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搜索excel很多行的内容
使用MATCH函数进行查找,鉴于要找数据所在行,最后一个参数要用0,精确匹配。对数据逐一进行MATCH查找,查找的区域为所在的整列,这样返回的数字即查找区域所在的行号。附:MATCH函数含义:返回指定数值在指定数组区域中的位置语法:MATCH(lookup_value,lookup_array,match_type)lookup_value:需要在数据表(lookup_array)中查找的值。可以为数值(数字、文本或逻辑值)或对数字、文本或逻辑值的单元格引用。可以包含通配符、星号(*)和问号(?)。星号可以匹配任何字符序列;问号可以匹配单个字符。lookup_array:可能包含有所要查找数值的连续的单元格区域,区域必须是某一行或某一列,即必须为一维数据,引用的查找区域是一维数组。match_type:表示查询的指定方式,用数字-1、0或者1表示。为1时,查找小于或等于lookup_value的最大数值在lookup_array中的位置,lookup_array必须按升序排列:为0时,查找等于lookup_value的第一个数值,lookup_array按任意顺序排列:为-1时,查找大于或等于lookup_value的最小数值在lookup_array中的位置,lookup_array必须按降序排列。利用MATCH函数查找功能时,当查找条件存在时,MATCH函数结果为具体位置(数值),否则显示#N/A错误。参考百科:/link?url=ncs4v58MW-4kWtT_
2、excel怎么查找多个数据所在的行
使用MATCH函数进行查找,鉴于要找数据所在行,最后一个参数要用0,精确匹配。对数据逐一进行MATCH查找,查找的区域为所在的整列,这样返回的数字即查找区域所在的行号。
附:
MATCH函数含义:返回指定数值在指定数组区域中的位置
语法:MATCH(lookup_value, lookup_array, match_type)
lookup_value:需要在数据表(lookup_array)中查找的值。可以为数值(数字、文本或逻辑值)或对数字、文本或逻辑值的单元格引用。可以包含通配符、星号 (*) 和问号 (?)。星号可以匹配任何字符序列;问号可以匹配单个字符。
lookup_array:可能包含有所要查找数值的连续的单元格区域,区域必须是某一行或某一列,即必须为一维数据,引用的查找区域是一维数组。
match_type:表示查询的指定方式,用数字-1、0或者1表示。
为1时,查找小于或等于lookup_value的最大数值在lookup_array中的位置,lookup_array必须按升序排列:
为0时,查找等于lookup_value的第一个数值,lookup_array按任意顺序排列:
为-1时,查找大于或等于lookup_value的最小数值在lookup_array中的位置,lookup_array必须按降序排列。利用MATCH函数查找功能时,当查找条件存在时,MATCH函数结果为具体位置(数值),否则显示#N/A错误。
参考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cs4v58MW-4kWtT_
3、霍金的故事50字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3)lol一维扩展资料:
霍金的主要学术思想:
1、外星人论
斯蒂芬·霍金在美国探索频道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纪录片《跟随斯蒂芬·霍金进入宇宙》中说,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类不应主动寻找他们,应尽一切努力避免与他们接触,从而避免黑暗森林打击。
2、星际移民
霍金在2010年8月接受美国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Think访谈时,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200年内会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
3、学术赌注
霍金喜欢就一些科学命题,与其他学者开赌,一时成为科学界美谈。能否发现希格斯玻色子霍金跟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戈登教授打了个赌:CERN不会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4、高维空间
根据90年代提出的M理论(超弦理论的一种),宇宙是十一维的,由震动的平面构成的。在爱因斯坦那里,宇宙只是四维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现代物理学则认为还有七维空间我们看不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霍金
4、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从键盘上任意输入50个正整数,找出其中的素数,并将其升序排列。(一维数组有关)
#include <stdio.h>
const int MAXSIZE = 50;
int isPrime(int n) {
int i,flag = 1;
if(n < 2) return 0;
for(i = 2; i * i <= n && flag; ++i)
flag = n % i;
return flag;
}
void mysort(int a[], int n) {
int i,j,k,t;
for(i = 0; i < n - 1; ++i) {
k = i;
for(j = i + 1; j < n; ++j) {
if(a[k] > a[j]) k = j;
}
if(i != k) {
t = a[i];
a[i] = a[k];
a[k] =t;
}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n = 0,num;
int primes[MAXSIZE];
printf("输入%d个整数:
",MAXSIZE);
for(i = 0; i < MAXSIZE; ++i) {
scanf("%d",&num);
if(isPrime(num)) primes[n++] = num;
}
mysort(primes,n);
for(i = 0; i < n; ++i)
printf("%d ",primes[i]);
printf("
");
return 0;
}
5、求英雄联盟新合金装备系列CG动画的BGM
三维是指在平面二维系中又加入了一个方向向量构成的空间系。三维既是坐标轴的三个轴,即x轴、y轴、z轴,其中x表示左右空间,y表示上下空间,z表示前后空间,这样就形成了人的视觉立体感。
物理上的三维一般指长、宽、高。而第四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时间维度。
三维是由和一维二维组成的,二维即只存在两个方向的交错,将一个二维和一个一维叠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三维
6、C语言,逻辑乱成翔了。。求大神给予指正,我想给函数设个指针
#define N (101)
void value(int* p, int n, int x) {
while (n-- > 0) {
*(p++) = x;
}
}
int main() {
int n,x,i,a[N];
scanf("%d", &n);
if (n <= 0 || n >=100 ) {
printf("Error
");
return -1;
}
scanf("%d", &x);
value(a, n, x);
for (i = 0; i < n; i++) {
printf("%d ", a[i]);
}
return 0;
}
7、C#怎么定义lable数组?
你想定义的是 label标签 数组吧?
Label[] labels=new Label[2];//例如2个
for(int x=0;x<labels.Count;x++)
{
labels[x]=new Label();
labels[x].Name="名称";
labels[x].Text="内容";
labels[x].Size=new System.Drawing.Size(100,30);//大小
//例如显示在panel上
this.panel1.Contrils.add( labels[x]);
}
8、有机物迁移转化机理的讨论
控制有机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迁移、转化的主要机理是挥发、吸附和生物降解。
(一)挥发
在包气带或饱水带,当溶解的污染物或非水相污染物与气相接触时,会发生挥发作用。影响挥发的因素有化合物的水溶解性、蒸汽压及土壤的吸附作用等,其中,蒸汽压是影响有机污染物挥发的主要参数,其受温度的影响较大。Cohen(1984)证实温度每升高10℃,挥发性将增大4倍。蒸汽压表征了化合物蒸发的趋势,也可以说是有机溶剂在气体中的溶解度。水中溶解的有机溶质的挥发用亨利定律来描述:
河流渗滤系统污染去除机理研究
式中:P为污染物在水面大气中的平衡分压,Pa;KH为亨利常数,Pa·m3/mol;CW为污染物在水中的平衡浓度,mol/m3。
根据亨利常数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物质从液相向气相转移的速率。当KH<3×10-2Pa·m3/mol时,认为化合物基本不挥发;KH>3×102Pa·m3/mol时,挥发作用是主要的物质迁移机理。
胡枭等(1998)从挥发性物质的水溶解性、蒸汽压和吸附系数估算所得的挥发速率与观察到的挥发性有很好的相关性。位于土壤深层的污染物,在其从地表挥发至大气之前,需先迁移至地表,这个过程一般认为属于一维扩散。由于土壤的非均匀性,可用Fick第二定律描述此过程。
(二)吸附作用
土壤和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是影响有机物环境行为的重要作用之一,它使有机物残留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从而影响其移动性和生物毒性。影响吸附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土壤的特征及外界因素。
1.污染物的特征
在影响有机化合物环境化学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溶解度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水是一种极性溶剂,所以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极性强弱有关,一般是极性越强则溶解度越大,反之则小。溶解度越小的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越大,土壤有机质越容易吸收并保留它们,释放的速度也就越慢,它们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也就越长。
按照极性特征可将化合物分为三类:离子或带电荷的物质、不带电荷的极性物和不带电荷的非极性物。有机污染物包括所有三种类型,非极性物包括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代苯、甲苯和二甲苯;农药和酚在溶液中带电荷或为极性分子。污染物的极性特征影响吸附遵循以下规律:对于带电荷的物质,异性相吸;对于不带电荷的物质,相似相吸,所谓相似,指污染物和土壤的极性相似。
2.土壤的特征
影响吸附的土壤特征包括:矿物组成、渗透性、空隙度、土壤结构、均一性、有机质含量、表面电荷与表面积等。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成分是决定土壤对有机污染物吸附量大小的关键性因素。
Lambert(1967)最先认为土壤有机质可能起有机萃取剂的作用,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与水之间的分配作用相当于该化合物在水和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之间的分配。
Chiou et al.(1983)应用高分子溶液化学理论,认为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是吸收,不是吸附作用,而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吸入作用,即分配作用。
对土壤有机质而言,含碳量的增加和氢、氧、氮含量的降低意味着有机质成分中木质化程度高、活性基团少和极性较弱,反之则极性较强。所以常用C/O和C/N来表示土壤有机质活性和极性的强弱,C/O、C/N的比值低,则土壤有机质极性较强,反之则极性较弱。弱极性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吸收量较大,而强极性土壤有机质则吸收量较小(丁应祥等,1997)。
3.外界因素
温度、盐度、介质的酸度及共溶剂效应等均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作用产生影响。如五氯酚在溶液的pH值低于4.7时,为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在溶液的pH值大于4.7时,为阴离子,其溶解度从14mg/L增加到90mg/L。
关于土壤/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Leenheer etal.(1971)用杀虫剂对硫磷进行吸附试验时发现,吸附是一个可逆过程。Karickhoff et al.(1979)对芘和甲氢滴滴涕的吸附试验也发现,在较大的浓度范围内,吸附是线性和可逆的。DiToro et al.(1982)以湖泊沉积物为吸附剂吸附多氯联苯类时,发现这些吸附既有可逆的,也有不可逆的。Mingelgrin et al.(1983)观察到非离子型杀虫剂被土壤吸附时的非线性等温线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入了高潮。Weber et al.(1992)提出了多元反应模型:土壤/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总的吸附反应是由一系列线性的和非线性的吸附反应组合而成的。所观察到的宏观吸附现象实际上是由微观上很多机理各不相同的吸附组成。线性部分的吸附服从相分配机理,而非线性部分则与表面反应有关。Weber et al.(1996)还提出了三端员模式,他们将土壤/沉积物中吸附有机污染物分为无机矿物表面、无定形的土壤有机质和凝聚态的土壤有机质三个部分,其中前二者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以相分配为主,凝聚态的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则表现为非线性。Xing et al.(1996)发现土壤有机质是一个双模式的吸附剂,它以两种不同的机理来吸附有机污染物:分配方式与空隙充填方式,后者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此模型不仅适用于非极性有机化合物,也可用于极性有机化合物。
(三)生物降解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许多有机污染物的中间和最终降解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分解有机化合物,获得生长、繁殖所需的碳及能量。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受体得到电子被还原。通常,有机物的氧化总是首先利用氧作为电子受体,其次是 和CO2。
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污染物的特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本身的特性。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其生物可降解性不同。已有的研究表明:(1)结构简单的有机物一般先降解,结构复杂的后降解。分子量小的有机物比分子量大的有机物易降解。(2)有机化合物主要分子链上除碳元素外还有其他元素时,不易被氧化。(3)取代基的位置、数量和碳链的长短也影响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如对苯系物生物降解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间-和对-二甲苯的降解难易程度相近,间位略优于对位,而邻二甲苯很难降解。苯与甲苯相比,甲基的引入提高了化合物的可生物降解性。与甲苯相比,二甲苯和三甲苯的生物降解性随甲基数量的增加而变得困难。乙苯比甲苯难降解,原因为取代基碳链越长,生物降解越困难。(4)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比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易被生物降解,原因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其代谢反应只限于微生物能接触的水和污染物的界面处,有限的接触面妨碍了难溶化合物的代谢。另外,微生物的分布、密度、种类、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及驯化程度均影响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另一类是控制反应速率的环境因素,如温度、酸碱度、湿度、溶解氧、微生物的营养物和吸附作用等。温度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在0~35℃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能促进细菌的活动,适宜温度通常为25~35℃。大多数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在4~10之间,最适值为6.5~7.5,过高或过低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利。土壤中湿度的大小影响着氧的水平,溶解氧和Eh值的大小决定着生物降解过程中何种化合物作为电子受体。吸附作用阻碍了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实验室和野外的试验都证明,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可以降解BTEX(Wison et al.,1983;Song et al.,1990;Macintvre et al.,1990;Nielsen et al.,1994)。由于氧易消耗,不易补充,地下水污染区多处于微氧或厌氧状态,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厌氧条件下BTEX的研究。研究表明,硝酸盐还原、铁还原(Lovley et al.,1996;Anderson,1998)、硫酸盐还原(Edwards,1992 a,b;Weiner et al.,1998ab)和产甲烷作用(Edwards etal.,1994;Weiner et al.,1998 a,b)条件下BTEX都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反硝化条件下苯是否被降解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认为苯不降解(Kuhn et al.,1988;Lovley,1997;Alvarez et al.,1995),而有的认为苯能降解(Major et al.,1988;Burland et al.,1999;吴玉成等,1999),李东艳(2000)进行了一系列以未污染的稻田土为接种物的苯和甲苯生物降解微环境试验。试验表明,反硝化条件下苯和甲苯都能被微生物降解,甲苯比苯更易降解,甲苯的存在促使了苯的降解。
关于卤代烃类的生物降解问题,目前有两种说法:(1)厌氧生物降解。在厌氧条件下,PCE能够通过还原脱氯作用转化为TCE、DCE和VC,部分矿化生成二氧化碳(Timothy etal.,1985;Roberts et al.,1982),TCE转化的半衰期为300d(Timothy et al.,1985);在氯代烃作为各种细菌的电子受体的厌氧环境下,脱氯作用很容易发生(Mohn et al.,1992)。(2)好氧条件下,氯代烃的生物降解仅发生在和其他化合物,如甲苯共存时,土著微生物在降解甲苯时,氯代烃同时发生降解。这种降解方式称为 “共降解”(comet-alolism),又称 “共氧化”(cooxidation)。在1972年,Horvath(1972)确认了20多种共代谢细菌,从此许多微生物菌种被确认。十多年来,TCE和甲苯之间的共代谢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El-Farhan et al.,1993;Fan et al.,1993)。
本试验中苯系物的去除是挥发、吸附和生物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土柱的表层,试验运行的初期,挥发对苯系物的去除曾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试验的进行,土柱内部逐渐被堵塞,挥发作用渐渐减弱。前已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成分是决定土壤对有机污染物吸附量大小的关键性因素。三柱的有机质含量分别为:柱1,0.2490%;柱2,0.0953%;柱3,0.1553%。而试验结果表明,不管是饱水还是非饱水阶段,柱2对苯系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其次是柱3,柱1最差。由此可以推断,吸附对本试验中苯系物的去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土体内的有机质含量有限,吸附总有达到饱和的时候,而生物降解才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去除机理,而且在土柱内部主要是厌氧条件下苯系物的微生物降解。
本试验中后期的非饱水阶段更加符合长期排污河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苯系物容易穿过粗砂进入地下水,造成对地下水的有机污染。
9、请教一些关于动漫的小白问题~
详细的百度上面都有,自己查吧
简单点说
二次元:即平面的世界,如你所知,动漫就是平面的,二次元的世界
萌:很深奥,具体网上解释很多。简单来说,就是可爱。就像可爱是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萌也是千奇百怪,因人而异的。
萝莉:幼女。分为生理上的萝莉和心理上的萝莉。不难懂吧
萝莉控:控这个字出自于日本ACG界(ACG是什么自己搜吧),意思是过分喜欢、癖好。萝莉控就是对萝莉的恋癖达到变态程度的人。
初音:出自一款声音合成软件。用官方的话说,就是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具体网上有。
总之,大多数都是可以百度出来的。比这些详细很多。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就去搜一下吧。
10、c语言中的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的区别
指针数组:数组里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指针如*p[10],里面的 p[0] 到 p[9] 都是指针;
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ejdrqVcDuHTMC_8__WmHL4YUfjTnWfEywIGgkJ_HR7qwIXy7DrOZKO_
数组指针:指向一个数组的指针,如 arr[10] 是一个数组, 让一个指针指向这个数组 p = arr;
访问时通过 *(p + n) 或 p[n] 访问元素值,n为元素索引值;
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