市場價值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達到152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第11大產業,佔GDP的2%。在足球發達的義大利,體育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已躋身國民經濟10大支柱性產業。目前,全球體育產業產生的價值每年已超過了4500億美元。

一個城市能夠承辦規模巨大的奧運會,說明它已經具有相當的國際化水平和組織能力,而一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也會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舉辦奧運會給主辦城市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收入,可能來自電視轉播權、國際奧委會合作夥伴計劃、政府補助、組委會贊助商、特許經銷商、奧林匹克紀念幣和郵票、門票收入、捐贈資產處置,以及旅遊觀光、食宿、運輸、購物等許多方面。而它對於當地經濟甚至一個國家經濟的拉動,則是不可估量的。

北京:經濟界搶抓機遇

巨額的基建投資、龐大的環境治理規劃、大量增加的人員往來……北京的經濟界人士認為,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將創造巨大商機。

北京現代城總經理潘石屹說,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將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的活力。北京大力加強綠化、交通等建設,必然提高房地產的「含金量」。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副總裁張學仁說,北京申奧成功將使更多的國內外人員相互來往、互通有無,我國的航運市場也會因此注入新的活力。中國國際旅行社和中國旅行社的有關人士說,奧運會是一顆巨大的「磁石」,來北京、來中國觀光旅遊的人數大量增加,旅遊市場將會更加繁榮。

根據北京市「十五」計劃綱要,「建設數字北京」將是未來建設的目標之一。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說,北京提出了「科技奧運」的口號,這意味著北京和中國將在通信等高科技領域加大投資,他們准備在北京和中國的高科技戰略中一展身手。

奧運會的舉辦也將激發人們健身的熱潮,體育產業也會有大發展。據估計,5年後北京市體育產業增加值將達到66億多元,形成較為繁榮的體育競賽、表演、健身娛樂、彩票銷售、體育用品生產和銷售市場。

香港:多個行業將受惠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後,香港各界人士也欣喜地認為,它將為香港帶來商機,有助於香港經濟發展。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香港作為中國最大的對外窗口,及亞洲地區的金融、貨運、商業中心,北京舉辦奧運會必然會為香港帶來正面的影響和無限商機。

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認為,北京辦奧運長遠來說對香港有利,許多服務行業都將受惠。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也認為,中國辦奧運必會刺激內部需求和吸引外資。為此他們估計,香港多個行業將受惠,建議特區政府盡力協助業界把握內地商機。

外商:贏得更多大合同

對於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外電也紛紛發表評論稱,在商機無限的中國、北京,外商有可能贏得更多更大的合同。

BBC的評論中說,由於看到在北京的巨大投資前景,有一些加拿大商業集團的負責人甚至表示支持北京申奧,而不是支持自己國家的多倫多市。接下來的七年中,北京有更多龐大的工程要實施,北京對外資將更有吸引力。

哪些外商將贏得巨額的合同呢?「如果你在中國本就有好的口碑,在中國同行裡面有名氣,這將是你的最大優勢。」中英商業理事會負責人斯圖羅克這樣說。

當然,像以往每一屆成功的奧運會一樣,北京2008奧運會也必將吸引眾多國際知名大企業和跨國公司前來爭奪充當贊助商的機會。因為,這一機會事實上是它們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上擴大自身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的千載難逢的良機。(本報綜合)

奧運,提速北京現代化

未來5年內,北京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創紀錄地投入1800億元人民幣,重點建設142個項目,以全力縮短與國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

其中:

900億元用於修建地鐵、輕軌、高速公路、機場等,打造四通八達的快速交通網路;

450億元用於環境治理,實現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300億元用於信息化建設,奠定「數字北京」的基礎,初步實現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化社區和遠程教育;

150億元用於水電氣熱等生活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同時,藉助29項大型奧運設施的建設,促進北京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條件的徹底改善;完成城區現有900多萬平方米危舊房改造任務,人均住房面積將提高到18平方米;世人矚目的古都風貌將繼續得到保護。目前,北京為此啟動了3.3億元財政專款,並帶動社會投資14億元,投入舊城區文物的搶救、修繕。

到2008年,北京將在全國率先實現現代化,構建起世界一流水平的國際大都市的框架。 ■特別鏈接

北京2008奧運會

■預算收入:16.25億美元

■預算支出:16.09億美元

■預期節余:1600萬美元

2月23日,在北京奧申委舉辦的中外媒體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奧申委副主席蔣效愚回答了記者提問。當有記者問及舉辦奧運會總共需要北京投入多少錢,收入大概是多少時,蔣效愚回答說———

2008年奧運會財政預算確定的總體要求是:第一,要保證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不會給北京市和市民帶來額外的財政風險。第二,要保證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在財政及奧運會相關的服務水平方面對國際奧委會沒有任何風險。第三,要保證財政預算的各項收入和支出的平衡,經過嚴密的論證和分析,可以預期實現。

我們制定的2008年奧運會組委會的預算,收入大體上是16.25億美元,支出約為16.09億美元,預期大約可以節餘1600萬美元。

當然我們還有組委會預算之外的很多城市建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比如要進行道路交通的建設、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設等。從1998年到2008年,大約要投入122億美元左右來改善和治理環境、保護環境。按照我們現在的計劃,有8個場館是專門為奧運會舉辦而興建的。

北京具備舉辦奧運會的實力和財政優勢,北京的GDP增長已經從1990年的54億美元增長到2000年的300億美元,北京的地方財政收入由1990年的9億美元增長到2000年的41億美元,所以北京具備必要的財政來源,來保證成功地舉辦2008年奧運會,而並不會給人民帶來額外的財政負擔。同時我們還有中央政府的支持,還有企業、社會各界的參與,因此舉辦2008年奧運會應當說是完全有把握的。

另外,組委會的預算,一是要保證成功地舉行奧運會的各項支出需要;二是我們這個預算也是十分注意節約的,因為中國有自己的國情,各方面的運營費用相對是比較低的。

5、2022申奧成功思想匯報

難忘2001年7月31日的晚上,新聞聯播中傳出北京申請奧運成功的消息!我們全家可高興啦,特地舉行家庭聚會,慶祝北京申請奧運成功! 家庭聚會剛開始,「...

6、2022申奧成功有感作文600字

中國人的冬奧情緣 2015年7月31日傳來好消息,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在消息公布的當日,人們十分激動,外面更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其實中國人一直都有一個冬奧情緣,這次我們成功了!
北京時間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投票決定,北京成為2022年冬季奧運會舉辦城市。這意味著,北京創造奧林匹克歷史,成為首個「通吃」夏奧會、冬奧會的城市。在奧林匹克的百年歷史中,從未有一座城市同時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1980年,從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參加冬奧會開始,中國人和冬奧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0年,第十三屆冬奧會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中國奧委會是1979年在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得到恢復後首次出席冬季奧運會,共派出28名男女運動員,參加了滑冰、滑雪、現代冬季兩項的18個單項比賽。
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第十六屆冬季奧運會是最後一次與夏季奧運會在同一年舉行的冬季奧運會。這也是中國自1980年首次參加冬奧會以來,經過12年的努力,終於在本屆實現了獎牌零的突破。其中女選手葉喬波,在比賽中帶傷上陣,頑強拼搏,奪得500米和1000米兩項速滑的銀牌,
她掛著冰刀去,坐著輪椅凱旋成為當年的一個體壇神話。
1998年的長野,於淑梅獲得冬奧會15公里第九名和7點5公里第五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使得當年的中國媒體評價道:「在中國競技體育眾多的輝煌榮譽面前,這個第五名顯得微不足道,但卻是中國滑雪50年來最艱難的一項榮譽,它是頂著嚴寒、迎著狂風,在干澀的雪地上孕育出來的,它屬於一個缺少雪、但不缺少信念的國度,屬於一群缺少理想的滑雪條件、但不缺少理想的中國人。」
中國選手大楊揚二月十七日在美國鹽湖城進行的第十九屆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奪得了中國冬奧會歷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使中國冰雪運動經過50多年的奮斗,終於實現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
「第一次」雪上項目奪冠:2006年2月24日,我國選手韓曉鵬在都靈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比賽中,為中國奪得歷史上第一枚雪上項目的金牌,這也是中國男選手首次奪得冬奧會雪上項目金牌
在都靈冬奧會上獲得金牌和銀牌的中國選手韓曉鵬和李妮娜,也應國際奧委會頂級合作夥伴之一的邀請,參加了一場在都靈舉行的酒會:李妮娜的出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位美聯社的女記者驚呼:「這是都靈冬奧會最漂亮的女孩兒!」
王濛贏得過4塊冬奧會金牌,創下中國冬奧歷史之最。

7、北京申奧成功16周年,申奧那年你有什麼珍貴的記憶?



那時候我還很小,只是聽新聞里報道,中國申奧成功了,然後上學的時候,在課本里也學過了。看見課本上中國申奧成功後,各界人士的喝彩圖片,感覺當時奧委會發表中國通過申奧的瞬間,大家的心情一定是特別激動的。雖然我都是後知後覺的,因為那會也才10歲,沒有看新聞聯播的習慣,家裡人也沒有喜歡看體育運動的興趣。所以一直拖著到了上初中的時候,政治和歷史課上,老師才鄭重其事的告訴我們,當然也算是一帶而過吧,因為老師也不了解奧運會。可以說那會,沒有人知道奧運會是怎樣的一場賽事。只覺得國際上的很多國家都爭著舉報它,好像能夠申辦一次就會讓自己的國家臉上貼金一樣。後來才知道,奧運會的舉辦是可以證明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對這個國家的社會地位的承認,還有對綜合實力的認可。當然也更多的是對體育實力的認可。不過08年奧運會的時候,我也是作為一名小觀眾關注了整個賽事的進展。即便那會我沒有看電視,只是單純的用收音機聽了許多比賽的過程,但是每當運動員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我的心情和他們一樣激動心潮澎湃。感覺那種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因為那是我的祖國,那是我們全中國的驕傲。其實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排斥異己的,比如美國當時的金牌數直逼我國,雖然那次奧運會後中國的金牌數比美國高,但是獎牌總數沒有他們國家多。雖然心裡難免會有些不甘心不服氣的。

8、我國到底是哪天申奧成功的?

是2001年7月13日,那天是我爸的生日

9、誰可以幫我把這張圖片上的文字p掉,上面的騰訊新聞,2022北京申奧成功,用淺藍色p掉,下面文字用白

看看

10、電競申奧是否成功?

電競申奧尚未成功。
電子競技申請進入奧運會的項目,必須具備四方面來的條件:
一、是世界性,即國際源奧委會承認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管轄的項目;
二、是國際性,即該項目至少在4大洲的75個國家和地區得到zhidao普及並得到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承認或支持;
三、是具備一定的觀賞性;
四、是具備可操作性。

與英雄聯盟申奧成功新聞相關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