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入义工高考可以加分吗?
没有这样的政策。义工服务是无偿的。
如果您想加入义工联,可以登录义工联的网址进行网上在线报名或前往福田区银荔大厦4楼义工联办公室现场报名。参加者必须年满14周岁,需要准备身份证或居住证的复印件,大专以上学历的朋友需要携带你的学历复印件,同时也要携带一张2寸白底的照片。欢迎参加义工联!
2、成人高考加分政策是怎么加20分的
成人高考三大照顾政策
成人高考是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为了能让更多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鼓励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成人高考出台相应的照顾政策,包括:免试入学、加分投档、降分录取 。
免试入学政策
1.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可免试入学。
2.奥运会、世界杯赛和世界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八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六名获得者;亚运会、亚洲杯赛和亚洲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六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三名获得者;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的奥运会项目前三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冠军获得者。
经本人申请,并出具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核的《优秀运动员申请免试进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推荐表》(国家体育总局监制),经省成招办审核,招生学校同意,可免试入学。
加分投档政策
1.年满25周岁以上的考生,录取时可照顾20分。
2.老区贫困乡考生(户口、工资关系均在贫困乡所属单位)农业户籍考生,可照顾20分。
3.烈士子女、烈士配偶;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省政府明确划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乡、村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可照顾20分。
4.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凭省级民政部门颁发的《自谋职业证》)录取时可照顾10分。
5.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可加50分投档,一级运动员可加30分。
注:符合照顾政策的考生,须于报名时交验原始证件,符合两项以上照顾政策的考生,照顾分数不累计。
降分录取
农、林、水利、地质、矿业、公安、监所、测绘、远洋运输、社会福利等专业,在上线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投档,降分幅度最多不超过20分。
符合免试入学条件的考生需要办理的手续:
全国劳动模范免试入学:持本人身份证、劳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B5复印纸);及报名资料费和手续费,到考试院成招办办理申请手续。
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应先到所报学校确认后,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在京临时工作的还需持在京暂住证),报考专升本的考生,还必须携带结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B5复印纸),除此正常手续外,还需出具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的《优秀运动员申请免试进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推荐表》(该表由国家体育总局监制),及报名资料费和手续费
3、今年将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等高考加分项目的吗?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高考改革细节:中考改革将从2017年试点,到2020年成型。高考改革早从2014年开始试点,到2018年大致结束。
在中高考改革将要完成的未来三年,语文、物理和体育,这三大学科将成为学校必须重视的科目。
1体育被纳入高考 教育部明确表示:
今后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中考: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称为选考科目,将体育上升到了与“语数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
高考: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区、市),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这意味着今后人才选拔的方向,将从原来智力考量的单一标准,逐渐走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1 陆续增加运动技能评价标准
“体质测试的结果表明,初三和高一学生的体质是最好的,这要归功于这些年一直坚持的中考体育加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它确实推动了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体质的增强。”
但不能回避的是,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抱着应试的心态,在中考前两三个月进行运动员式的集训,以提高体育加试成绩。中考过后,因为高考没有体育加试,原本用来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全部被做题挤占。
现行的考试制度中,更多侧重考量学生体质,运动技能的考评相对弱化。这其中,学生体质与遗传因素、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等都有关系。
今后,为了真正反映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将逐渐降低身高体重等形体类测试项目的分值比例,逐渐提高部分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掌握运动技能的测试项目,例如:长跑、短跑、男生引体向上、女生的仰卧起坐,以及肺活量测量等。
而从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体育测试将从原有注重学生体质测试,转型为基本运动技能加上专项化运动技能的方向发展。其中,针对专项化运动技能应建立技能等级标准。今后的体育加试中,运动技能等级与分数挂钩,更能体现出平日里体育锻炼的真实效果。
2 体育今后也是高考录取标准
如今,有十几个个省市将“见义勇为”列入高考加分项目,这意味着高考也会从原本单一智力评价标准,转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德育成为高考加分项目,体育、美育也会逐一加入。而中考体育加分政策的不断成熟,评价机制的科学客观,为学生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高考中体育科目的加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目前,体育测试已被纳入高考学业水平测试,以“通过与否”的形式成为高考的参考依据。未来,体育在高考中将变为ABCD等级的客观数量化评价方式,成为高考录取的标准之一。
3 体育是综合素质重要体现
不仅是高考,评优、评奖、升学考试、就业安置等,甚至工作后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可持续发展的员工,都要参考体育成绩。
体育科目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竞技场上服从裁判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体运动项目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运动中还要学会尊重对手、接受或好或坏的比赛结果,这些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4、高考加分政策,如果我满足多个加分项目的条件,每个项目都会加分吗?
一般是取最高的加分项目,不是所有的分数都加起来的,目前加分最高应该是20分,以后会逐步取消加分政策或者降低加分分数,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公平
5、2018年高考取消了哪些加分项目?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经历4年稳定之后,今年迎来拐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高考报名人数涨至975万,较2017年增加35万,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
2014年,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经过3年的实践,2018年高考考生将成为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的首批考生。
除了减少加分项目外,今年高招录取还进一步强化了阳光原则。据了解,保送生名单、高水平艺术团名单、高水平运动队名单和自主招生名单等,都将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6、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
7、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
已经取消加分项。五项被取消的高考加分项目 1.体育特长生; 2.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 3.科技类竞赛; 4.省级优秀学生; 5.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
8、体育特长生高考还有加分吗
体育特长生高考没有加分了。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根据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通知》指出,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上海市、浙江省要深入总结完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不断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要积极借鉴试点经验,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平稳实施好改革试点。
(8)英雄联盟加入高考加分项目扩展资料:
《通知》还对“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入学机会公平”提出了具体要求。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完善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专项计划。
9、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政策
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是有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的,可以再你的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是否录取。加得的分数是不得超过20分的,一般情况下加20 分的。二级运动员是可以加分的。一级应该也是 20分,因为国家有规定高考加分是不得超过20分的,所以都是最多20 分。就按照你加完分后的总成绩为你的高考成绩来录取。
10、高考加分项目越多越好吗?
针对这一报道,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回应称,加分者的家庭背景不在他们的考查范围之内,并表示暂时不会取消相关的加分政策。
加分者的家庭背景不在教育考试院的考查范围之内,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可是,加分乱象毕竟源于加分政策,作为加分政策的制定者,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总该虚心听取民众意见,认真检讨加分政策的得失,只管制定政策而不管政策带来的后果,这种态度比加分乱象本身更让人气愤。
其实谁都知道,形形色色的考试加分,大多是为了纠应试教育之偏,以期结出素质教育之果。虽然初衷是好的,但问题是,权力肆意、人情泛滥的现实,让这一美好预期没结出多少素质教育之果,倒是让腐败找到了滋生的温床。
现在看来,考试加分政策之弊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滋生腐败。绍兴一中的航海模型加分可为典型例证。其二,加分项目呈泛滥之势。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奥数、青少年科技创新……一些地方加分项目之多,让人无所适从。其三,有些加分政策于素质教育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最典型的如奥数,正如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所言,奥数教育对学生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赌毒,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
应试教育痼疾难除,根本原因在于高考这根指挥棒,学生“死读书”是为了高考,参加各种兴趣班以期获得加分仍是为了高考,只要高考本身没有根本改变,形形色色的加分政策不仅于素质教育徒劳无功,而且自身还会变异,甚至走向公平正义的反面。
因此,笔者认为,除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考生之外,对其他考生的加分项目还是越少越好。建议有关方面对考试加分进行彻底清理,清除那些不利于素质教育、可能滋生腐败的加分项目,这样至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避免考试加分政策被权势者操纵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